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行为及工作满意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文化是影响员工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以青岛海景花园大酒店为研究对象,对员工感知的组织文化,个人价值观及个人一组织价值观匹配进行了描述性研究,通过因子分析、价值观匹配的计算描述了企业员工对组织文化的认知,通过分层回归分析阐明感知的组织文化,个人价值观及个人—组织价值观匹配对员工行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笔者希望能给饭店管理部门一些启发,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
组织需求与个人能力匹配问题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领域的难点.文章针对组织需求与个人能力匹配存在的问题,指出规避该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实现个人能力与组织需求匹配平衡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并提出解决组织需求与个人能力匹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基于人-组织动态匹配视角的员工离职意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组织匹配理论自提出以来就受到了较为广泛的关注。其中,国外的研究较深入,其理论基础也较成熟;国内对人-组织匹配的研究多集中在实践领域;而国内外对人-组织动态匹配的研究都相对较少。文章试图从人-组织匹配和离职意愿的相互作用的角度来阐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并为企业减少员工离职从人-组织动态匹配的视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支撑.文章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匹配方面,探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员工与组织匹配策略如何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个人-组织匹配指的是个体特征与组织特征的相容性,其对个体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对个人-组织匹配的概念内涵、测量方式及维度、相关应用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述评,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相似文献   

6.
当前,人一组织的匹配问题引起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该领域的研究中,众多学者把关注的焦点集中在员工方面,希望通过调整员工变量去适应组织系统的要求。但这种对员工的关注恰恰忽略了管理系统设计中的人的一些难以改变的因素。文章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倒转过来,员工的特点和需要被当作固定不变的量,提出组织视角的组织一人匹配模式,并分析了这种视角在管理上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现代系统论思想来看,构成企业整体行为的基本行为单元--个人行为,以及构成组织整体能力系统的基本子系统--雇员个人能力系统,它们是企业形成整体行为和赢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对个人行为和能力进行分析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对行为进行向量化分析,发现人员与岗位在匹配过程中的经济效率损失,并建立一个关于个人能力中被企业实际有效利用的部分(这个部分是企业人力资源总量的最基本构成单元,姑且称之为个人人力资源)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人力资源函数.然后,在对这个模型进行数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来探讨如何改善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匹配关系,从而提高个人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经济效率损失.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具有极强的目标导向性,人才培养定位于市场需求,毕业生的就业辐射面具有针对性,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个人学习特质、用人单位招聘导向三者之间一旦出现偏差,就会出现人职不匹配的现象。本文针对现阶段高职毕业生就业岗位匹配性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就业匹配相关理论和大数据技术,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通过构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就业服务体系,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职业选择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陈俊 《全国商情》2009,(15):140-141
人脸跟踪作为一种算法,已在许多领域获得成功应用.基于对机器视觉理论的基本分析,本文重点探讨了基于特征匹配、区域匹配和模型匹配的跟踪算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人脸跟踪展望.  相似文献   

10.
人—组织匹配研究述评:范畴、测量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人与组织匹配领域近30年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从理论范畴、测量方式和手段、基于理论的相关应用研究等三方面,对国外人与组织匹配理论的研究历程和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而指出了这一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契合理论作为当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理论,揭示了组织内外部契合、人与组织契合的重要性。基于契合理论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模型的构建首先应考虑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组织战略的契合,然后考虑实施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从而确定应采取的具体实践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在文献回顾基础上,从企业家的角度,构建了TPL企业管理创新适配过程模型,重点剖析管理创新过程中,企业家的行为及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宝供物流公司管理创新案例对构建的模型框架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析框架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Conclusion To conclude this commentary, it may be worthwhile to clearly state the research direction that the Achrol article has launched. First, the article begins by identifying the forces that are causing network forms of organizing to spread. If network organizations continue to proliferate, as they are likely to do, then marketing as both a function and discipline must change, too. Second, Achrol helps us to understand network organizations by providing a comprehensive typology that describes the commonly found network forms. Third, the article specifies some of the key variables that need to be examined to buil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network management. It is hoped that at some point in the not too distant future, managers can be shown how to design and operate each of the major types of network organizations. Finally, Achrol urges marketing to adopt a paradigm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ality of today’s and tomorrow’s organizations. His article is certainly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new organizational forms,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transnational teams. He has written many articles and chapters on strategic management and has coauthored five books, the most recent of which isFit, Failure, and the Hall of Fame: How Companies Succeed or Fail (1994). He has been a visiting scholar at The Amos Tuck School (Dartmouth College) and the Norwegian School of Management. He is currently conducting a study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21st-century organizations, which is funded by the Carnegie Bosch Institute for Applied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的就业影响,理论界并没有统一的认知,其中影响最大的有H-O-S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11国比较分析基本证实了这些理论的现实意义,但由于受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影响以及不同国内经济形势的影响而复杂多变:H-O-S对就业质量影响的解释强于对就业数量的影响,对就业影响的静态效应的解释优于动态效应;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则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解释强于发达国家,对20世纪的解释超过21世纪初,对长期静态的解释优于短期动态。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全国25个省份6220个农户家庭层面的样本,并运用Logit模型实证分析健康冲击对农户参与民间借贷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类型的健康冲击对农户参与民间借贷的影响不同。慢性健康冲击变量对农户民间借贷参与的影响不显著,而急性健康冲击变量对农户参与民间借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不同健康冲击对农户民间借贷参与的影响存在年龄与婚姻状况差异。在年龄差异方面,慢性健康冲击对老年农户与中年农户参与民间借贷的影响均不显著,而急性健康冲击对中年农户参与民间借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老年农户的影响不显著。在婚姻状况差异方面,慢性健康冲击对非婚状况与已婚状况的农户参与民间借贷的影响都不显著,而急性健康冲击对非婚状况的农户参与民间借贷没有显著影响,对已婚状况的农户参与民间借贷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分析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的四项主要支出,即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村基本建设支出、农村科技三项费用支出、农村救济费支出,与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之间均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对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贡献率最大,科技投入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效果也显而易见,而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村救济费支出对农村家庭恩格尔系数变化的影响较小。应保证农业基本建设支出,不断增加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提高财政支援农村生产支出使用效率,并仍需加大农村救济费支出。  相似文献   

17.
以发表在《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2种旅游期刊上的32篇文献为研究样本,分析国外旅游从业人员心理与行为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国外旅游从业人员研究主要集中在员工对环境的感知和态度、工作-家庭冲突、工作满意度等方面。研究特点表现为关注一线员工的研究;研究方法多样,重视了定量和定性方法的结合;行业研究主要集中在酒店/接待业和旅游业等。  相似文献   

18.
该文综合地介绍了2004年中国区域经济学术年会讨论的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若干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主要包括:关于统筹区域发展与统筹城乡发展;关于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关于县域经济及市县关系调整;关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关于城市化与大都市经济区;关于区域经济前沿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最优消费行为理论,考虑到中国居民消费的特点,将政府民生支出引入到最优消费函数中进行分析并得出民生投资性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关系的函数,最后利用1978—2010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民生投资性支出对我国居民消费具有正的长期和短期效应,且长期效应要大于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