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县区经济是全市经济的基本板块,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桥梁和载体,是区域经济中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核心部分,它既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也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处,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面向新经济,理清发展思路,加快振兴县域和区街经济,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铜陵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经济快讯》2014,(42):16-16
当下,全球经济不容乐观,日本经济不见起色,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埃博拉病毒肆虐,成为经济不安定因素之一。但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还是来源于欧陆。  相似文献   

3.
向松祚 《新财经》2014,(3):18-18
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根本原因是全球经济内在结构失衡,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纠正全球经济的根本性失衡。具体而言,全球经济的内在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全球经济有五大变局。第一大变局:虚拟经济恶性膨胀,虚拟经济日益背离实体经济。货币金融决速扩张甚至恶性膨胀,虚拟经济日益背离实体经济,成为过去40年来全球经济的最显著特征,也是全球经济最令人困惑、最有趣的重大现象。  相似文献   

4.
韦晓宏 《发展》2008,(7):45-45
一、经济多样性的内涵 经济多样性主要指经济成分与经济利益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推进经济多样性的实质,是承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类经济主体拥有各类产权的合法性和以此谋取经济利益的合法性,重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成分,已从改革前的国有与集体经济几乎一统天下,转变为以国有、集体等公有经济为主,  相似文献   

5.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世界各国间经济依存度加强,资源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与经济全球化相伴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增。经济全球化在刺激区域经济一体化向更高形式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冲破与经济区域化相适应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框架。在这波及世界各个角落的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过程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呈出新的特点,新的趋势和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内容,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我国经济要在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保持优势,必须高度重视实体经济。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曹钢 《当代陕西》2008,(11):28-29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多种经济成分加快发展,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削有经济改革也有所进步。但是陕西经济在发展中也显现出一个突出矛盾,就是经济结构有所改善但市场主体活力不足。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对于繁荣农村经济,推动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县域经济的顺利增长,有赖于充分利用城乡经济优势的互补功能,取决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经济的聚集效应和城市经济的扩散效应。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协调工农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在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区域经济合作的途径和方式,其共同特征之一,就是它们的形成和发展都以主权国家为主体,以“国际”经济关系的密切联系为前提。但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并不排除局部经济合作在某些地区蓬勃发展的可能性和重要性。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的发展,作为一种新的以地际关系为核心,以各国地区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对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合作的丰富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东亚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条件。首先,从外部条件来看,第一,“冷战”的…  相似文献   

10.
张锐 《沪港经济》2014,(3):17-17
美国经济强劲上扬,欧洲经济咸鱼翻身,日本经济温和复苏,新兴市场波澜不惊,过往一年的全球经济表现,使人们对2014年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1.
张永华 《中国经贸》2011,(6):161-161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充满挑战,而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也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然而,经济的长期高增长并未带来高就业,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同时攀升,“增长型失业”成为严重问题,如何在转型期,协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增长的矛盾,备受关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前言伴随社会发展、时代进步,我国经济体系为适应大环境变化也在不断进行优化,而经济新常态就是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经济新常态指在经济结构对称态基础上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稳定增长。通俗来讲,经济新常态就是借助增长推动发展,利用发展推动增长。国企作为经济调整的重要一环,要积极适应新经济形势,加强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求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鉴于此,本文以经济新常态为背景,阐述内部控制主要内容,系统分析经济新常态下国企内控体系构建思路,而后提出具体构建路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赵普全 《发展》2008,(10):54-54
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要遵循经济决定税收的基本规律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映经济。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要遵循经济决定税收的基本规律,把组织收入工作与经济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坚持从经济的角度思考和落实收入问题,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地税机关必须牢固树立从经济到税收的思想,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两提两抓”工作思路,用科学发展观研究经济与税收的关系,指导组织收入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马增明 《发展》2008,(8):9-10
一、农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区划—县为单元的区域经济,具有以农村人口为主和城镇与农村并存为主的特点,县域经济既是城市经济之尾,也是农村经济之头,更多地具有农村经济特征。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没有农业的快速发展,就没有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李晋让 《老区建设》2008,(21):28-31
工业是左右地方经济发展的命脉,没有工业经济的发展,就难以实现地方经济的繁荣。加快发展工业经济,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客观需求,是发展壮大地方经济、富民强县的根本出路。欠发达地区之所以落后,很重要原因,就是工业发展滞后。因此,欠发达地区要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经济增长脆弱性的测算模型,对中国省级经济韧性进行动态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MAI-AR-SV模型,分别提取中国宏观及区域层面经济韧性的共同因子,旨在系统性监测经济韧性状态变迁的同时,辨识经济韧性间联动机制的演化过程。进一步,通过对省级经济韧性的内生驱动因素进行贡献分解,深入辨析经济韧性的区域协同与异质分化特征。研究发现:(1)中国宏观经济韧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存在显著的“事件驱动”特征,在极端事件冲击下,经济韧性表现出明显的波动态势。近年来,尽管受到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冲击,但中国经济恢复较快,继而于2021年由低韧性攀升至高韧性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富有强劲的增长韧性。(2)中国区域经济韧性的状态变迁路径在样本区间内呈现出显著的异质分化特征,但是,随着后疫情时期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四大区域的经济运行无一例外地步入高韧性增长路径,这表明,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长期发展趋势仍未改变。此外,区域经济韧性间的联动辨识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韧性已然由传统的三元分布结构演化为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格局,具体表现为东部率先引领,同时仿射其他三区的雁阵式联动网络。(3)中国省级经济韧性的贡献分解结果...  相似文献   

17.
银子 《现代乡镇》2009,(11):1-1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作为在经济领域最为重要,也是各方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会议,大会将总结一年来的经济工作成绩,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情况的变化,制定宏观经济发展规划,部署次年的经济工作,确定明年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有专家表示,明年宏观政策或仍将维稳,而通胀、调结构以及经济增长仍将是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讨论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切实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个首要的理论问题是如何理解实体经济及其活动构成,这是制定战略和政策的出发点。综观学术界已有的界定和分类,无论是从与虚拟经济相对应的物质生产层面,还是从价格形成的机制方面来界定实体经济及其构成,都只是“美联储提法的翻版”,即排除所谓的金融和房地产后的所有其他部门。但事实上,仅仅将实体经济界定为虚拟经济的对立面,不仅可能导致实体经济活动的泛化,而且会忽视实体经济内部的结构性问题,无法明确不同经济活动的增长效应——财富的创造者抑或财富的消耗者。将实体经济活动锁定为生产性活动的马克思生产劳动观的实体经济分类,能够提供一个更为科学的分类框架,进而能够提供一个科学产业政策供给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永恒的经济利益与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利益是永恒的,而经济利益关系是不断变化的。经济利益关系是生产关系中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经济利益关系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不断变化和丰富的经济利益的需求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而经济利益关系变化的直接原因则是一个社会制度的变迁,尤其是分配制度变化的结果。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生产力规律的约束,也受到既有经济利益关系格局的约束。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轨迹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经济利益关系演变受到经济增长、结构调整、制度变迁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摘要: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结束之后,经济复苏阶段,在这个经济复苏阶段,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旧经济格局、发展方式被打破,新经济格局、发展方向尚未形成。对于资产重组,资金运作,加快国际市场的发展,掌控世界经济未来展方向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我国经济在后危时代的主要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