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丹  王军 《特区经济》2006,(12):60-61
深圳港近几年发展迅速,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迅速增长,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但深圳港的发展也面临着吞吐量增幅将呈逐步放缓的趋势和后方用地不足、岸线资源紧张等制约。本文分析了深圳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并对深圳港“十一五”期间的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以及危险品和油类运输情况作了预测,最后提出了一些发展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一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一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一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一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3.
长三角集装箱港口群的演化呈现出由上海港和宁波—舟山港双核驱动,"扩散—联合和集中阶段、枢纽港形成阶段、外围港口的挑战阶段、港口区域化阶段"四个阶段并行发展的模式。这种"双核驱动、多阶段并行"发展模式使得其在短短十几年就超越欧、美、日、韩等众多全球知名的港口群,跃居全球港口群的前列。预计未来几年,该港口群吞吐量的空间分布将继续由上海港转移到宁波—舟山港、连云港港、苏州港等周边港口,上海港与宁波—舟山港的区域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为此,应该进一步强化"双枢纽港"发展模式,加快枢纽港转型升级,积极整合港口供应链体系。  相似文献   

4.
黄小彪 《港口经济》2009,(10):44-48
一、深圳港口业发展经验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深圳港目前已成为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和华南地区集装箱枢纽港,基本建成世界级大港。2008年深圳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为2141.63万标准箱,连续6年位居世界集装箱港口第四位,连续11年位居我国内地集装箱港口第二位,为深圳实施“以港强市”战略作出重要贡献。深圳港口业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相似文献   

5.
美国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受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出现了波动,其发展变化体现了对国外贸易的依赖性。其中,西海岸港口的集装箱业务占到了美国全部港口集装箱的50%以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数量上出现了较大下滑。美国海运集装箱主要集中在洛杉矶港、纽约/新泽西港等几个主要港口,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对外贸易结构和趋势。外贸集装箱已成为美国港口集装箱的主要组成部分,外贸的发展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对美国西海岸港口、甚至全国港口的集装箱业务产生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熊志昂  赵渤 《特区经济》2014,(3):215-216
文章从可能影响上海港口吞吐量的因素出发,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关键因素,再以提取的关键因素为基础,以其为投入量,以港口吞吐量为产出量,探讨腹地经济与港口吞吐量之间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为上海港口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常敏 《港口经济》2011,(3):11-11
广州港积极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发挥港口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港口建设与发展取得重大成效,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各项任务。2010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一举突破4亿吨大关,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00万标准箱,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了广州港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地位。  相似文献   

8.
南通港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境内,东临黄海,南濒长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国家一类口岸。南通港始建于1904年,上世纪40年开末,港口吞吐量只有3.8万吨。70年代前后吞吐量徘徊在300万吨左右。1980年国务院批准南通港为长江对外贸易运输港口,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南通港为我国沿海对外开放港口。1985年南通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00万吨。随着进一步对外开放,南通港口建设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从过去单一件杂货运输发展成为矿石、煤炭、粮食、化工、集装箱、仓储加工等门类齐全的多功能港口。  相似文献   

9.
《厦门港“十二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完成。根据规划,“十二五”期间,厦门港将继续推进“大港口、大联运、大物流”建设,目标完成港口总吞吐量2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1000万TEU;形成货物通过能力达到2亿吨,其中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1100万TEU。初步建立布局合理、能力充分、功能完善、管理先进的海峡国际航运中心,打造“东方名港”,在海峡西岸港口群发展战略中切实发挥重要枢纽港和龙头港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10名排行榜近日出炉,我国沿海和内河港口中,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依次是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青岛港、广州港、天津港、大连港、厦门港、连云港港、苏州港。营口港列全国港口第11位、沿海港口第10位。据统计,2013年我国大陆港口集装箱吞吐量5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数量共11个,包括沿海的10大港口和内河的苏州港,其中,营口港为首次跻身500万标箱以上港口阵营。全国十强中,1000万标箱以上的港口共有7个,比2012年多出1个,分别为上海港、深圳港、宁波—舟山  相似文献   

11.
在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势头依然良好,港口货物吞吐量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在矿石、原油等外贸物资进口的带动下,唐山、日照等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表现突出;大连、天津等传统大港增速低位运行;矿石依然是该区域货物吞吐量增长的重要动力;集装箱吞吐量受内贸因素拉动增长的趋势明显。展望2014年,环渤海地区港口生产形势依然乐观。有关部门应把握好港口建设节奏,继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合理安排生产运营,实现港口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在港口集群中成为龙头港的必要条件,对环渤海港口群三大主要港口的设施规模、信息环境、吞吐量、腹地经济实力等方面的竞争态势进行了横向比较,对天津港成为环渤海港口群龙头港的可行性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提出天津港成为龙头港的发展思路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从上世纪以来,为了与中国港口竞争东北亚航运和物流中心地位,韩国及釜山政府大力投资建设釜山港及其新港,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集装箱吞吐量,增强物流能力.研究和分析釜山港的发展,可以为我国港口建设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加快港口集疏运通道建设提高天津港整体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天津历来是因港而立,港兴城兴,港口对于天津的发展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世纪新阶段,要加快实施“三步走”战略,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必须充分认识港口这个最大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进一步加快港口发展步伐。天津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未来天津港口建设的宏伟目标,规划到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要达到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00万标准箱,港口等级达到20万吨级。并为此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大港口建设力度,港内10大项目和港外20大配套项目的实施,将极大地提高天津港的运输能力。与港口吞吐能力突飞猛进不相称的是,港口的…  相似文献   

15.
何静 《港口经济》2012,(4):17-20
本文以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和浙江省近几年的相关投资数据为依据,分析港口货物吞吐量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程度。采用SPSS软件进行因子回归分析和一元线性回归,同时对各个影响指标进行模型的建立,并进行相应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孟祥林 《港口经济》2008,(10):19-22
一、河北省临港产业的发展现状 河北省港口主要有秦皇岛港、京唐港、黄骅港以及部分地方港口。秦皇岛港有57个泊位,其中36个生产性泊位,泊位总长9917米,设计通过能力12985万吨。黄骅港有14个生产性泊位,设计通过能力6625万吨。京唐港有16个生产性泊位,设计通过能力1350万吨。目前,秦皇岛港的吞吐量已经超过设计通过能力,需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功能来增强其竞争能力。京唐港分为王滩和曹妃甸两个港区,其吞吐量也超过了设计通过能力。随着曹妃甸港的建成和投产,京唐港将成为北方最重要的工业大港。黄骅港作为新建港,其吞吐量还未超过其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广州港近年来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港口设备更新、口岸通关效率改进以及集疏运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不少成绩,对于广州市乃至华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其生产规模也达到历史顶峰,2008年其吞吐量达到3.47亿吨,列全国港口第4位。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广州港在沿海港口中的地位及影响力出现了滑坡迹象,这种下滑趋势不仅仅表现为港口吞吐量的排名上,  相似文献   

18.
开启连云港港“十二五”发展新征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港口经济》2011,(3):5-8
连云港港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国家沿海主要港口及区域性中心港口、江苏沿海港口群的核心,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翼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港口实现货物吞吐量1.35亿吨、集装箱387万标箱、外贸吞吐量7300万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受到腹地宏观经济因素和开发区发展水平共同影响的假设,并通过对我国11个沿海省市地区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城市宏观经济指标和开发区生产总值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认为开发区因素相较于城市宏观经济因素对集装箱吞吐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为区港联动发展理论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实证基础,也为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各港口的定位及发展态势(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出台前山东港口发展现状截至2010年底,山东沿海港口20多处,泊位400多个,初步形成了以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为主枢纽港,龙口港、威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潍坊、蓬莱、莱州等中小港口为补充的现代港口群,并拥有青岛港、日照港和烟台港3个年吞吐量亿吨以上的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