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意中收到远方朋友的一封来信,信中除了问候和关切的言辞之外,他还说:“特别感谢你在新千年送我的礼物——《农村财务会计》。当我收到2000年第1期《农村财务会计》时,这本内容丰富、精致的‘小刊物’立即吸引住了我,迫不及待地从头至尾读了一遍,使我受益匪浅,我深深地爱上了这本刊物,它成了我平日里自学的老师,排除了我在工作中无师指点的苦恼。”  朋友的来信使我格外欣慰。他是我读中专时最要好的朋友,毕业后他被分到一个很偏远的乡经管站工作,而我却来到内蒙古扎鲁特旗杳山乡经管站工作。我们相隔千里有余,但值得庆幸的…  相似文献   

2.
请为你的夸奖道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朋友同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她到北欧某国做访问学者,周末到当地教授家中做客。一进屋,问候之后,看到了教授5岁的小女儿。这孩子满头金发,极其美丽。朋友带去了中国礼物,小女孩有礼貌地微笑道谢。朋友抚摸着女孩的头发说,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可爱极了!教授等女儿退走之后,严肃地对朋友说,你伤害了我的  相似文献   

3.
舐犊     
那是l991年的5月29日,庄稼地里的活儿正多,一大早他就与妻子下地了。快到中午时,有人慌慌张张从村里跑来告诉他:"你的女儿出事了!"他与妻子赶紧回到家,发现女儿浑身上下满是燎泡,呈重度烧伤状态。原来,3岁的女儿在家中与小伙伴玩耍时,不慎点着了一个小汽油瓶,大火瞬间烧遍了她全身……  相似文献   

4.
1.先把工作做好:不要急着去融入一个新团队,首先把工作做好,这才是职场生存的第一步. 2.主动参与甚至发起组织集体活动:下班后和同事一起吃饭、打球等,可以快速消除和同事之间的陌生感,为融入新团队起到很好的破冰作用. 3.平时送同事一些小礼物,或者和同事分享零食:送一些小礼物,特别是当你出差、度假等回公司时带点小礼物或食物给同事.这样对方会感觉自己被别人重视了,那么相处就会容易很多.  相似文献   

5.
富有奇趣的新年礼物送煤炭在英国的苏格兰,元旦这天人们习惯用煤作为拜年的礼物,送到亲朋好友家中,以祝贺他们在新的一年里日子过得红火。送石头希腊克里特岛居民新年带给亲朋好友的礼物是一块大石头,意思是:愿您家有一块象石头一样重的金子。送鸡尾东非岛国马达加斯加人在新年这天,夫妇要向双亲家长赠送鸡尾,表示尊敬。送小猪匈牙利人新年忌赠会“飞”的物品,一般都是赠送小猪和扫烟囱工人的瓷像,以示祝福。送毛巾日本人给亲友拜年时,习惯赠送一条写有自己名字的毛巾作为留念。送女儿墨西哥一些地方的贺年礼物是世界罕见的。过年…  相似文献   

6.
鹦鹉的笑话     
一个小伙子在生日那天收到了一份礼物,是一只会说话的鹦鹉。可他很快发现这只鹦鹉满嘴脏话,非常粗鲁,而且根本不懂礼貌。他决心改变鹦鹉,于是每天对它说礼貌用语,教它文雅的词汇,放轻柔的音乐,可是一点用也没有,鹦鹉仍是满嘴下流话。  相似文献   

7.
在纽约工作的女儿多次让我到她那儿住一段时间,我也特别想念还未见过面的小外孙,他已经两岁多了.虽然在网络视频上见过,但总没有直接见面的感觉.感谢总行领导批准,今年我赴纽约度过了一个公休假期.  相似文献   

8.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儿们便纷纷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女儿回娘家,必置办一大袋的饼干、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一如过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个女儿的,而这些女儿又不在同一天归来,那么,就要来一个分一次,礼物颇薄,四块饼干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却甚浓,真正的  相似文献   

9.
一对并不富有的农民夫妇,出于爱心,毅然收养了身患隐疾的弃婴,成功挽救了弃婴的生命,并养育他健康成长。请看: 在闻名天下的黄河壶口瀑布所在地吉县,有一个处于城乡结合部的村子叫西关村,村里有一对做小本生意的农民夫妇,男的叫谷建军,女的叫王凤贤,年已四十有余的他们,在城郊租房而居,养育着三个女儿,大女儿上了大学,两个小女儿上初中,一家人幸福美满,其乐融融。然而发生在2001年五月下旬的一件事,打破了这家人的宁静,演绎了一场跨越血缘的亲情。  相似文献   

10.
笑话     
尚未发生阿瓜到某公司看望女朋友,门卫要他填写会客单。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一直填到最后“关系”一栏时,只见他思考半天,填下了“尚未发生”。最好的礼物小群问朋友:“我真想不出送什么礼物祝贺老公的生日,这礼物既不能太贵又要让他高兴。”乙“:给他写一封匿名情书!”  相似文献   

11.
有一个富人,他害怕死后他的财产将对他毫无用处.朋友们建议他做些善事,这样当他有罪的时候,他的善举就会保护他.他决定接受朋友们的劝告,送给别人一些礼物.然而,他不是毫无保留地给别人,他只给那些对生活毫无希望的人.  相似文献   

12.
提起年过半百的乐学林,江西省金溪县陈坊积乡的干群无不交口称赞。他曾任过村支书,调入乡工作后,虽身兼乡农经站站长、农业统计员、乡企办会计、统计等多职,可月工资只有199元。然而,他却16年如一日,对工作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对业务精益求精,不甘人后。从1985年开始,连续12年被评为县农经、农业统计、乡企办先进工作者,他平凡而感人的事迹,确实令人敬佩信服。 乐学林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从不因私事而误公事。前年春季,他的小女儿患精神恐惧症,至今尚未痊愈,可近三年来他从未因女儿治病而耽误工作。1996年下半年,首次农业普查在全国展开,作为乡农普办副主任的他,深感担子不轻。为了掌握普查本领,在乡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他卖大米自筹经费,按时参  相似文献   

13.
正正逢周末,李杰6岁的小女儿在屋外的田地里采着野花,蹦蹦跳跳地,这让正在开会的他感到很安心。作为河南省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他很少有时间照顾家人。李杰来自郑州荥阳市高村乡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在食品行业工作12年。这份工作经历让李杰对农业有了更深的理解:"粮食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前提,没有农业,何谈发展?"虽过惯了城市生活,但他骨子里还是惦  相似文献   

14.
老站长离岗的“礼物”从事会计辅导工作38个春秋的老王同志,今年3月光荣退休了。离岗那天,他双手捧出一部离岗“礼物”─—福鼎县前歧镇历年集体经济收支资料记录。它完整地记载着福鼎县前歧镇自1956年至1993年历年经济收支基本情况。望着这位会计辅导站的老...  相似文献   

15.
初显才略 1964年初春的一天,吴家的第四个儿子呱呱坠地了.他的父亲吴仁宝,给他起了个名字-一吴协恩.为安慰本村村民孙良庆一家的丧子之痛,吴协恩11岁那年,被父亲送到了孙良庆家,成了孙家的儿子.天性聪颖的协恩,多多少少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在孙家诚实听话、孝敬双亲.在学校勤奋好学、尊师守纪.毕业后,他又到部队接受锻炼和考验.1985年11月,退伍回村后,协恩与青梅竹马的孙家女儿阿小喜结连理,成了孙家"倒插门"女婿.  相似文献   

16.
5月21日,我国农村改革发源地——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种粮大户程夕兵得到了国家粮食局赠与他的一份礼物——一台小型烘干机.当天,由国家粮食局、中国科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全国妇联共同举办的2017年全国粮食科技活动周在这里启动,活动的主题是"发展粮油科技、增加优质产品、保障主食安全".  相似文献   

17.
青春在闪光     
浙江省温岭市东浦镇信用社职工陈风云,年龄23岁,1992年12月参加工作。进社后,小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省吃俭用,扶贫济困,助人为乐,被当地群众传为佳话。 1994年1月12日上午,他在营业室办理业务时,从门口进来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拄着拐杖前来领救济款。小陈看他独自一人,行动不便,就叫来三轮车将老人送到家中。老人家住房破旧,老伴早亡,儿子中年病故,女儿呆傻,是靠政府救济的“五保户”。小陈想:如此家景,时近年关,如何度日?随即买来了5公斤柴油,并将30元钱寄给老人,使老人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春节。后来小陈又给他了20元钱。 镇政府为了响应市政府提出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号召,在全镇范围内发动  相似文献   

18.
按照英国有关规定,赠送给首相的礼物如果价值超过140英镑,就属于国家财产,由政府负责保管。如果首相想要保留这些礼物,他(她)必须自掏腰包购买。 不仅如此,英国《独立报》网站援引英国保守党发言人的话报道说,首相还必须为他(她)购买的所有礼物另行支付增值税和关税。  相似文献   

19.
案例:2006年春节期间,金某虽然发出去了3000多元的“红包”.但他的儿子也有不少进帐,收到了4000多元。于是就动员儿子把这笔钱上交给他.但金某的儿子只同意交出一半。另一半由他自己支配管理。金某认为,2000元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小弦子自制力不强。管这么多钱会出事的。于是坚持要他全部变出来用于交学费等。儿子很不服气地说:“压岁钱是给我的,你没有权利收走。”请问,孩子收到的压岁钱到底归谁.究竟如何处理才妥当?  相似文献   

20.
新长征e摇滚     
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彝家阿妈的小女儿长大了,飞出了大凉山,后来小女儿回来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又走了。时光流逝,老阿妈病了,临终前想听到女儿的声音,可是路太远了,村里没有电话,直到去世,她手里还紧紧握着那个从未拨过的电话号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