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基于信息成本理论,以2008~2011年沪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本土偏好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上市公司注册地与机构投资者所在地之间的地缘联系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随之下降,并且这一效应只在上市公司位于非一线城市的情况下存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显著削弱了地缘联系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说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时候,将会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使得地缘联系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减弱,从而降低了不同远近距离的投资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减轻了"本土偏好"程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会计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理性防范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章以会计信息不对称为基础,分析了信息不对称对我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理性防范信息不对称,降低代理成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会计信息质量作为影响公司投资效率的关键因素,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质量和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降低信息不对称,改善契约和监督,降低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提高公司投资效率。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1998~2007年我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会计信息质量高的公司,其现金持有量低,这就意味着会计信息质量能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和逆向选择成本,使公司减少其现金持有量,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7.
张妙凌 《财会通讯》2013,(12):30-33
良好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能够弱化上市公司财产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现象,研究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上市公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公司治理角度的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问题出发,探讨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成因与表现,从激励机制和内部监督机制维度,对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弱化会计信息不对称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内外部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提出了如何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是为减少公司投资者和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和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转,但由于公司经营者与会计信息使用者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经营者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者”,往往为了个人利益,加大会计信息分布的不对称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低质量的会计信息加大了投资者的决策风险以及阻碍了资本市场的有序运转。  相似文献   

9.
宿雯枫 《活力》2022,(4):136-139
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以 2008—2019 年中国 A 股上市公司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限制性契约条款与债券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限制性契约条款与公司债券融资成本呈显著负相关。此结果说明,限制性契约条款能够有效保护债券投资者利益,降低其承担的风险,进而降低企业的债券融资成本...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信号传递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市场假说,以我国上证A股2010—2013年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对会计信息质量和股价的同步性关系进行实证检测。结果发现:会计信息质量愈高,公司经理人员往往采用盈余管理的手段隐瞒其基本层面的信息,对应的股价同步性愈低。最后,针对上证A股上市公司对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引导资本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从会计信息质量视角研究业财融合作为财务管理新模式的有效性。选取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8~2019年的财务数据,运用Python语言等信息搜索工具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公开信息进行文本挖掘和分析,识别企业是否采用业财融合以及实现程度,检验公司实施业财融合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研究发现:业财融合的实施显著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行业,非国有企业,业务复杂度高以及融资约束程度高的企业中,业财融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效果更明显。作用机理检验显示:业财融合的实施不仅可以通过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信息透明度发挥“信息效应”,还可以通过加强内部监管发挥“监督效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投资者保护与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会计信息披露是重要的投资者保护机制,能有效缓解公司内部人与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减少代理成本。与此同时,法律对投资者的保护决定了控制权的私人收益,进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岳清华 《企业导报》2011,(6):133-134
会计信息披露是解决会计信息需求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重要机制,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资本市场的有效程度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探讨了目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披露不真实、不充分、不及时、不规范等问题,并着重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对其现状成因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实质上是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政府监管部门与上市公司为实现动态均衡进行博弈的过程。本文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与方法,构建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监管复制动态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监管过程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博弈的演化方向和演化稳定策略;并且基于博弈分析的结果,对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为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然而,会计信息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属性导致会计信息供求失衡,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行为。研究从供给角度出发,认为制约会计信息供给的主要因素是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尺度把握的不同。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确看待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合理差距,同时还应提高上市公司免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并通过会计服务公司提供付费信息,实现会计信息多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文章运用手工收集的独立董事地理信息数据,考察独立董事地理距离与公司财务重述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地理距离,会加大两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独立董事的监督作用,导致公司财务重述增多。进一步研究发现,高铁开通能够有效减缓地理距离导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减弱地理距离对公司财务重述的影响。文章从地理经济学角度分析了独立董事监督对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重要作用,为高铁开通有助于独立董事发挥监督功能提供了经验证据,扩展了地理经济学在公司财务会计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以我国2010—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初始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信息质量、审计师选择与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会计信息能够有效地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审计师声誉越高,其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审计师选择因素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对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产生差异,会计信息质量较低的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对降低债务融资成本有显著作用,而会计信息质量越高的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对降低债务融资成本却没有明显效果。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选择高声誉审计师更能增强会计信息质量和债务融资成本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是融资约束产生的原因,而信息披露质量对于信息不对称和代理成本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7~2011年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信息披露质量与融资约束的关系.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以减轻企业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并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现象,但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19.
文章基于54家批发和零售业上市公司2014--2016年深交所的数据,先采用方差分析法验证批发业和零售业之间的显著性差异,再运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财务绩效综合得分,并通过Jones模型计算出可操纵应计项,结合信号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以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和财务绩效的关系,得出研究结论:在存在粉饰行为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与财务绩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内部控制是企业财产与会计信息完整可靠的有力保障,亦是企业提升经营管理效率的有效抓手.在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备受关注的背景下,文章使用我国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内部控制质量对公司财务绩效的影响,并基于行为金融学等理论考察成本粘性在两者间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内部控制与公司财务绩效显著正相关;且证实了成本粘性的部分中介作用,即较好的内部控制质量可以通过减小企业的成本粘性来提升财务绩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