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商》2015,(41)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蕴含有各个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理念以及心理特征等内容,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对于维护民族文化的纯洁性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少数民族人民生存环境变化以及竞技体育的冲击,使我国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传承和发展的过程中遇很大困难。为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保护工作,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的高职院校,在民族文化尤其少数民族技术文化濒危的当下,担当起了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技术文化的重任和义务。黔东南职业技术学院经过几年的文化传承实践表明,高校既是民族技术文化从民间推向高校的重要调和方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重要传承场,同时实现了民族技术文化与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融通和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高职院校成为开展民族文化传承的一种间接而有效的渠道。  相似文献   

3.
张鲁娜 《中国市场》2014,(34):119-121
云南多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会计发展史是我国会计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由于地理位置和少数民族特殊性,会计发展进程中有浓厚的多民族色彩文化,本文对不同社会时期的云南民族会计思想进行整理研究,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我国会计发展史研究,提供更多新的会计发展史研究视角和方向;另一方面有利于传承和保护各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之根。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的文化的总和。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重庆,是我国少数族世居之地,民族种类居各省市之首。正确认识重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充分挖掘、整理和保护重庆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于推动重庆的新农村建设具有无限地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5.
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特色产业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对民族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民族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创新既是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生命力所在,也是其成长和发展的根本所在.但是我国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在创新发展中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本文在研究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的特点及其创新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少数民族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宏观环境营造策略.  相似文献   

6.
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种类繁多,特色明显,对其起源及生存环境做一次全面的研究,是以方便公众检索、利用为目的,建立起一个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的数据库,从而保护我国湘西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项目及其文化,并推进和深化我国西部地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既积极配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又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的历史发展、振兴民族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品牌》2020,(3)
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样性,是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加快,加之市场主导政府助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势头迅猛,作为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之一的西北地区,拥有着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面临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碰撞,同时在此番转型中,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保护好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本文将从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及特色入手,以其品牌构建为主线,探究品牌构建过程中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8.
邓敏 《商场现代化》2008,(6):215-215
广西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发展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既能带动民族农村经济的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边疆省份.随着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停含量的提升,类型多样并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正以其强烈的文化差异性带动着民族旅游地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发展的核心吸引力.旅游的发展加速了少数民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趋同和改变,导致了民俗民风商品化,民族文化庸俗化.在开发和保护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时,应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封立正 《商》2014,(10):183-183,182
当前,少数民族文化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是我国实现多民族和谐相处、共同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的视野出发,以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为例,探讨如何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维护少数民族的文化权利,  相似文献   

11.
陈福宗 《中国市场》2014,(46):93-94
语言文字不仅是识别民族种类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力,对保存和传播民族历史和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5个少数民族中,大多数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但随着经济社会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和传承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必须加强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研究,加快对其保护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障少数民族文化权益,即保障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分享社会文化发展成果权益,保障少数民族公平享受文化教育权益,保障少数民族生存环境文化权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思想,这有利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活力、促进中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当代中国文化的鲜明基调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曹增节  曹磊 《消费导刊》2009,(7):221-222
在当今世界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的传统文化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国家把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面对这一趋势,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前途发展方向是什么,如何在发展我国传统文化经济的同时,更好的地保护和发扬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本文就民族主义在民族传统文化复兴中作用,谈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4.
蒙古族特色工艺品的营销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特色工艺品是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的重要象征之一,对其市场化运作的特殊性、市场发展状况及原因、市场化策略的研究,不仅能够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而且对于发展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乃至推进内蒙古民族文化大区建设都有积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杨佳佳 《商》2014,(43):134-134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是我国历史上若干民族经历3000多年的融合形成的。新时期我们继续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内容,应该对其加强弘扬与维护。文章主要从少数民族文化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进行弘扬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城市化的加快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给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经济的发展与文化息息相关,城市化的实现也必须有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那么如何在城市化背景下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如何解决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融合,是当今民族文化和谐发展的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张静 《中国市场》2012,(49):127-128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我国五千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在世界上也是独树一帜的文化瑰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面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和流行音乐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冲击,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如何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继承与创新,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校音乐教育在传承和保存少数民族传统音乐中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邵迎宾 《商》2014,(36):124-124
少数民族作为我国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长河中,由于地域、自然气候、人文等因素的影响,使其形成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底蕴。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作为千百年传承下来的财富,是我国对民族研究重要的依据。同时民族服饰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结晶,是整个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最璀璨的一部分,也是各民族心理素质、民族性格、审美意识的直接反映。本文就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资源保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广西具有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旅游资源禀赋优越,2014年广西区政府将“三月三”作为广西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定为全区公众假。如何抓住这一机会,发展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发掘少数民族传统节庆的文化内涵和价值,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节庆旅游可持续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族和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在各民族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为云南大力发展旅游业带来了巨大优势和开发潜力。本文从云南省民族旅游发展现状入手,对民族旅游与民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的措施进行探讨,旨在促进云南省民族文化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