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从东芝笔记本事件、松下手机召回事件再到近期索尼数码相机事件,无论是市场商誉还是产品质量,那些曾经在中国出尽风头的日本电器正在遭遇着危机的拷问。[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近日,日本各大企业2013财年的财务报表相继出炉,索尼1284亿日元的亏损在日企业绩翻红一片的背景中尤为刺眼。与其形成对比的是,包括夏普、松下、东芝等在内的日本企业都在扭亏或持续盈利。为何以技术著称的索尼在互联网时代逐渐走向衰落?为什么索尼不同于苹果,未能不断推出让用户尖叫的产品?从创业者到守业者,究竟是谁在战略上下了错误的一招棋?索尼这个曾经的伟大公司,是否还能重整旗鼓,走出困境?日本纪实文学作家、记者立石泰则所著的《死于技术:索尼衰亡启示》一书,试图对上述问题作出解答。  相似文献   

3.
自2004年底以来,索尼、东芝、日立等制造业巨头纷纷采取迁移战略,加大在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形成迁移后的新的制造基地。如松下宣布将在中国杭州建立世界规模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日立则计划在原有10亿美元投入的基础上,未来3年内再向中国追加投资10亿美元。日立、松下在中国的销售额2006年计划达到1万亿日元。东芝、索尼预计2008年在中国的营业额将超过日本。国际迁移现象已引起了两国企业界的高度重视。国际迁移已经成为一种企业成长战略,且被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接受和实施。  相似文献   

4.
陈言  王琤 《经济》2012,(9):80-89
2012年,日本综合家电企业再走进人们视线的时候,显得非常尴尬。电视企业,松下、索尼、夏普巨亏,半导体企业,同样著名的(瑞萨)、不那么著名的企业也都亏得非常惨。生产电视机及半导体原材料,这本是日本企业的看家本领,却在2012年全面溃退。但是,同样是销售电视的日立、东芝,却在这轮遭遇战中挺了过来。特别是日立,2011年度(日本的财年截止到第二年的3月31日)财务  相似文献   

5.
陈言 《经济》2005,(10):80-81
2005年9月8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正田纮(ShodaHiroshi)把房间中的沙发让给了记者及陪记者来采访的索尼职员,自己坐在一张办公椅上,点燃了一支香烟。“1993年我来中国的时候,索尼品牌在日本、美国已经很有知名度了,在中国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城里的大多数中国人只知道索尼品牌,真正使用过索尼产品的人还不多。广播电台、电视台里有一些索尼的产品,但那毕竟是专业人员的天下,还不能说索尼的产品在中国已经打开了市场,一切要从头做起。”正田回忆说。有一定的国际影响力的产品,进入中国时推广品牌要相对容易一些,特别是在国际上品牌…  相似文献   

6.
金牌与名牌     
时下,中国金奖、金牌可谓多如牛毛,名目繁多,处处皆见。可,久负盛名,在国际上有影响的名牌能有几何?!美国的波音、可口可乐;日本的索尼、东芝;德国的奔驰;香港的金利来……这些是否是金奖或金牌我不知道。可,这些名牌却是世人皆知,是不可置疑的。  相似文献   

7.
末日狂欢     
宋爽劲  刘特 《新经济》2014,(9):76-79
自上世纪以来,索尼(Sony)就作为全球著名消费电子产品品牌陪伴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从特丽珑电视机到Walkman随身听,从PlayStation游戏机到VAI0笔记本电脑,再从Cyber-shot数码相机到Xperia手机,显然,索尼旗下的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不过.随着苹果、三星等电子产品的崛起,不少索尼的产品都被取而代之,这是索尼正在面临的严峻局面。  相似文献   

8.
<正> 盛田昭夫是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也是日本著名的国际经营者,现任“索尼”公司董事长,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常任理事。他的一生充满创业者的艰辛和经营者的智慧,他的奋斗经历不仅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具有发人深思的哲理与魅力。他创办的当今日本最大的电子公司——索尼公司,由开办时的二十名职工,到现在的四十多万员工;由只销售单一产品到现今销售一万多种不同类形的电子产品;由当时仅有的十九万日元资金(折合527美元)到如今  相似文献   

9.
进入2008年后,两件大事让全世界的消费者共同瞩目.第一件是美国微软公司提出要收买美国雅虎公司,美国雅虎不同意,两者从2月打到4月底,昏天黑日未决出结果.再一个是日本两家公司的决战.持有高清DVD技术的东芝,与持有蓝光技术的索尼比拼谁在美国的阵营势力强大,最后以东芝放弃高清DVD告终.  相似文献   

10.
李培林 《经济导刊》2004,(11):92-94
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家庭里电器的脱胎换骨,最初都是在日本产品的笼罩下。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日本访问回来的亲戚送给我一部很小巧的日本索尼录音机学英语用,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接触日本电器产品,此前就见过别致的日本尖头筷子。那精制的“日本制造”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当时中国国产的录音机黑乎乎的,有砖头那么大。我家里使用的第一台电视、冰箱、录像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几乎都是日本的产品。我儿子玩的电子宠物和电子游戏还是日本的。松下、索尼、东芝、三菱等日本株式会社,都是中国新一代耳熟能详的名字。日本电器的性能…  相似文献   

11.
宏碁欲登顶     
周冰 《新经济》2010,(4):28-28
王振堂表示,一旦成为笔记本市场的最大厂商,那么宏碁很快就能超越美国本土品牌惠普。  相似文献   

12.
冯智敏 《经济论坛》2002,(20):35-36
名牌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仅仅是一个知名的牌子,还是代表一种恒久信赖的标志?双星的“世界名牌”之战,给国人留下答案。国家强大的标志“名牌无国界”,这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向全世界输出的一个理念。在这一理念的导向下,他们在全球一家接一家开辟着自己的产品加工厂,使自己的名牌产品实现了成本更低的“销地产”,具备了更强劲的竞争力。作为中国人,人们也许还记得,改革初期我们最崇尚的家电品牌是日本的日立、东芝、索尼。那个时候,不管是饱尝战争创伤的老人,还是追求时尚的青年人,无一例外地感到世界名牌产品的内在魅力。同样,…  相似文献   

13.
微软强购雅虎,东芝与索尼力拼后退出DVD高清,看上去并没有太多关联的两件大事,实际上与今后的世界在IT方面的消费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从索尼公司看日本现代企业经营机制黄旭宏长期以来,日本企业的经营绩效深受国际企业界推崇。以电子企业索尼公司为例,索尼成功地构造了一套企业内部经营机制,并使之不断完善,实现了企业进步与日本经济同步发展。它创业于日本经济恢复时期,奠定了企业发展的基石;在日...  相似文献   

15.
其实“6999元”的笔记本早已有之。早在前年末和去年初的那会儿,就已经有国内的二线厂商打出了“6999元,轻松拥有笔记本”的大幅标语。至此之后,不断有笔记本厂商前赴后继地将自己的部分产品拉到这个价位,抢夺眼球,抢占市场占有率。今天我们“旧事重提”。因为此“6999”已非彼“6999”,两者虽然看似价格相同,但数字的背后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当初在这个价位的都是二、三线的笔记本厂商,而这回介绍给读者的七款6999元的笔记本。无一不是名牌大厂的产品。试看一下。联想、惠普、戴尔、东芝……无一不是笔记本业界响当当的巨头人物!可以这么说。随着这些厂商接二连三把自己旗下的产品价格拉到6999元,我们才可以说。笔记本是真的进入了低价位的普及时代。  相似文献   

16.
质量是品牌的生命。没有质量,品牌就如“无水之源”,失了根本立足点。优秀品牌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能提供更高的可依靠的质量。世界上的知名品牌如奔驰、索尼、摩托罗拉、西门子等无不体现着高质量。  相似文献   

17.
郑宗 《经济世界》2002,(3):42-45
Madein Japan-“日本制造”的标志,长期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目中是代表着可信赖的、质量优良的、精致的高科技产品的形象。但是2000年以来,日本企业在中国市场接连发生产品质量缺陷、售后服务较差等问题,从国内闹得沸沸扬扬的东芝笔记本事件,到三菱汽车存有严重安全隐患,再到松下GD92 型手机大规模返修,以及日航公司粗暴对待中国旅客等一系列事件,使得“日本制造”形象迅速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瓦解。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遭遇信任危机的背后,我们看到曾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己面临市场竞争力急剧下降的事实;与进军中国市场欧美企业相比,日本企业在一些重点领域、主要市场的竞争中连连败北。其中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日本企业仍固守陈旧观念,缺乏长远眼光。现在,他们正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相似文献   

18.
成风 《新经济》2004,(7):52-55
2004年国际著名化妆品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大举并购行动触动了许多国内著名化妆品品牌的神经,市场格局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化,让国内化妆品巨头们不得不急谋应变对策。  相似文献   

19.
目前,宝通集团旗下已经有了Intel、技嘉等著名国际服务器品牌,美国超微的加入是否会造成品牌之间的矛盾和竞争损耗?  相似文献   

20.
“全球最小DV”索尼DCR-PC55E。索尼DCR—PC55E是3月初发布的。一现身就被誉为“全球最小的DV”,凭借索尼的品牌以及“全球最小”的雅号,PC55E-上市就成为市场的焦点,受到了媒体和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