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云南省第六次党代会决定,将以磷化工、有色金属为重点的矿业开发产业培植成云南的新支柱产业。实现这一宏愿的难点是政策、资金不到位,管理不顺。本文笔者就推进云南培植矿业支柱产业的政策建议、资金筹集和理顺、改善地矿行政职能管理等问题进行了探索性论述。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云南省矿业发展特征和矿产品国内外市场需求形势为依据,客观地分析了云南矿业发展潜力并对矿业发展思路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江西省地矿局发展支柱产业的实践经验。江西省地矿局选择地质找矿、工程市场、矿业开发、多种经营为其支柱产业 ,通过为地方经济发展搞好地质服务、结构调整、以矿产、房地产为重点寻找经济增长点等项措施 ,做强做大支柱产业 ,提高其核心竞争力。文章还介绍了该局发展支柱产业的六点体会和下一步发展支柱产业的两个思路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云南省矿产资源的现状进行了概要分析,进而提出如何促进矿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云南省是旅游大省,旅游业是云南省支柱产业之一.发展旅游业是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绿色经济强省和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矿业开发战略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再讨论实际问题.本区廉价资源有优势而基础资源无优势,开发基础资源、使矿业发挥基础产业作用、带动下游产业、建设支柱产业群的战略缺乏物质基础;利用区位优势、开发廉价资源、使矿业成为积累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起步产业,是较为现实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一、提高对发展黑山羊产业的认识 农业部制定的2003-007年牛羊肉区域布局,云南省被定为西南肉羊优势产区之一,《云南省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了稳定发展生猪生产,加快发展草食赢家畜为主的经济与生态并重的草地畜牧业;突出畜产品深加工和商品率,努力向现代畜牧业发展,实现一是把畜牧及相关产业从云南省农村的支柱产业,发展成为全省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二是把云南省发展成为国家级“常绿草地畜牧业”产业基地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矿产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矿业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大课题,本文从郴州矿业开发现状入手,对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有关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文章结合云南省地矿系统的现状 ,分析了云南省地勘单位属地化管理后 ,体制创新的政策条件、资源条件、地勘单位自身条件 ,提出了地勘单位体制创新的三项思路和措施。即建立支柱产业 ,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 ,产业重组等。  相似文献   

10.
矿业是甘肃省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要的支柱产业,然而,在矿产资源开发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十分重要.本文就甘肃矿产资源开发中对生态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五项相应的治理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外商直接投资我国矿业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全面论述,进而又分析了当前影响外商直接投资矿业的种种障碍,最后提出了克服这些障碍的三大举措.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认为,西部地区解决好矿业开发方式转型问题,对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文章对矿业开发转型的主要形式及应注意解决、把握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十个方面对甘肃矿业投资环境分析后提出,要放松进入限制,以开放带动开发,发展外向型矿业经济.立足市场搞开发,不断提升矿业投资的软、硬环境条件,落实矿业投资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发挥甘肃矿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产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述了河南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从资源潜力角度分析了本省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的可支撑能力;对20世纪下半叶矿业市场进行了简要回顾,对21世纪初期矿业进行了展望,并对21世纪初期主要矿产品走势进行了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21世纪初期河南矿业的可持续发展若干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从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和发展模式等3个层面和研发、种植、加工、消费等4个领域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思路和具体内容,为政府制定全面、系统的大豆产业支持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统计分析和数据对比的定量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农业部和我国农业统计年鉴1996年以来的大豆产业相关数据,分析我国大豆产业在国内市场开放和进口转基因大豆双重冲击下逐步沦陷的原因;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演义的定性研究方法,针对目前我国大豆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提出的粮食安全战略及《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对大豆种植业支持政策,提出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规划。[结果]大豆产业是横跨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同时具有经济属性、政治属性、社会属性的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这些产业特点要求政府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政治利益、社会利益和长远利益,制定能够整合大豆产业价值链中各环节资源和协调各方利益关系的全局性战略规划,准确进行产业定位,明确大豆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合理选择大豆产业发展模式。[结论]鉴于大豆产业对我国粮食安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应将大豆产业定位为战略性资源类产业;其次,在大豆产业发展方向上,重点培育大豆优势品种,分区域种植不同品质的优质大豆,支持企业开发大豆精深加工产品,提高大豆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增强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价值认知;最后,在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上,扶持有能力的粮农企业采取大豆全产业一体化经营模式和推行大豆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借鉴西方矿业大国利用资本市场成功经验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阐述了如何逐步开发和利用资本市场,实现我国矿地产业稳步、持续发展,进而维系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