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从2003年开始,安徽阜阳100多名婴儿陆续患上一种怪病,脸大如盘,四肢短小,当地人称之为“大头娃娃”。2004年3月下旬,有关媒体报道使安徽阜阳“空壳奶粉害人”事件引起社会关注。4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出批示,要求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这一事件进行调查,很快由国家食品药口监督管理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工商总局、卫生部组成的专项调查组先后奔赴阜阳。经过阜阳当地2003年3月1日以后出生、以奶粉喂养为主的婴儿进行的营养状况普查和免费体检显示,因食用空壳奶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89人,目前尚有28名诊断为营养不良的婴儿正在医院接爱治疗。阜阳市因食用空壳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12人。  相似文献   

2.
1号"杀手":劣质奶粉 凶残指数: 杀手体征:蛋白质含量大约2%到3 %,或者0.37%。用淀粉、蔗糖等价格 低廉的食品原料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 再用奶香精等添加剂进行调香调味制造 而成。 通缉理由:安徽阜阳因食用空壳奶 粉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因食用空 壳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12 人。  相似文献   

3.
《企业标准化》2004,(6):8-14
2004年4月23日,河北定州一名6个月大的“大头娃娃”在北京妇产医院保健楼进行体检。这名婴儿此前因食用了劣质奶粉“澳蒙牛初乳”造成脑袋比正常婴儿偏大,体重减轻。自2003年5月以来,安徽阜阳171名原本健康的婴儿在喂养期间食用了劣质奶粉,导致身体瘦弱、四肢短小、头部肿大,其中死亡13人。据报道,阜阳  相似文献   

4.
于志  王国华 《活力》2004,(7):126-126
一、“阜阳事件”揭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机关存在的问题 “据新华网合肥2004年5月17日电,国务院调查组对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基本查清,共涉及10个地区40家企业,因食用劣质奶粉造成营养不良而死亡的婴儿共计12人,有关责任人将被严肃处理”。阜阳事件反映了当地一些经济执法部门市场监管不利,没有切实有效地履行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5.
阜阳奶粉事件无疑是近期新闻报道的热点,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查处的重点。面对12个死亡婴儿、近200个因营养不良造成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婴儿,以及许许多多蒙受婴儿死亡之痛、救治之苦的家庭,除了奸商恶企理应受到严惩,那么,失职的官员又该负什么责任,这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最近,中央和各地政府对涉及阜阳奶粉事件的失职官员严肃追究责任,然而,人们发现,透过对奶粉事件的查处,体  相似文献   

6.
<正>2003年到2004年,一些营养成分严重不足的伪劣奶粉充斥安徽阜阳农村市场,导致众多婴儿受害甚至死亡。由于患上"重度营养不良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自2003年1月,安徽阜南县段郢乡的汪本成的女儿因食用了山东威海市乳制品厂生产的“乐自纯”牌儿奶粉,导致营养不良、上呼吸道感染、电解质紊乱,最终不治身亡。汪本成在向阜南县质监局交了600元化验费得出奶粉中的蛋白质含量达不到国家标准的一半、大肠菌群超标近6倍的结果后,要求与厂家见面,  相似文献   

8.
全力解决食品安全法制失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毒酒事件,导致9人死亡,50余人住院治疗;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造成营养不良的婴儿229人,其中轻中度营养不良的189人,死亡婴儿12人……从出生仅数月就夭折的婴儿,到一条条七尺壮汉轰然倒下,生命为何如此脆弱?铁的事实让我们不能不震惊,“进口”的食品为何会这样可怕,谁来保证我们最基本的生命需求?究竟谁应该为这些受害者负责?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察司副司长徐景和应邀为本刊独家撰文指出:立足于当前,如何尽快地提高我国食品安全的保障水平,是我国食品安全工作者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家有关部门对最先发现“大头婴”的安徽阜阳回收奶粉进行的检测结果表明,多数奶粉蛋白质、脂肪含量严重不足、微量元素钙、铁、锌等含量极低,长期食用对婴幼儿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威胁。据悉,劣质婴儿奶粉主要是以各种廉价的食品原料如淀粉、蔗糖等全部或部分替代乳粉,再用奶香  相似文献   

10.
背景 2004年的安徽省阜阳市一夜之间全国闻名,不过,却是通过一场灾难而被人们熟知的. 4月,大量劣质奶粉通过郑州、合肥、蚌埠和阜阳批发市场流入阜阳农村销售点.劣质婴儿奶粉导致婴幼儿生长停滞,免疫力下降,进而并发多种疾病甚至死亡.阜阳发生了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13名婴儿夭折的恶性事件,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1.
资讯之窗     
安徽阜阳171名原本健康的婴儿因食用了劣质奶粉,导致身体瘦弱、四肢短小、头脑肿大,因此被外界称为“大头娃娃”,其中死亡13人。而今年年初,“苏丹红”事件被各大媒体纷纷炒作,闹得沸沸扬扬,其影响甚至在消费者中产生了恐慌。追根溯源,导致“苏丹红事件”的源头只是一家规模不足5人,只有1台破机器的小规模食品加工厂。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拷问我国企业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全国上下抗击暴风雪的壮举刚刚结束不久,南京出现了全国首例肾结石婴儿的病例,让人困惑,有人怀疑是婴幼儿奶粉作祟。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三鹿奶粉方面称其送检奶粉没有发现任何问题。6月,甘肃出现省内首例肾结石患儿:7月,广东出现怀疑因食用三鹿奶粉引发肾结石婴儿病例,同期,长沙、南京、北京多名婴儿家长投诉三鹿;  相似文献   

13.
轰动一时的“阜阳毒奶粉事件”已渐渐平息。但他给人们留下的深刻记忆,永难磨灭,它对乳品市场的影响也不断地显露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明察暗访,我们惊喜地发现,黑龙江省的几家生产品牌婴儿奶粉的企业销售量见涨。  相似文献   

14.
5年前,因“大头娃娃”引发的阜阳奶粉事件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接加速了《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工作;2008年,同样是奶粉,“三窥婴幼儿奶粉”事件又让即将审议通过的该法暂缓进程,由三次审议增加为四次。2009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58票赞成、3票反对、4票弃权表决通过了《食品安全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可以说是琳琅满目、异彩纷呈。按食用对象分,有婴儿奶粉、较大婴儿奶粉、幼儿成长奶粉;按产地分,有国产奶粉、进口奶粉、中外合资生产的奶粉;按包装形式分,有罐装奶粉和袋装奶粉。面对名目繁多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如何才能摆脱“外行”的盲目,选购到自己称心如意的产品呢下面向您推荐“五步选购法”,即“一看、二查、三压、四摇捏、五比价”。一看就是看奶粉包装物上的产品说明。无论是罐装奶粉或袋装奶粉,其包装上都会就其配方、性能、适用对象、食用方法做必要的文字说明,消费者通过浏览食品说明,…  相似文献   

16.
刘光明 《企业文化》2008,(11):12-14
这次婴幼儿奶粉出现了“行业性脓包”。可往前看,有苏丹红、“瘦肉精”、“空壳奶粉”,还有工业盐、红心鸭蛋等。这些都是在行业潜规则遮掩下,大行其道,公然造假,换取行业不健康发展和“带血”的利润,因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时代》2010,(7):17-17
食品安全作为食品质量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忽视,对人类健康、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会带来严重的后果。2006年,我国阜阳“大头婴”事件;2007 年,美国花生酱沙门菌污染事件;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这些活生生的案例让人触目惊心,仿佛还在昨天。  相似文献   

18.
余音绕梁     
《中国企业家》2008,(18):28-28
“这是全行业的一个‘脓包’,这次很不幸,被我们三鹿给挤破了。” ——因奶粉受到一种叫做“三聚氰胺”化学品的污染,甘肃等地出现多例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而引发的泌尿系统结石病例。三鹿集团奶粉事业部的一位员工这样回应该事件  相似文献   

19.
一石击起千层浪随着调查结果的公布,阜阳奶粉事件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本次事件总共造成12名婴儿死亡,数万名婴幼儿营养不良。给受害者家庭带来了无法弥补的痛苦。然而如此轰轰烈烈的一场市场净化大运动所带给人们的收获和影响是巨大的,今后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消费者,我想都能从这次事件中得到教训和启迪。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掀起  相似文献   

20.
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温家玉总理亲自批示,国务院多次派调查组前去,最终引发全国范围内对奶粉质量的追查。那么,引起全国震动的阜阳假奶粉事件最早的导火索在哪里?是谁最早揭开这起假奶粉黑幕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取证并一步步将真相大白于天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