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 一、“九五”时期的经济波动与通货膨胀(一)“九五”时期经济波动的基本趋势在“七五”和“八五”时期,我国的经济增长波动形成了两个周期.1986年、1987年和1988年为连续三年的高速增长期,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的最后一年即1988年出现了高通货膨胀;高通货膨胀延续到1989年,引发了为期两年(1989年和1990年)的持续低迷期;这样,从1986年到1990年就形成了一个经济增长周期.1991年我国经济进入了复苏阶段,当年的经济增长率为8.2%,其后三年即1992年、1993年和1994年我国经济又进入了持续的高速增长期,经济增长率连续三年超过了10%,在这个高速增长期的第三年即1993年引发了高通货膨胀,当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3.2%;1994年尽管通货膨胀率仍较1993年高出8.5个百分点,但从经济增长率来看已经呈现出下降,只是比上一个周期的经济增长率下降显得更为温和而已;1995  相似文献   

2.
忧患和机遇     
国务院的领导普遍认为,2008年恐怕是中国经济上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困难在哪里呢?困难首先应该是中央政府最为头痛的“两高”问题。即高增长和高通涨的两难局面。  相似文献   

3.
原松华 《发展》2016,(3):27-29
2016年,是中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处于“经济增长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2015年12月21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6年将“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作为结构性改革重点任务,这是在中国经济面临投资增长速度下降、工业品价格下跌、企业效益和财政收入下滑、房地产高库存情况下采取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4.
刘业进 《西部论丛》2009,(12):30-31
“国进民退”浪潮来势汹涌 2003年以来,在钢铁、煤炭、房地产等领域出现了一股国企业收购、并购鼋组的势头,到正在过去的2009年达到高潮。最近在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举行“‘国进民退’对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影响”研讨会上,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刘小玄指出,自2003年开始,在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金融支持力度的差异造就了持续至今的“国退民进”。王小鲁表示,  相似文献   

5.
利率,是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灵活运用利率政策对经济发展速度、通货膨胀率进行调节,是各国政府和央行的一项重要任务。从1993年开始,我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通货膨胀率也居高不下,为了调整这种“高增长、高通胀”局面,1993年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   

6.
一、对1997年广州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和对1998年经济走势的基本估计1997年,我市实施的“稳中求快,紧中搞活,加强管理,有效增长”的方针取得了积极成效,国民经济实现了适度快速平稳增长,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经济整体运行良好。可以用“高”、“低”、“平”三个字来概括,即高增长率,低通胀率、平稳运行。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依然是国企改革、结构调整和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展望1998年,广州经济将继续保持适度快速平稳增长的好势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与今年相当水平。  相似文献   

7.
北京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在对全市资源特点、功能定位进行充分研究和探索的基础上,北京逐步将经济发展从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经济向以现代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等为重点的“首都经济”转型。在这一过程中,北京不断深化和丰富“首都经济”内涵,2004年将发展总部经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一五”规划提出做大做强总部经济,逐步形成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群。  相似文献   

8.
<正>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唯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其正确与否。深圳市福田区实施“两高”(高起点建设和高速度发展)战略一年来的实践初步证明:“两高”发展战略是切合福田区情的正确选择。一、“两高”发展战略实施一年的回顾1、一批“高起点建设”的重点项目正在开发建设,已展示出光明的前景。一年来,按照“高起点建设”的战略方针,福田区采取了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街道经济和集体股份经济,以第三产业立区,以科技兴区,大力开发房地产,大力促进市场流通等一系列战略措施,使区经济开始步入规模化、集团化、股份化、多元化、一体化的良性循环轨道。从在建的项目情况来看,呈现出大规模、高投入、高起点的显著特点。一年来,福田区获市批准的项目101个,总投资额逾13亿元,投资规模比上年增长95%。在建项目80个,比去年同期增加31项,完成基本建设投  相似文献   

9.
2005年是“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在外部经济环境相对紧缩,内部资源要素紧缺的情况下,杭州工业经济增长呈现低开、企稳的发展轨迹。相对于前几年的高增长而言,杭州工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困难。由于工业企业通过不断的调整创新,开拓市场,仍然保持工业经济隐定发展,打好了“十五”的收官之战,也为“十一五”工业经济的继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中国崛起之"国际经济摩擦时代"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在2003年,笔者曾经提出中国进入“国际摩擦时期”的概念,指出中国在崛起中必然引起国际经济、政治的不平衡,进而由平稳崛起的前期逐渐过渡到摩擦的中期,其表现可能是贸易、投资、宏观(如人民币汇率之争)以及政治、文化诸层面的各种摩擦。有人将2004年称为“世界经济的奇迹之年”。这一年中,世界经济增长率高达5%,增长几乎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而这一情景已经30年未有发生。对于中国经济来说,不仅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9.5%的高增长势头,更以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和占全球贸易增量34.3%的高份额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做出了贡献,以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相似文献   

11.
在走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中国经济2010年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经济学家们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成长论坛上预测认为,2010年是中国经济的调整年。在调整年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松紧搭配”,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投资”。助力本世纪以来第二轮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2.
在走过了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后,中国经济2010年将继续保持企稳回升的态势。经济学家们在近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资本成长论坛上预测认为,2010年是中国经济的调整年。在调整年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可以“松紧搭配”,政府应鼓励企业进行“绿色投资”。助力本世纪以来第二轮高增长、低通胀的黄金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从1991年4月到2000年底,美国在120个月的长时间里实现了几乎没有通货膨胀、低失业率的经济增长,这种外延与内涵的高经济增长、高就业率、低通胀的“二高一低”现象,创造了世界一流的经济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随着美国经济增长的起伏,人们不断对新经济进行讨论、思考和总结,对新经济的认识正在逐步深入。目前人们认为:①新经济是一种技术推动型的经济形态,其本质是技术革命带来的经济增长;②新经济创造了新的知识体系,产生了新的管理和组织形式,也进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DP年均增长率高达9.8%,这一现象被称为“中国奇迹”。然而,我国的高增长带有明显的高投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一、1998年中国经济艰难起步从八十年代开始,强劲的中国经济一直在以两位数的速度高速增长。增长速度之快不禁让人担心,担心经济的过热和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于是,从1992年起中国政府便响亮地提出了关于中国经济“软着陆”的问题:1997年,经过5年的努力,中国经济终于顺利地实现了低通胀高增长,将经济增长速度压低到10%以下的“软着陆”。但通过数量分析之后人们发现,中国经济已进入了过剩经济时代。国内贸易局分析表明,1998年供过于求和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达到IOO%。于是199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1997年的8.8%降低为7%…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问题。自2003年始,我国经济每年都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速度。不管是“双碰头”还是“三碰头”,都没有阻止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同时,连续的高投资率没有引发高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也没有引起CPI的快速上升。经济增长每期的实际运行结果都明显好于预期。这似乎表明: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已经很难对我国经济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了。人们不禁在问:是不是我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机理压根儿就没有弄懂?而探寻这种机理,是不是需要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呢?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引擎陈铁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时,提出了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经济工作的中心的指导方针。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带来高投入、高消耗,低质量、低产出,往往伴随着过量的货币供给、高通货膨胀...  相似文献   

18.
在2007年开启之时,连续四年维持10%以上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在众多专家学者眼里喜中带忧。2006年,全国单位能耗下降不如预期,污染物排放量上升,同时投资增长仍然偏快,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我国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投资强劲、消费不足的问题已成为中国经济一个主要的结构性矛盾,需要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予以化解。种种迹象表明,扩大消费和消费升级将成为2007年中国经济结构转变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9.
保持经济平稳回升提高运行质量效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余斌一、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但企业亏损情况十分突出今年以来,在“适度从紧、灵活微调”和“稳中求进”的大政方针指导下,宏观经济运行在1996年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之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的格局,...  相似文献   

20.
马来西亚经济“高烧”不退马来西亚经济在连续7年高速增长后,1995年仍持续增长。去年上半年经济增长率高达9.5%,比原先预测值要高;马国财政部长安华预估去年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将达9.7%,较前两年为高。马国经济目前面临着庞大的贸易赤字和通货膨胀的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