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在理论上存在争议,在实践中亦存在偏差。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设立,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私分国有资产罪毕竟是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在理解和适用上尚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该罪的主体方面。本罪是单位犯罪,应适用单位犯罪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2.
自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以来,对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预防及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能够被认定为犯罪,使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未得到真正有效的遏制,造成了虽“法有明文规定”,却难以摆脱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一、从立法角度看一方面,97刑法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规定本身存在较大缺陷,由此引起了立法与司法的诸多争议。如:怎样界定“国有资产”?多种经济成份中怎样区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违反国家规定”是指何规定?犯罪主体如何认定?单位到底是违法行为的实…  相似文献   

3.
本就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以来,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现象日益严重的情况,对新修订的《刑法》中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定罪根据进行了一些理论上的探讨。特别是对私分国有资产罪的客体、犯罪对象及主体等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李娜 《经济与管理》2010,24(1):85-88
国有资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是我国赖于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但是由于国有资产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没有得到相应加强,私分国有资产行为呈愈演愈烈之势。因此,清晰界定“国有资产”的内涵,分析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欠缺以及合理认定私分国有资产罪,对于遏制国有资产流失现象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的刑法措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自我国1997年刑法规定私分国有资产罪以来,对维护和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预防及打击犯罪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令人遗憾的是,在司法实践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能够被认定为犯罪,使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未得到真正有效的遏制,造成了虽"法有明文规定",却难以摆脱被束之高阁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会计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红  徐融 《财经科学》2002,(5):90-93
会计犯罪是我国当前经济犯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刑法尚没有将此罪纳入其中。针对这种情况,本从犯罪学的角度研究了当前我国会计犯罪的动因及现状,对会计犯罪的概念、特征、内涵及外延进行了界定,并针对我国会计犯罪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是否应将“性贿赂”入罪,纳入到刑法的调整范围内是存在争议的。准确定义性贿赂的概念,把握其表现形式,以此为基础,从性贿赂的危害性、调查取证方面的特殊性等方面探讨性贿赂是否应当犯罪化,有助于该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8.
刘爽 《经济研究导刊》2014,(10):295-296
目前中国刑法学界对犯罪和刑罚的定量分析还相对比较薄弱,就经济犯罪与经济刑法的理论研究来说,以往许多学者大多局限于针对具体经济犯罪的数额与情节在司法适用中的疑难问题进行定性研究,较少学者予以定量分析,或站在宏观的罪刑关系的角度对经济犯罪罪量因素及其罪刑定量化问题进行思考。因此,加强经济犯罪罪量及其罪刑定量化方面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1997年3月14日.全国人大八届第五次会议修订了1979年《刑法》,确立了单位犯罪,新刑法总结改革开放20多年来法学理论界关于单位犯罪的研究成果和1988年以来关于单位犯罪立法的基础上,对单位犯罪作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新中国刑法史上第一次以法典形式对单位犯罪加以明确.为惩处单位犯罪提供了法律依据。但综观1997年刑法对单位犯罪的规定.单位犯罪在刑事立法上.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6,(10)
为加强对网络犯罪的防控力度,我国刑法修正案九新增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通过对该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以准确把握该罪的构成特征,为司法实践正确适用该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吕炜 《经济纵横》1994,(4):46-47,36
我国国有资产运营的基本制度要求吕炜(一)国有资产是按所有权归属划分的一种资本存在形式,作为资本,它具有流动性、竞争性、增值性的特点;作为国有形式,它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从资本的产权构成来看,在私有制下,所有权主体及其责任始终是明确的,具有绝对性、排它...  相似文献   

12.
刘斌 《经济研究导刊》2014,(14):304-305
经济犯罪①死刑的逐步废止是我国目前死刑废止进程中的首要问题。我国通过司法方式对经济犯罪死刑进行限制,产生了明显积极的效果。《刑法修正案(八)》削减了13种罪的死刑,为我国经济犯罪死刑的废止迈出了关键一步。至此,可继续通过司法上着力统一经济犯罪死刑适用的标准,推动经济犯罪死刑限制进程。  相似文献   

13.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作为修订后的97刑法新增加的一个犯罪,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对这一犯罪研究的文章也颇多,经过大家的共同探索,关于该罪的构成要件各方面已基本达成一致看法,但是对于该罪的犯罪主观方面究竟是故意还是故意过失均可的问题上,至今仍颇有争议且未得到妥当解决。本文拟对侵犯商业秘密罪的主观方面进行研析,以期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一些思路。一、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观内容的分歧意见我国刑法规定了四种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4.
修定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用两节33条专门对破坏金融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罪作了规定。虽然新《刑法》对各类金融犯罪分别有不同的规定,但作为同一类犯罪,它们仍具有以下共同的犯罪构成特征。一、犯罪主体。新《刑法》规定了法人和自然人两种金融犯罪主体。法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刑法规定了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和走私废物罪,使我国打击与境外废物有关的刑事犯罪活动有了法律根据。但在理论和实践中,对这三个罪名仍有较多不同的认识。分析与废物有关犯罪,尤其是非法处置进口固体废物罪之构成特征,并对三种犯罪的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现行刑法相关规定存在一些不足,应对症进行适当修改。  相似文献   

16.
经济犯罪是刑事犯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干扰和破坏我国正常经济秩序的严重问题。近年来,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经济犯罪的人数日渐增多,犯罪人员的级别也越来越高,涉案金额越来越大。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职务经济犯罪的特点及成因,探讨了国有企业预防职务经济犯罪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论"侵犯专利犯罪"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刑事手段保护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假冒专利罪”尚无比较详尽的司法解释,因而易导致对本罪认定的困难.严格区分假冒专利行为与专利侵权行为,假冒专利行为与冒充专利行为,假冒专利行为与骗取专利行为的界限,增设侵犯专利权罪,科学规范“侵犯专利权”罪的犯罪现象,对加大保护专利权力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刑法在家庭暴力的犯罪行为规定中存在着不足,应当在以后的刑法修改中增设家庭暴力罪,准确界定家庭暴力罪的概念,立足于克服现行刑法中家庭暴力犯罪诸罪行设计的不足,严密设计家庭暴力罪的构成要件和追诉机制,以利于从刑法目的出发预防和惩治家庭暴力罪.  相似文献   

19.
侵犯商业秘密罪是指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披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作为修订后的97刑法新增加的一个犯罪,我国理论界近年来对这一犯罪研究的文章也颇多,经过大家的共同探索,关于该……  相似文献   

20.
为严厉打击日趋严重的贪污贿赂犯罪。国家确立了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但是,该罪自成立以来,备受争议,尤其是其法定刑被普遍认为过低.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立法目的。即将出台的刑法修正案提高该罪的法定刑,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立法上的缺陷.加大了惩治反腐败的力度,但仅是权宜之计,为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加紧出台和完善其他的配套措施,如《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