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8年9月我国首次举行“当代中国农民企业家”的评选活动,从全国1000多万个乡镇企业经营者中选出了100名农民企业家,10名“最佳农民企业家”。这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企业家从此登上历史的舞台,继农民企业家之后,在沿海开放城市的中外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私营企业和一些直接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里,一大批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丰富和壮大了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  相似文献   

2.
在当代日益激烈的竞争中,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以人为本”的管理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一种崭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思路,这就是以人的知识、智力、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为核心内容的“能本管理”,本文首先阐述了能本管理的涵义,然后阐述了“能本管理”在新经济时代企业人才管理中的应用,并从选人、用人机制和领导机制两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一群狮子被一头羊带领,会变得如同一群羊;一群羊由一头狮子带领,就会变成一群狮子。具备战略智慧和高素质的企业家,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关键。著名企业管理大师彼得·社拉克说,“当今世界,管理者的素质、能力决定企业成败存亡”。一些成功企业的领导者所具备的各种优良品格和素质中,最具光彩和魅力的,是他们的现代文明素质。这是企业发展成功的基石。因此,培育企业家文化十分重要、非常必要。一企业家文化是企业经营者在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精神风貌、经营理念、价值观念、品德信用、个性气质以及为适应市场经济所具备的领导能力、领导艺…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科学合理地识人、用人、养人对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国外流行这么一句话:“总经理必须是人事经理”。其实任何一个企业的主要领导都首先应是人事领导,其主要责任都在于“用人”,尤其是我国,由于长期形成的稳定的人事制度,“请神容易送神难”,选人用人的意义就格外重要,我认为现阶段,我国企业用人之道应从以下几方面抓起:一、改革现行用人体制以前,企业在用人的问题上,虽然坚持了党的集体领导,坚持了“四化”方针,重视了考德考绩,对于建设和发展干部队伍,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增强企业活力,…  相似文献   

5.
陈慧  欧齐 《财经科学》2000,(5):75-77
高新技术企业作为“新经济”发展的始作俑者和领导力量,建立“融资多元化,产品开发前导化,管理思想人本化,市场营销服务化”为主要特征的创新经营机制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本文将对这一观点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陈静 《经济论坛》2001,(22):33-34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在其创始人的领导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如四川刘氏兄弟的希望集团,以及广东和江浙一带的民营企业。但同时,很多企业也遭到了失败。一些有着辉煌开端的公司几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另一些在展示了昙花一现的成功后就如流星般陨落了。此外,除了企业总体上的成功或失败外,企业创始人的“下台”也屡见不鲜。总体而言,新创的企业在经历了最初的辉煌后都面临着从“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的企业”向“专业化管理组织”的过渡。这时企业已经发展到了需要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和组织能力以继续…  相似文献   

7.
十年来,省“三会”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下,在省经贸委的直接领导下,在中国企联、企业家协会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的指导下,坚持“面向企业、面向行业、面向政府”为,企业、行业、政府服务的指导思想,以落实省经贸委提出的各项工作任务为重点,以促进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为目标,以培训企业管理干部,开展企业咨询工作,宣传推广现代化管理方法,建设企业家队伍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目前,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三化现象”即“软化、弱化和边缘化”,从而导致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只注重短期效果,忽略了企业管理体系的长期效应,思想政治管理被简单粗暴或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方法替代,导致一些目标丢失、队伍不稳定、思想涣散、丧失凝聚力。作为建筑企业的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长期流动的特殊性,通过多种方式,实事求是、情理结合,多方位、多角度,有的放矢,教育引导职工,疏通思想,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在企业运营中一定要坚持正确导向,不论是企业管理的创新和突破,还是企业决策与用人,都有一个正确导向的问题。企业家还要在5个方面时刻警醒,不能把好事办成坏事。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是湖北的稀缺资源。为适应现代工业发展和加入WTO要求,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当前十分突出而紧迫的重要问题。一、企业经营管理队伍现状及原因分析湖北省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者队伍要成为真正的“企业家”还有较大差距,影响和制约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的因素还很多,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1.
环伟民 《经济师》1995,(4):31-32
<正> 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如何重振雄风、走出亏损现状,是我们各级领导必须着力抓的大事。笔者认为,针对国有企业亏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是当前扼制国有企业亏损的一项有效对策。 1.选好班子,依靠能人。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造就企业家队伍”的要求。国有企业要扭亏,必须有好的领导班子,必须依靠高素质的企业家,必须起用能人。关于怎样选择企业领导人,美国管理学界曾提出了6项标准:(1)高效率;(2)有逻辑思考能力、判断能力;(3)关心帮助人,善  相似文献   

12.
<正>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企业家则是企业的核心和灵魂。推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有一支质高量多的企业家队伍,这是镇江市近年来发展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经过近两年的努力和实践,全市已有一批优秀企业家脱颖而出。到目前为止,全市已有4个企业家荣获全国经贸系统“优秀厂长”、“优秀经营管理者”称号,有3个企业家获得“省优秀企业家”、“省劳动模范”的表彰。全市实现利税1000万元以上的大户,也由1992年的8个猛增到1993年的27个,预计1994年底将超过100个,从而在全市经济战线上,形成了“争做经济巨人、争当大企业、争创辉煌业绩”的炽热气氛,揭开了以一批大企业家为前导,以更多的中小企业家为中坚,开拓大市场,组建大集团,加快经济大发展的序幕。 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发出急切的呼唤,镇江必须出一批大企业家去成大事、创大业,推动全市经济的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一场由美国企业家和管理学家共同推出的新的企业管理创新活动──“企业重建”,正在国际上流行起来,并已成为全球企业界与管理学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已有专家预言:它将引发一场新的管理革命,并成为未来企业管理的主流。管理的发展首先是管理思想的进步,因此,充分了解和研究当代世界企业管理的新动向,对我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企业重建”的核心思想“企业重建”也称“企业改造”或“企业流程再造”,是指企业彻底抛弃原有作业流程,针对顾客需要,做根本的重新思考,再造新的作业流程,以求在品质、…  相似文献   

14.
罗红 《时代经贸》2009,(5):111-113
推行细节管理是现代企业持续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细节管理是企业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企业管理能力的体现,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企业的成败,在企业管理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当重视细节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加强管理队伍建设,着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5.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而且培养了大批社会主义现代企业管理人才,经济师队伍已增加到400万,全国先后评选了四届优秀经济师。李成、贾中秀等高级经济师在去年第四届评选中脱颖而出、举国同贺。更令人欣喜的是我们经济师队伍在一些重要思想领域有了真正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秦嗣毅 《生产力研究》2006,(12):226-229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因素,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战略管理能力、生产服务能力等六大外围因素构成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六大路径,由此构成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路径的钻石模型。拥有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企业体制和市场机制的进一步改革是保证六大路径通畅、钻石模型有效运转所需的政策条件,才能使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非职权影响力的形成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家的非职权影响力是以企业家的人格魅力为核心,包括企业家素质示范力、形象感染力等一切能使员工产生对企业的亲和力的无形力量的总称;它具有稳定性和不断强化的特点,且以员工的自觉依从为特色;它依托企业家的自我修烁和社会塑造的双重机制而形成,与职权影响力一起,共同堆护着企业家的领导权威。正确认识和使用企业家的非职权影响力可以大大提高企业家的管理水平,使企业管理达到“无为而治”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企业正竭力寻求新的定位,思考、矫正以前所肯定和效仿的“管理模式”。诸多思维敏锐的学者、企业家关注着这种风起云涌的“速变”并创造出“模式转型”、“二次创业”、“激活”一些概念来概括、解释这场风暴,在一定程度上指导着中国企业管理平台的重构。 某管理研究中心的专家团队做一次名为《中国企业管理大体验》的调查,他们发现中国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仍存在许多弊病。  相似文献   

19.
主观因素方面,有3种:①“官本位”的观念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思想因素;②“单一化”的智能结构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素质因素;③“霸王式”的领导是影响企业家成长的方法因素。  相似文献   

20.
《技术经济》1996,15(3)
目前,人们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推进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培育和造就一支职业企业家队伍基本上达成了共识。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平民百姓,都呼吁、企盼职业企业家脱颖而出,去搞活企业,特别是因有企业。然而纵然是千呼万唤,与我国庞大的企业数目相比,真正够得上企业家称号的可谓凤毛麟角。为什么社会经济发展迫切地需要企业家,人们也呼吁和企盼着企业家,国家政策上也为企业家脱颖而出大开绿灯,如国务院公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伊卜第26条就规定了对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家具体的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