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资料表明:年初以来,金融部门认真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切实整顿金融秩序,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调整贷款结构,取得较好效果。一季度金融运行平稳、正常,国民经济保持了低通胀下的适度快速发展。一、货币供应量增长基本正常一季度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79735.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1%,增幅比上年末下降4.2%,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释放。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2962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4%,增幅与上年未持平,基本适应了经济增长的…  相似文献   

2.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29):F0002-F0002
10月16日,市场高度关注的前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揭开了面纱。 央行统计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021万亿元,同比增长12%;狭义货币M1余额3222万亿元,同比增长48%。“目前M2增速基本上仍在年卡刀预期调控目标范围内。预计未来货币供应量仍会保持平稳增长,稳定在13%左右的目标区间。”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表示。  相似文献   

3.
1995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广州市金融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努力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使金融运行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至8月末,全地区各项存款余额1719.6亿元,比年初增长22.67%,各项贷款余额1044.22亿元,比年初增长13.99%;现金净回笼达到41.6亿元。今年头8个月,广州金融运行的  相似文献   

4.
1995年,国家继续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广州市金融部门积极贯彻落实这一政策的要求,进一步强化金融监管,努力维护金融秩序的稳定,使金融运行形势保持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至8月末,全地区各项存款余额1719.6亿元,比年初增长22.67%,各项贷款余额1044.22亿元,比年初增长13.99%;现金净回笼达到41.6亿元。今年头8个月,广州金融运行的特点表现在如下方面: (一) 企业存款继续保持稳定增  相似文献   

5.
<正> 前不久,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发表了讲话,本刊将其整理如下。 2001年,人民银行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认真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调整信贷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既支持经济增长。又防范金融风险,取得明显成效。 (一)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与经济发展基本适应。2001年,人民银行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实现了年初制定的货币供应量调控目标。到年底,广义货币(M2)余额1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4%;狭义货币(M1)为5.9万亿元,增长12.7%,市场现金流通量(M0)1.6万亿元,增长7.1%。金融机构企业存款余额为5.2万亿元,比年初增加7199亿元,同比增长16.9%;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7.4万亿元,比年初增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及今后货币政策和相关金融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 重大导向调整需十分谨慎 进入2003年以来,金融运行出现了比较显著的变化,货币供应量增长在上年底基础上继续加快,金融机构储蓄存款和贷款较快增加,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的同时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5月份广义货币M_2同比增长20.2%,增幅比上年同期高6.2个百分点,为1997年8月以来最高值;狭义货币M_1同比增长18.8%,增幅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一月份,金融运行健康平稳,各层次货币供应量保持适度增长:储蓄存款同比多增,企业存款同比少降;金融机构贷款稳步增加,贷款结构继续改善;货币市场成交活跃,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 一、货币供应量增幅回升,货币流动性增强 流通中现金(MO)月末余额1.70万亿元比去年末增加2366亿元,同比增长5.8%。春节前现金净投放3608亿元,创历年春节前净投放最高记录,春节后回笼形势良好,从1月24日到2月6日全国共回笼现金1802亿元,占节前现金投放量的50%。 狭义货币(M1)月末余额5.44万亿  相似文献   

8.
<正>据省统计局年度统计公报资料,1993年,全省财政收入完成情况较好。全年财政收入221.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3%,增幅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工商税收212.73亿元,比上年增长54.4%,涉外税收比上年增长125.80%。财政支出162.58亿元,增长29.2%。 金融形势逐步稳定。1993年,全省金融机构大力组织各项存款,到年底,全社会各项存款余额1797.33亿元,比年初增加369.34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777.80亿元,比年初增加289.16亿元。存款增加额继续保持大于贷款增加额的状况。全年净投放货币116.01亿元,比上年多投放22.85忆元。  相似文献   

9.
曹玉书 《生产力研究》1994,(6):28-31,34
金融体制改革曹玉书全融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更好地发挥金融在国民经济中宏观调控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  相似文献   

10.
自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剥离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业务,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来,货币供给一直是中国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能之一,保持均衡货币供给,稳定物价水平从而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和稳定发展更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所追求的目标。关于货币供给问题,目前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大都是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外生性问题,争论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制定货币政策,然而笔者认为,仅仅争论货币的外生和内生问题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经济》1999,(5)
今年一季度,金融运行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主要特点为:货币供应量增幅明显上升,春节后现金回笼势头强劲;金融机构贷款适度增加;居民储蓄存款超常增长;人民币汇率继续保持稳定;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基本正常。 1、货币供应量明显增加 据初步统计,一季度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084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8%,增幅比去年底  相似文献   

12.
易纲 《资本市场》1999,(10):6-11
<正> 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与此相适应,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从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一般说来,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的稳定以促进经济增长。为了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有些中央银行主要以调控利率为工具(比如美国);有些中央银行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中国在过去和现在都一直采用主要通过调控货币供应量的手段达到货币政策的目标。在90年代以前,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现金计划和信贷计划来控制货币供应量。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的货币政策逐步由直接调控走向间接调控。为理解这一过程,我们必须对货币的创造  相似文献   

13.
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长期持续稳定增长,而这种调控又主要是通过货币政策来实现的。长期以来,理论和实践主要关注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缺乏对调控自身合理性,即货币政策定力的研究。通过梳理货币金融理论和总结国内外货币政策实践,本文认为货币政策定力是货币政策工具变量调整的相对稳定性,货币政策定力的强弱可以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偏好、政策工具变量的变动频率、调整幅度以及相对力度与时滞四个方面来度量,并分析了货币政策定力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邱蓉 《经济导刊》2004,(1):56-59
2003年,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加快,达到历史最高峰值。受积极的货币政策引导,商业银行信贷规模快速增长。积极的货币政策带动商业银行信贷扩张2003年以来,我国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持续加快。截至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1.4万亿元,同比增长20.7%。前三季度,我国的信贷  相似文献   

15.
<正>据中国人民银行授权通过《金融时报》公布的今年上半年金融统计资料,今年上半年全国金融系统认真执行金融工作方针,稳健实施货币政策,稳妥执行金融政策,在调控宏观经济、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抑制通货膨胀,支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金融形势继续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上半年累计净回笼现金83.2亿元,同比多回笼610.8亿元;城乡储蓄存款增加3145.6亿元,同比多增1830.8亿元,企业存款增加1839亿元,同比多增990亿元.国家银行贷款增加1807亿元,同比多增818.6亿元,其中流动资金贷款增加1005.5亿元,同比多增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我省国民经济在去年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较快增长的势头。一季度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完成48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6亿元,增长13.4%;第二产业增加值254.5亿元,增长15.4%;第三产业增加值166.4亿元,增长11%。根据宏观调控经济监测预警系统显示情况分析,我省经济综合景气度处在稳定增  相似文献   

17.
重视研究解决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预计全年增长仍达9%或以上。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继续提高。2004年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8088亿元,同比增长39.8%;全国财政收入完成20359亿元,同比增加4227亿元,增长26.2%;9月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  相似文献   

18.
<正>1995年1月27日,《金融时报》受权公布 1994年全国金融统计资料,表明中国金融形势在稳定中积极健康发展。 1994年.金融部门认真贯彻执行“继续整顿金融秩序.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严格控制信贷总量,切实加强金融监管”的金融工作方针,收效朗灵,全年现金投放得到有效控制;各项存款大幅度增长.银行支付能力增强.国家银行贷款控制在计划之内,贷款结构得到有效调整;市场汇率稳定、外汇储备显著增加,标志着1994年我国金融系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实施宏观调控,推进金融体制改革‘金融秩序进一步好转,金融形势整体运行正常,并呈现积极、健康的发展势头,支持了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和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1994年,现金净投放1423.9亿元,比上年少投放104.9亿元.年末全社会市场现金流通量7288 6亿元,比年初增长24.356,增幅比1993年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加6315.3亿元,比上年多增2905.6亿元.余额达21518.8亿元,增长41.5%。国家银行企业存款增加2733.3亿元,多增1553 2亿元,增长23. 8%。年末国  相似文献   

19.
丛湘萍 《经济论坛》1995,(13):36-37
今年以来,由于中央银行继续贯彻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金融形势正向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发展。一季度我国金融运行平稳,趋势良好。这突出表现在:各项存款全面增长,货币回笼好于往年,国家银行、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长正常,贷款结构进一步趋于合理,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增加,汇率基本稳定。但在金融调控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  相似文献   

20.
1.增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高央行金融调控的艺术性。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金融总量调控与结构调节相结合的调控机制,坚持货币政策目标单一性即以稳定货币值为前提。2.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操作水平,适时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在货币政策操作中,首要的是应把握好政策的力度和弹性,这就要改善处理好货币供应量、贷款增速、物价目标、经济增长和金融风险等问题,特别是要使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的需要相适应,促使金融规模和结构、实体经济规模和结构相适应。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从总量性指标逐步过渡到价格性指标已是世界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