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保理是当今国际贸易流行的一种结算方式,同时也是有利于出口商的一种融资方式。出口商以商业信用(如赊销)形式出口货物,交货后将发票、汇票、提单等单据转让予承购应收账款的保理商,即可收回全部或部分货款,取得资金融通。该业务为出口商提供了贸易融资、账户处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担保及预付款等项服务。  相似文献   

2.
[案情简介] 案例1:我国出口商E以D/A方式出口服装给澳大利亚进口商AI,并委托中国银行(出口保理商)CB叙做出口保理业务,双方签署了两份协议,即出口保理业务协议和保理融资扣款授权书.E将一份金额20万澳元的发票交给了CB,获得融资14万澳元,同时CB将该发票转让给了进口保理商AF.货抵目的港后一个月,CB收到AF的贸易纠纷通知书和法定检验部门出具的品质检验证书,AI称因服装中的耦氮成份超标,AI要求退货并获得赔偿.此时CB应如何应对此种情况?  相似文献   

3.
一、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 所谓国际保理业务中保理商的风险,是指在出口商与保理商签订保理合同转让应收账款所有权后,由于种种因素致使保理商不能收回应收账款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既涉及进出口商之间的买卖法律关系,又涉及出口保理商和出口商之间的保理关系,还涉及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之间的法律关系,这些关系都可能影响到银行保理商开展保理业务的风险大小及其控制问题。随着应收账款的转让,出口商将部分风险转移给了保理商。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国际贸易活动中,国际保理作为一种新型国际贸易结算形式地位日趋重要。由于在采用国际保理结算方式时,进口商可以采取赊销贸易或承兑贸易等优惠性的贸易形式,降低了其进行国际贸易时资金成本的要求。同时出口商在向保理商提供销售发票和提单后,便可即时将应收账款转移从而获得保理商支付的大部分货款,使其能够快速地融资回本。此外,保理商还对出口商负有信用担保的责任,无追索权的保理商在受让应收账款后便不可再向出口商追索,大大降低了出口商的风险。由于上述优点,国际保理越来越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的日常结算。但另一方面,由于随着应收账款的转让,出口商从和进口商的债权债务关系中完全抽身,保理商在受让债权的同时,也承受了随之而来的风险转移,加上保理商往往不具有追索权,使其面临着受让的应收账款不能实现等风险。如何使保理商在保理从务过程中尽可能地防范可能遭遇的风险和在遭受风险时得到有效的法律救济,是保障国际保理业务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国际保理在外贸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运用 一般来说,外贸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可以分解为企业融资业务和银行中间业务。从企业融资业务角度,以保理商是否向销售商提供预付款融资为标准可将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分为:折扣保理和到期保理。折扣保理是销售商将应收账款债权转让并将发票交给保理商后,在应收账款信用额度以内核准,保理商通常向销售商支付发票金额80%的货币资金,其余20%的应收账款余额待保理商向购货商全部收回后,再向销售商结清。到期保理是保理商在应收账款保理业务发生时,不向销售商提供任何预付账款融资,  相似文献   

6.
国际保理(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现代国际贸易中一项新的结算的融资服务方式,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记帐赊销方式提供出口贸易贸易融资、销售帐务处理、收取应收帐款以及买方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国际保理基本模式有两种:单保理(Single Factor System)和双保理(Two Factors System)。单保理方式有三方当事人:出口商、进口保理商和进口商。双保理模式涉及四方当事人:出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和进口商。  相似文献   

7.
保理(Factoring)是指卖方、供应商、出口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给予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以下全部或部分服务: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调查进口商的资信状况、回收应收账款、为买方提供信用担保。当前,国际保理业务已经成为一种集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收取、信用风险担保和贸易资金融通为一体的金融创新工具。  相似文献   

8.
国际保理业务是近一二十年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贸易结算方式。国际保理的核心内容是应收账款从客户移转到保理商手中。简单而言,应收账款是客户(出口商)向债务人(进口商)发送货物后待收取的账款。应收账款的转让实际上就是一种债权的转让,但是这种债权的转让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正是基于应收账款的特殊性,国际保理业务中的债权转让也有它特殊的规则。本文将对一些发达国家对这种转让的规定做一定的比较分析,并结合我国的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保理(Factoring)是指卖方、供应商、出口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给予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  相似文献   

10.
国际保理业务中的债权转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 国际保理业务(International Factoring)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以赊销、托收等信用销售条件下,由保理商向卖方(即供应商)提供的对买方(即债务人)的信用销售控制、坏帐担保、销售分户帐管理、债款回收和贸易融资的综合性金融服务。由于这种业务适应了出口商在世界买方市场中增强竞争能力的需要,且能有效地消除由于信用销售带来的商业风险和外汇风险,最近30年来,国际保理业务得到了迅速发展。截至1990年,欧洲、北美和亚太三地区的保理业务营业额达  相似文献   

11.
<正> 保理是保付代理业务的简称,它是以赊销为支付方式的贸易中由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集贸易融资、国际结算、财务管理、信用担保为一体的金融服务的综合性贸易结算方式。它是目前国际上除信用证、汇款、托收、保函之外比较通行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比之上述方式,保理又具有其独到的优势。一、出口保理业务对出口企业的意义(一)在信用额度内具有充分的安全收汇保证。  相似文献   

12.
吕鹏 《现代商业》2011,(24):62-63
国际保理是一种综合性的国际融资结算方式,近年来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发展迅速。它是在以托收、赊销等方式结算货款的情况下,由经营国际保理业务的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的一项包括调查进口商资信、信用额度担保、催收应收账款、帐务管理以及资金融通等的综合性财务服务。本文介绍国际保理业务的起源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开展状况。  相似文献   

13.
国际双保理各当事人面临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孝成 《商业时代》2006,(16):34-36
我国被公认为最有潜力的新兴保理市场,其中国际双保理因其独特的优势应用最为普遍。本文通过一起案例揭示其风险,深入分析了国际双保理中,包括出口商、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在内的各当事人所面临的风险,并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各种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国际贸易中的欺诈是无处不在的.正如出现了信用证.就出现了信用证欺诈一样.国际保理出现.利用国际保理的欺诈也就随之产生。根据国际保理的运作特点.国际保理中的欺诈具有不同于其他贸易欺诈的特点。国际保理当事人最多有四方:出口商、出口保理商、进口保理商、进口商.但国际保理中欺诈还可能涉及承运人.以及商务代理人。理论上讲保理商可能对出口商进行欺诈.但实际上作为国际保理商的大多数都是  相似文献   

15.
政府政策导向与商业银行业务的开展,使厦门市中小企业出口应用国际保理逐渐增多,并且目的多样,以贸易融资为主。但面临着应收账款被索回与反转让、信用额度被缩减或被取消、保理合同中限制性和格式条款、国际保理相关法律缺失和偏高的国际保理费用等风险。为规避这些风险,厦门市中小企业出口应用国际保理时,应充分了解国际保理业务,加强成本核算,防止利润损失;严密拟定销售合同及国际保理合同条款,全面切实地履行合同;慎重选择国际保理商,与其保持联系,及时获取最新信息;规范经营,完善管理;配合国际保理商的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6.
稽惠娟 《商业科技》2013,(29):40-41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提供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合作,共同为出口商和进口商提供保理服务是国际保理中常见的双保理模式。国际保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盘活应收账款;提供坏账担保,企业可以转嫁收款风险;提供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服务,企业可以降低管理费用,扩大经营和销售规模。  相似文献   

17.
<正>保理是一种信用管理和融资方法,源于英文"Factoring",从使用范围来说可分为国内保理和国际保理。国际保理是指出口商以挂账,承兑交单等方式销售货物时,保理商买进出口商的应收账款,并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现在已逐渐成为经济界、金融界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8.
国际保理是保理商为国际贸易中赊销(Open Account,简称O/A)或承兑交单(Document against Acceptance,简称D/A)方式提供的出口融资、销售账务管理、应收账款的收取及买方信用担保融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在国际保理合同项下,保理商根据合同条款向销售商提供相关的服务.据此,国际保理业务对出口商来说,有助于扩大出口业务量、降低经营成本、规避收汇风险,同时能增强现金流动性、改善资产负债率;对进口商来说,有助于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进口成本,而且不需抵押即可扩大购买能力;对于开办国际保理业务的银行来说,不仅能丰富业务品种,获得中间业务的利润收入,与各国保理商业务往来,还能积累国际业务经验、提高国际形象,为迎接竞争积聚综合实力.因此国际保理业务可以说是买方、卖方、银行三赢的一种新型业务.  相似文献   

19.
国际贸易方式的多样化必然导致国际结算方式的多样化,出口商选择不同的结算方式会对交易的进行和收汇造成不同的影响。通常在进口商资信不佳或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资信不了解、进口国存在严格的外汇管制的情况下采用信用证结算,而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必须具备以O/A、D/A结算为基础、债权性质是消费品出口收款权、出口商经营的是正当贸易且具有一定规模等条件。信用证结算的风险包括国际市场风险、开证行的风险和来自进口商的风险,国际保理业务的风险主要包括贸易纠纷风险、保理商的资信风险、信用额度被取消或被缩减的风险。出口商应根据不同的贸易背景,所需要的服务内容,不同的风险控制及融资方式等综合考虑选择适合自己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论国际保理业务中的法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际保理是以债权转让为基础,以保理商向出口商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型服务业务。它在实现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变革的同时,有效地解决了国际贸易尤其是以赊销方式从事交易的国际贸易中出口商的贸易融资、风险分担、销售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