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网页设计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要紧跟时代,求实创新,大专院校要培养出能够快速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需要对社会需求有深入了解,再结合学生特点制定新的教学内容。将课程内容分戍模块,组成系统的体系,从点到面使学生全面学习网页设计课程。以提高学生自身动手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2.
刘舒宁 《当代会计》2021,(5):140-142
培养符合行业需求且具有良好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重要教育目标.受高职院校会计、审计专业课程教育模式和"互联网+教育"趋势的共同影响,要想让课程贴近行业需求,培养出适应岗位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就需要院校及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改革.文章剖析了社会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审计类课程设置情况以及传统审计学课程存在的固有难题,并梳理了当前审计类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及主要内容,由此提出课程分阶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并从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实施三个方面把技能竞赛融入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实现高职教育服务于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技术性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而高职教育就是一种能够为国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方式。在高职教育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里建筑工程计量以及计价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的实践性、综合性、政策性以及专业性都很强。为了更好的满足我国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适应我国2008年颁布的工程量清单计划规范等,我们开始进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改革,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个问题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能为我国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对课程体系进行建设和改革,以职业岗位群及岗位能力要求对理论课程重新整合优化,同时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产学互动,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过程中实施“教、学、做”一体化,不断建设师资队伍,力求培养出适应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企业的岗位需求与学校的课堂对接,则是高等职业院校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本文在对建筑业从业人员岗位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就高职建筑类课程建立三个课堂教学体系展开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与企业需求的员工之间存在衔接上存在脱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毕业生在知识应用和职业素养上不能与企业对接。应用师徒制教学的优势能够弥补这一问题,更有效的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汪宁宁  杨涛  张梦颖 《物流技术》2023,(6):143-146+150
为更好地建设物流管理一流本科专业,同时为了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研究探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运营管理”课程创新与改革。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以及企业对运营管理人才的需求,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教学创新和改革,以进一步提升运营管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满足企业运营管理相关岗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2):234-236
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高技术高技能人才,应用型本科要担当新型职业教育的重任。基于现代职业教育观,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从学术知识学习导向转向高层次技术技能型职业能力培养导向。本文以应用型本科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为例,分析该专业就业岗位,分析岗位能力需求,明确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再进一步明确课程模块。  相似文献   

9.
王志红  李志红 《活力》2006,(3):72-72
一、职业教育的课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始终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大胆创新,主动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研究、开发适应职业岗位技能要求的课程。高职课程是以职业技能教育为目的,强调的是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培养,职业岗位必备素质和实用技术是其教学的核心。必须与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知识和专业研究能力为价值取向的课程相区别。高职课程的灵魂就在于应用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陈丽华 《价值工程》2015,(14):219-220
为了培养出企业满意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构建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课程体系。文章调研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分析了岗位能力要求,并探讨了满足这职业能力的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及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趋紧迫,促使高职教育加紧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智能仪表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是结合我国当前化工企业的仪表及自动化现状,及其对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专业高职学生、仪表维修工应具备的职业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所进行的研究和改革.  相似文献   

12.
高职院校以能力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要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以提升就业能力。本文结合机械结构分析与设计课程,探析在专业基础课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基矛工作过程的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解决职业岗位综合的复杂问题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须有赖于实训和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而我国传统的双元制职业教育由于其固有的一些弊端,已不能适应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目标,针对这种情况,目前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的就是通过实施工作过程与教学相结合的各种改革举措,培养实际工作过程所需职业能力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而对于高职实践性很强的《基础会计》课程来说,加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实践教学环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以本文将主要探讨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基础会计》实践教学。以期对高职的《基础会计》实践教学环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广东产业升级对现代装备制造业人才的需求,根据现代装备制造专业群职业岗位能力、知识、素质等要求,以技术技能型人才职业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为依据,开发出由六大课程模块组成的能力进阶式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较好实现了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递进提升,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要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对接,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对接,能力本位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了这一联系,促进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本研究从物流业,物流人才需求分析出发,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系统分析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搭建模块化课程框架体系,辅之于教学做一体项目教学,立体化的教学评价,多渠道增强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和能力,以实现对适应企业需求物流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胡应洪 《价值工程》2011,30(27):195-196
高职教育改革的重点是使课程建设与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有效结合,并以就业为导向,围绕市场需求,培养适应社会、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为适应高职教育特色,提出了对"电子电路分析与实践"课程的项目化教学设计意义、理念和设计思想、并对项目化教学情境的设计、项目分析和教学方法探讨作了详细说明,通过近2年得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药品经营与管理是一门为医药流通行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专业,实用医学概要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链接知识模块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培养该专业学生基础素质能力、职业素养能力、医药专业能力和岗位胜任能力的一项重要课程。基于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该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岗位胜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元化教学方法,改变教学模式,全面提升高职高专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会计人才就业状况需求看,针对会计岗位群尽快培养出高素质具有实际岗位会计核算能力的会计人才是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当务之急.我院会计专业紧靠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进行精品专业建设,以建立基于会计岗位群的模块式会计课程体系为重要思路展开研究,力求尽快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会计人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不断完善,许多企业对网页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职业院校在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时,需确保学生掌握独立的设计、开发,管理和维护静态网站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多项技术进行网页制作.本文主要对网页设计和制作课程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旨在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崔怀祖  胡青青 《价值工程》2012,31(26):80-81
在风景园林社会功能愈益突出的今天,园林人才在社会分工中的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端技能型园林人才。高职园林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深刻认识高端技能型园林人才内涵,如何创新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诠释了高端技能型园林人才的内涵,以江西工程职业学院园林工程技术专业为例,提出了"开放融合"培养高端技能型园林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