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是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和长久之计,也是少数民族振兴与繁荣的前提保证。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开发与培养农村人力资源。本文通过对甘肃民族地区的调查,分析了当前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人才的状况与特点,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参照国内新农村建设及民族地区发展的相关指标,构建了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评价体系,并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结合四川省民族地区的实际发展情况,计算出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值。最后以四川“三州”地区为例,对其目前新农村建设的实现程度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考验,又是机遇。本文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发,就如何更好地建设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几点思路,以利于扎实推进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有序、科学协调的开展离不开法律制度的保障作用,另一方面,法制保障又是该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法制保障还存在立法不完善、宣传不到位、执法力量不足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应从综合系统的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各级党委对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领导,加强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相关立法工作,加大对渝东南民族地区新农村法制建设工作的投入,逐步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农村干部和农民的法律素质等等,以期扎实有效地推动该地区新农村建设朝着既定的目标取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客观分析民族地区的现状,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与时俱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条件的影响,乌江流域的民族问题依然存在,并以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民族问题无小事。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措施是: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搞好农业产业化;不断健全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7.
马国良 《发展》2007,(1):126-127
当前,民族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还处于自然发展阶段,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为了解民族欠发达地区县域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探索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对广河县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8.
汤晓伶 《特区经济》2013,(9):128-129
农村居民文化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文从当前新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现状出发,分析农村居民文化生活匮乏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新农村居民文化生活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广西省政府在民族地区大力推行农村改革与建设,推行"三位一体"制、倡导村民自治,举办农村合作事业、发展农村经济,推行义务教育和成人教育、以提高民众智识,倡导新的生活方式、改良陋俗,发展医疗卫生农林水利事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在某种程上促进了广西民族地区农村社会的发展,对今天的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调节城乡差距的一项重大决策。广西民族地区农村文化建设存在农民文化水平整体较低、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教育基础设施简陋、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农民的商品意识淡薄以及农村文化生活设备缺乏、文化生活形式和种类极为简单等问题。新农村建设需要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后盾,把文化实力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一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二是提升农村的教育条件;三是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四是改善农村文化生活设施。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湖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下称“湖北省民委”)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作为民族工作部门参与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载体,通过调整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发展民族特色产业经济,同时结合推广电脑农业,在民族地区打造出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徐琳  刘况驰 《特区经济》2012,(4):156-158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内蒙古自治区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探索一系列的特色做法,有效地推进了新农村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内蒙古与四川民族地区相似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内蒙古经验开发四川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对策建议,以期促进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韦正兰 《魅力中国》2009,(22):23-23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培养新型农民就是培育新农村建设必须抓住的根本。而民族地区目前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离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的新要求存在差距,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当地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培育和发展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也是最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翟运  曾佑君 《魅力中国》2010,(18):126-126
随着毕节地区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为研究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方法,对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特征和处理技术提出了毕节地区农村污水组合净化技术,为毕节地区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中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创建文明生态村是海南省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创举。本文描述了当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明生态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障碍,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黄淑娟  罗冬华  黄铮 《发展》2011,(2):126-127
基于三江侗族自治县独峒乡的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分析独峒乡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就独峒乡新农村建设提出几点建议,为桂北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建设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我国的少数民族大都聚居于边远的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重大意义,凸现出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和艰巨性。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一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民族经济,增加农民的收入;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发展;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的民主权利;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使之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在新农村建设中做好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扶贫开发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地在新农村建设找准位置,把扶贫开发工作与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新农村建设作出贡献。一、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1’建设新农村,要以一定的生产生活设施为基础,而扶贫开发整村推进工作重点提出要着力抓好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我们按照赣州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整村推进纳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十五”期间,我们先后投入590多万元扶贫资金,发动社会个人、企业捐…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表明了国家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视与关注,更加坚定了老区群众对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兴国县是国定贫困县,几年来,为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全县上下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的机遇,围绕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开展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令人嘱目的成绩。  相似文献   

20.
西藏唯一的纳西民族聚集地芒康县盐井纳西民族乡,自2006年实施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新农村建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农牧民增收不断增加,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纳西民族乡的新农村建设,需要对芒康盐井纳西民族乡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