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8 毫秒
1.
闻章 《资本市场》2006,(9):82-85
<正>汇丰控股以1.74万亿美元的全新资产规模将花旗集团从王者位置上拉了下来,一举成为了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被人们称为“大笨象”的汇丰控股金融集团正在释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据汇丰日前披露的最新季报资料表明,截至6月30日,公司以1.74万亿美元的全新资产规模将花旗集团从王者位置上拉了下来,一举成为了  相似文献   

2.
张锐 《经济》2006,(11):60-61
与汇丰控股金融集团在全球各地利润指标普遍飘红一样,其在中国的收益也再创新高。据汇丰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的税前盈利为2.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大幅上升了74%。因此,人们在关注四面八方的市场力量将汇丰送上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宝座之上时,当然不应该忽略来自中国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吴元璋 《经济师》2000,(10):84-85
一、银行业“合理规模”的涵义与我国新兴商业银行的规模不足问题何谓银行“规模”,长期以来我国业界人士对此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认识。有将机构网点数量视为银行规模的 ,有将人员多寡视为银行规模的 ,亦有将资产大小视为银行规模的。笔者认为 ,资产应是银行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 ,机构网点、人员数量可以从某一角度折射出银行规模的大小 ,但随着金融电子化、虚拟银行的发展 ,他们与银行规模已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资本是支撑银行规模的基础 ,是一家银行实力的体现 ,但不能将其本身视为规模。银行规模从本质来说是某家银行资产的市场占有份额 ,…  相似文献   

4.
黄贤福 《资本市场》2002,(11):47-49
近期,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了2002年度“世界1000家大银行”最新排名,世界上最具实力的1000家银行入选。该排名主要依据国际清算银行(BIS)定义的一级核心资本,并反映资产规模、税前利润、资本利润率、资产收益率、真实利润增长率等指标,是目前世界上最权威的银行排名。“世界1000家大银行”排名能反映全球银行经营状况及全球经济走势  相似文献   

5.
当代全球主流银行业发展的模式、趋势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银行业发生了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全球主流银行将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作为主要发展模式选择,规模大型化、服务全球化、资产集中化、业务全能化成为全球主流银行发展的主旋律。我国银行业改革正处在重要转折时期,应该积极探讨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政府应该鼓励银行对内、对外实施购并,做大银行规模;放松对金融业过于严格的管制,实施混业经营制度。我国银行应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全球化步伐,占领全球银行市场的应有份额。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采用1998-2005年8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从风险、盈利、规模、周期、成长性和上市与否六个方面对银行业资本结构决定进行的实证结果表明:资本资产比率与不良贷款率和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银行规模显著负相关;资本充足率与资产收益率和上市与否显著正相关,与风险资产规模、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显著负相关;而资产增长率对资本资产比率和资本充足率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从2004年开始.正在改组中的中国银行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战略性合作伙伴.一家并不为我国公众甚至包括部分银行业界人士所熟悉的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与花旗集团、瑞银集团、汇丰控股及高盛等众多全球著名金融机构的名字一道.一再出现在竞争者名单之列.事实上.苏格兰皇家银行已成为近两年在国内各种传媒中“出镜率“最高的外国金融机构.引起了我国银行业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影子银行体系对国际金融系统架构产生了颠覆性影响。在欧美地区,影子银行体系的资产和金融交易规模已经超过传统商业银行,其过度扩张和监管缺位成为了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国内,影子银行体系随着金融部门的深化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也逐渐成长起来。为此,从资金来源与运用的角度,对国内外影子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有助于我国影子银行体系规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是好的     
东京银行和三菱银行去年的合并使新生的东京三菱银行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由于资本基础低又兼日元持续贬值,东京三菱银行并没能排上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的“全球最大1000家银行”之首,登上这一宝座的是英国的汇丰银行,这是汇丰银行第二次获得该项殊荣。名次的变更突出了一些重要因素对银行排名的影响。首先,是获利能力。决定银行排名  相似文献   

10.
李石凯 《经济导刊》2005,(10):62-68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是现今瑞士最大的银行,也是全球屈指可数的金融机构之一。2005年,一跃成为全球资产规模排名第一的全球金融业龙头老大。2005年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提出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很好的注脚“同一信念、同一团队、同一目标、同一个UBS”。  相似文献   

11.
基于资产质量、资本和风险的我国银行规模经济测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存款在我国银行经营中主要起投入要素的作用;资本结构、资产质量和风险对国有控股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效率的测度存在重大影响,并影响银行的排序;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业整体规模经济;从1995年到2005年,我国银行规模经济系数变化趋势呈平缓的"U"型。  相似文献   

12.
杨荻 《资本市场》2013,(12):123-125
美国作为最早开展信贷资产转让市场业务的国家,在市场份额、认知度及发达程度均相对于其他国家地区有着更多的优势。从1991年起美国信贷资产转让市场交易规模显著攀升,在2007年交易规模增大到近5200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虽然对美国金融体系形成了很大的冲击,但是贷款转让交易规模依然维持高位,为缓解银行流动性危机提供了渠道。欧洲地区信贷资产转让的交易规模走势与美国相似,但交易规模将近为美国的一半,其市场模式相对于美国更加突出体现出原有的以银行为中心的格局。  相似文献   

13.
花旗集团已经连续8年占据全球银行产业龙头老大的位置,而且各项指标在全球排名均位居前列,显示出强大的竞争优势.对全球超大型金融机构逐一扫描,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只有美国银行、摩根大通、汇丰控股和三菱日联金融集团等少数几家金融机构能够与花旗集团抗衡.  相似文献   

14.
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短短的十年内,英国巴克莱银行已从一家零售银行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转变为以投资业务为重心的投资银行,2005年更成为当年全球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巴克莱银行飞速发展的秘诀就在于其成功的风险管理.与国外银行相比,国内银行的经营模式仍以“购买—持有”为主,传统意义的信用风险仍是银行最主要的风险,主要问题是量化程度不足,而非过度模型化.因此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经验对我国银行仍具借鉴意义.论文总结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汪建  夏阳 《发展研究》2000,(8):16-17
近几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比步伐的加快,跨国银行业的经营活动呈现明显的海外发展倾向、与90年代之前的情况相比,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格局赋予银行业国际化过程很多新动向和特点。 一、从资产和利润规模分析,跨国银行海外部分比重上升,而国内部分下降明显。经济全球化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银行业规模经济现状 由资料可知,中国商业银行的资产利润不是随着银行资产规模的递增而增加,而是呈现出一种倒U型的状态,位于200亿~1000亿元之间的银行资产利润率最高,为0.92%;其次是位于1000亿~7000亿之间的银行,为0.75%;最低的为四大国有银行,其均值只有0.19%。再考察资产费用率,资产规模在1000亿元以下的银行,最高为1.33%,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最低,为1.09%。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以来,香港逐步发展为亚太区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并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国际银行中心,截止1995年底,共拥有海外银行机构337家(包括持牌银行、有限制牌照银行、接受存款公司以及代表办事处),其中,由按资产规模排名世界前100位银行设立的认可机构达85家,目前,在182家持牌银行中,有151家为外资银行所设分支机构.从资产规模上看,截止1995年底,美资、日资、欧资认可机构的资产总额占所有认可机构资产总额的比例超过70%;从业务发展上看,大多数外资银行在开发本港业务的同时,更以此为据点(甚或地区总部),拓展整个亚洲区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银行?基本条件是应该拥有一万亿美元以上的资产规模、一千亿美元左右的资本实力和一百亿美元以上的盈利能力,资本充足率应该保持在10%以上,不良贷款率应该控制在1%左右.  相似文献   

19.
中国金融体系正在进行深刻的结构调整和变革,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资产管理业务兴起.截至2015年6月国内资产管理总规模达到了72万亿,其中银行理财规模达到18万亿,占比超25%.从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看出,资管业务在银行整个业务的份额逐步扩大,已成为影响银行生存发展的支柱业务.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苏州市地方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单体规模、资产质量、经营活力、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对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在充分阐明加快整合地方银行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研究并提出了整合地方银行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