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 毫秒
1.
<正>国网湖北电力荆州供电公司针对输电专业运检人员力量不足、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运检数据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以输电全景智慧监控平台建设为契机,构建数字化输电运检体系,实现运检业务“线上智慧化+线下标准化”,助推输电运检由传统模式向“立体巡检+集中监控”数字化新模式转型,有效提升了输电线路运维水平。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以下简称“荆州供电公司”)全力打造输电全景智慧监控平台,对输电专业数据、资源、人员和设备进行有效集约管控。输电线路运检模式数字化转型基本思路作为国网湖北电力数字化试点单位,荆州供电公司牢牢把握新型数字基础建设契机,构建“一个平台”,即输电全景智慧监控平台。  相似文献   

2.
数字     
正1.3亿千瓦"十三五"输电通道规模将倍增中国经济新闻网11月16日消息,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期间,建设特高压输电和常规输电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新增规模1.3亿千瓦,达到2.7亿千瓦左右,相比现有规模几乎翻倍。  相似文献   

3.
<正>结合重庆地区电力线路工程跨铁路、高速公路和重要输电通道“三跨”情况,分析了“三跨”典型方案费用测算,为工程的高效、安全管控提供理论参考。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架空线路与重要基础实施及交通通道的交叉跨越越来越多,如跨越铁路、高速公路、轨道交通、通航河流以及电力通道等。为进一步提高跨越点的本质安全水平,确保“三跨”和被跨物的安全稳定,保障公共安全和电网安全,  相似文献   

4.
国家重点工程——西北750千伏官亭至兰州东输电线路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一条特高压输电线路,是青海公伯峡大型水电站及其配套送出工程的关键项目,也是西北电网“西电东送”和750千伏网架建设的起步工程。线路全长146公里,总投资达146亿元。它的建设对于打通我国“西电东送”北通道、实现西北电力外送以及推动西北电力和地区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去年9月,国家电力公司有关领导到山西考察,认为山西电力公司在西电东送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山西是能源基地,处于西电东送的北通道位置,具有地理优势,同时山西是西电东送的最早省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并拥有现成的输电通道,还有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的由输煤变输电的举措及各种优势的汇集,这些对发展山西电力事业和山西加入西电东送行列是极为有利的条件。煤炭资源优势。山西省煤田面积达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37%。在全省118个县(市)中,有88个县(市)分布有煤炭资源,形成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  相似文献   

6.
我国各省电力公司主要仍为发、输、配一体化管理,因此没有单独的输电价格。为了培育竞争性发电市场和用电市场,就要求电网开放输电通道,并承担转供义务。正确的输电价格必须能真实反映输电的边际成本。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边际线损(大于平均线损)、输电约束费用(由...  相似文献   

7.
背景:2001年9月底,国家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赵希正到山西考察时指出,山西电力公司在西电东送中应该发挥积极作用。山西是能源基地,处于西电东送的北通道位置,具有地理优势,同时山西是西电东送的最早省份,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而现成的输电通道,以及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由输煤变输电的战略决策,各种优势汇集,为山西电力加入西电东送行列,取得更大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几年来,安徽电网抓住机遇,跨越发展,科学管理,初步建成了以东通道、西通道和中通道为骨干网架的500千伏输电互联双环网,打通了联络江苏电网和浙江电网的四个输电通道,为安徽经济腾飞和“皖电东送”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俄罗斯、南非、韩国等13个国家有750干伏以上的输电线路。我国首条超高压输电线路“750工程”的建成,在填补这一空白的同时,使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跻身世界前列,枣为下一步建设1000千伏特高压国家电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是“750工程”中惟一一家承建“一线一变”的施工单位,这在以往全国电力工程建设中没有先便。该工程的投产,将大大提升西北电网东西部电力交换的能力,简化甘肃、青海两省网架结构,对打通“西电东送”北通道、实现西北电力外送、推动西北地区电力及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正>“开始进行500千伏大房线导线侧挂点测温工作。”7月11日清晨7时,国网冀北超高压公司输电检中心运维一班董涛、宋宝元对500千伏大房线进行高温“体检”。该条500千伏大房线连接山西大同能源基地与北京负荷中心,是此次迎峰度夏重要输电通道,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已入暑伏,天气热度节节攀升,冀北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超高压公司提前部署、启动预警响应和应急机制,密切跟踪沿线各地灾害预警,切实做好高温天气应对和电网安全、电力保供工作。  相似文献   

11.
动态     
正国家电网首个海外大型绿地输电特许权项目顺利投运人民网消息,巴西当地时间5月18日,国家电网公司首个海外大型绿地输电特许权项目—巴西特里斯皮尔斯输电项目顺利投运。至此,国家电网在巴西运营的输电线路总长度达到7623千米。该项目是巴西特里斯皮尔斯河流域水电站的配套送出工程,是巴西南北电力通道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投资总额为11.4亿美元。  相似文献   

12.
生产准备是确保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是确保"零缺陷"移交的根本保障,是确保通道安全的首要前提。特高压运检生产准备工作开展得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投运后能否安全稳定运行。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落实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推进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以解决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用能问题,并有效缓解我国东中部地区持续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12条重点输电通道中的国家电网"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涉及内蒙古地区电力外送的有"两直"(锡盟—江苏、上海庙—山东直流)特高压  相似文献   

13.
华栋 《华北电业》2001,(2):11-12
一   电力市场发展的重点在于将输电服务从电力生产 (发电 )和购买 (配电 )中分离出来,单独为其定价和签订合同,独立从事经营活动。同时,在买卖的基础上,明确地提出了输电服务等辅助性服务概念及其定价问题。输电服务的理论技术含量较高 ,分析起来比较复杂,本文汲取国际上对此问题的研究成果谈些看法。   总的来讲,输电服务就是将电能从电能的生产源 (独立发电厂和发电公司 )安全、经济、优质地输送到电能的使用者 (配电公司和大用户 )的过程。两者都应该是输电服务的客户,共同承担输电费用。在有些国家 (如英国 )其输电服务费用…  相似文献   

14.
电力的供需平衡、区际利益分配、环境容量、电力需求预测、输电通道是西电东送道路上的制约因素。解决好这些问题。关系到西电东送战略的顺利实施。关系到西部能源富集省区围绕能源开发振兴区域经济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优化以及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的环境支撑。  相似文献   

15.
本部动态     
南瑞继保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9月15日,在国家能源电力控制保护研发(实验)中心成果汇报会上,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研发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被国家能源局认定为打破国际垄断、填补国内空白。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国内电力控制领域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电网投资的多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数进行电力改革的国家,都将电网产权结构、运营管理方式作为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立开放的电力市场过程中,实现输电通道的开放。2002年,国务院在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明确,区域电网公司、一县范围内营业区交叉的多家供电企业要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我国正式放开电网投资的明确信号。电网产权结构现状1.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绝大部分省网资产和跨区电网资产。包括全部跨大区电网,除广东、海南、西藏、江苏北部、内蒙西部等省区以外的省网,几乎全部县以上城市的城网和三分之二以上的县属农村电网资产。2.在广东、海南…  相似文献   

17.
输电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是实现公平开放的重要工具。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应当对输电权给予更多的重视。具体的电力市场选择何种输电权,实际上受很多因素决定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800干伏向上直流工程,是湖北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的重点工程。由湖北省输变电公司(简称输电公司)负责施工的鄂2标段工程,起点为湖北省监利县,途经监利县、洪湖市、嘉鱼等县市,终点为湖北省嘉鱼县。线路全长104公里,共有铁塔209基。面对如此繁重的工程任务,该公司领导要求全体施工人员坚定信心,克难攻坚,务必抢在2009年4月20日之前完成基础分部工程。  相似文献   

19.
《中国电业》2005,(8):79-79
特高压输电将显著提高电力供应能力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电力领域的知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多次交流特高压输电方面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共同研讨特高压系统的设计和运行、特高压线路绝缘设计与环境影响、特高压输电设备可靠性和经济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安徽电网抓住机遇,跨越发展,科学管理,初步建成了以东通道、西通道和中通道为骨干网架的500千伏输电互联双环网,打通了联络江苏电网和浙江电网的四个输电通道,为安徽经济腾飞和皖电东送战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