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港口经济》2010,(5):60-60
今年4月15日,上海世博60个世博配套工程项目全部竣工并全面投入使用,城市总体交通水平提升。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公共交通客运总量达到13.09亿人次,同比增长7.0%。日均客运量1455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400万人次,同比增长达21.2%,为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提供了基础性保障。  相似文献   

2.
位于浦东园区的上海世博园一轴四馆,作为园区内的经典符号,分别承担会议、交通、休闲、餐饮、服务等重要功能。这些标志性建筑成了世博园区内的重要、永久性地标,直观刻画、记录并阐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它们分别指的是世博轴、中国国家馆、世博主题馆、世博中心和世博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3.
筑梦天下     
八年筹办,中华民族的世博梦终于在上海实现。5月1日,上海世界博览会拉开了帷幕,上海进入了为期184天的“世博时间”,而世界也随之进入“中国时段”。上海世博会成为继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再度展现实力与魅力的大舞台。  相似文献   

4.
2008年5月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使宁波旅游业进一步具备了更好地对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优势条件,宁波可望成为上海世博会第一批接待城市之列。借助世博平台,对接世博旅游,将使宁波更好地接轨大上海,融入长三角,推进旅游业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为《港口经济》写这篇短文时,全国两会结束不久,离上海世博开幕已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了。全国老百姓关注并着力两会精神的落实,充满信心加快“转方式”、“调结构”,满怀自信与喜悦的心情迎接上海世博“五一”召开。  相似文献   

6.
2008年,上海市政工程建设规模达到近年来的高峰,总投资额约300亿元,用以缓解交通基础设施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与出行需求急剧增长之间的矛盾。据介绍,今年上海市政工程建设的主要项目有94个,其中包括越江隧道、世博配套、高速公路、外滩通道、虹桥枢纽5大类重大工程项目。工程项目数量多、建设集中、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而且有49个项目位于市中心。  相似文献   

7.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目,5月1日是上海世博会的开幕日,两个重要的日子连在一起.让我们感慨颇多。或许我们无法亲临现场感受世博,但是,我们何不一起先到书里去读读世博呢?在我们欢呼世博、感受世博、参与世博的同时,何不抽出时间去亲近一下书里那些世博的事呢?因为它能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世博,热爱世博。现在就让浓浓书香,伴随我们提前畅游世博会。  相似文献   

8.
今春,我去上海及周边几个城市作了短暂考察。首先关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对建设中举世无双令人神往的上海世博,我已写了几篇短文发表。我还关注“十二五”规划的区域综合运输新布局和以港口为枢纽的多式联运。在长三角重点考察了以港口为物流网络枢纽的“江海联运”、“河海联运”和“水水中转”等。  相似文献   

9.
唐晔 《沪港经济》2010,(7):30-31
三年前,香港驻沪经贸办事处成立。三年来,这个香港政府在沪最高级别的联络机构,为推动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很多工作。世博期间,香港驻上海经济贸易办事处主任兼香港世博事务办公室主任陈子敬有着太多的体会。  相似文献   

10.
现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已成为当今社会志愿服务的主要力量。本文通过对面向南京市民、上海世博志愿者、上海世博游客进行的问卷调查及对志愿服务有特殊见解的不同人群进行的相关采访活动分析,从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角度出发,结合在宁高校的实际情况,对在宁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实际工作方向进行了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1.
邵东 《宁波经济》2010,(2):20-21
伴随着新年的曙光,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迎来了“世博年”。刚刚翻过了搏击金融危机中惊心动魄、峰回路转的历史一页,上海又将在世博之年续写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2.
《上海经济》2009,(5):46-47
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009年4月20日在2009上海国际车展展馆内签署《世博新能源汽车推进项目协议》。根据协议,上汽将充分调动各种资源,完成世博新能源汽车开发任务。上海市新能源汽车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积极做好相关资源协调和工作推进,并予以政策上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3.
《沪港经济》2007,(1):57-57
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和世博集团上海外服国际展览广告有限公司等机构共同主办的2006中国(上海)国际新材料高峰论坛——“‘展望世博’暨新材料、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于2006年11月28日在上海世贸商城举行。本次活动由高层战略研讨会、专题交流会等内容构成,主要目的是为了推广新材料、新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4.
世博会对主办城市是良好的经济与产业发展契机,同时世博需求的大规模和多样性也给各产业带来了挑战。上海物流业作为上海支柱产业,虽然处于全国前列,但和国际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本文对上海物流业的概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世博期间上海物流业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提出应对策略,以保证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上海物流业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鑫 《中国报道》2010,(3):90-91
全世界对于节能减排表现出的巨大热情和责任感,由上海世博向世界传递……  相似文献   

16.
没有高度表,没有速度表,基本什么仪表都没有……35岁的绵阳安县农民“飞机哥”带着他自造的土飞机参加了上海一场名为“交通:来自全球各地的自制交通工具”的展览。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招标》2010,(7):44-44
主办: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简介:上海市建筑材料行业协会与世博集团上海现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双方凭借各自独特优势和多年建材展会经验,在2010年8月强力推出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建材及室内装饰展览会。  相似文献   

18.
秦颖 《上海国资》2010,(6):47-47
世博会已然成为全球建筑设计企业竞技的大舞台。作为上海本土的国有企业,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显然担当了上海世博设计任务中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9.
贾修 《上海经济》2010,(1):56-57
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的热潮正在激,浪冲天,为了解上海创意产业中企业如何抓住世博机遇发展,记者来到了上海甲秀工业设计公司。 这是一家在业内小有名气的上海本土工业设计公司,2008年被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授予“中国最具自主创新能力”奖牌,2007年被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授予“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称号,是上海唯一一家有这俩称号的工业设计公司。  相似文献   

20.
杂志热评     
《上海国资》2010,(12):6-6
上海进入"后世博时代" 《上海国资》2010年第11期——《上海新时空》 随着世博会结束,上海也进入了后世博时代。 之所以说是后世博时代,当然是相对于前世博而言。在申办成功到正式举办的这7年多时间里,世博为上海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尤其是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城市市容整治等,都已经成为世博留给上海的遗产,上海人如今每天都在享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