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鹿奶粉发生三聚氰胺事件后,包头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加大了对奶制品生产过程的监管力度,为规范原奶市场,完善奶源生产体系建设,市质监局近日在九原区举办了奶站站长生鲜牛乳标准化知识培训班,30余名奶站站长参加了培训。培训内容为国家、行业标;隹中关于生鲜牛乳的相关规定和有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2.
国家质检总局近日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在内的22个品牌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检出三聚氰胺。(9月17日《人民网》)毒奶粉事件再次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3.
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伊利、蒙牛、圣元、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并被要求立即下架。再次感谢三鹿去掉了我对国产品牌的最后一丝幻想;感谢"牛奶事件"让我对"大牌"的上市公司退避三舍;同样感谢"雀巢"那些商誉良好的大公司,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原来余味是过多的碘。  相似文献   

4.
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作出了重大部署。按照对奶制品进行全面检查的要求,国家质检总局在完成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全国专项监督检查后,又紧急组织开展了全国液态奶三聚氰胺专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市场上绝大部分液态奶是安全的。但蒙牛、伊利、光明生产的液态奶仍被检测出含有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外国进口奶粉急剧增加,已占有我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将严重影响我国奶制品及奶粉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进口奶制品对我国奶制品行业的挑战,促进我国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这里把食品安全事件定义为以三聚氰胺等为污染源的食品污染事件.目前来看,三聚氰胺不仅污染了奶制品而且污染到了鸡蛋等食品.尽管这一事件的后续影响我们仍难以估计,但以下几点是没有异议的:1.部分食品已经被三聚氰胺污染、甚至存在着被添加三聚氰胺的违法行为;2.这一事件并非个别企业、单一行业的问题,奶业行业中几乎国内所有知名品牌都牵涉其中,甚至与奶制品有关的下游国际知名食品公司的产品也被波及;3.这一事件引起的严重后果不仅整个奶制品行业难以承受,而且引发了对整个食品行业的担忧.在担心三聚氰胺的同时,也开始担忧其他污染源的可能性.食品安全事件提出了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即如何在经济系统中嵌入一个可靠又有效率的质量保证系统,从理论上分析这一问题是质量经济学的任务.下文分析质量经济学的三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2008年9月,“三鹿三聚氰胺事件”震动全国,进而引发了市场对于整个奶制品行业的质量信任危机,也进一步加剧了婴幼儿奶粉市场的洗牌。目前,事件的始作俑者三鹿集团已经宣布倒闭,市场信心也在逐步回归。  相似文献   

8.
近期,以"三鹿事件"为导火索引发的"三聚氰胺"系列奶粉问题在全社会引起巨大震动,让人不由联想起4年前,同样因为一个"安徽阜阳大头娃娃"事件而导致的全国劣质奶粉问题大曝光。时间仅仅间隔数载,在同一产业内类似涉及全国范围、产生重大影响的产品质量事故却屡屡发生,让人不得不对奶粉生产满心质疑。令人感到遗憾的是,在这两次事件中,还有一个地名也重复被提及,这就是福建福鼎。在国家新近对全国奶粉生产企业进行的"三聚氰胺"专项检查中,一家福鼎企业由于奶粉中也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被判定不合格,与其他21家企业一同被公之于众。而4年前的教训更加深刻,福鼎在全国奶粉大调查中被发现是劣质奶粉的"发源地"之一,饱受质疑与指责。在重责风暴之下,福鼎市质监局长竟由于无法承受社会舆论的压力而自杀身亡。历史的教训已然沉痛,为何如今福鼎奶粉依然重蹈覆辙,难道生命的代价都换不回福鼎奶粉那一片纯净的洁白么?  相似文献   

9.
北班 《企业世界》2007,(1):32-32
近年来,我国大中城市对奶制品需求快速增长,国内奶牛养殖和奶制品的生产加工行业都得到较大发展,国内奶制品出现了部分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但由于近年来我国部分奶制品安全事故频出,导致国内对进口奶粉的需求大增。给国内奶业带来一定的冲击。据海关统计,2005年我国进口奶粉1.6万吨,比2004年增长21.4%,今年以来进口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上半年进口量已达1.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99.8%。进口奶粉除了部分直接在国内市场销售外,还有不少被还原成液态奶销售。这反映目前我国奶业发展中存在国家标准滞后、优质奶源不足以及对奶制品生产销售管理仍有待加强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报道,一篇题为《中国奶制品大多被检出苯甲酸》的文章称,"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期间,研究人员从广州商店和超市购买了142份乳制品,其中包括巴氏消毒奶、超高温灭菌奶、普通奶粉和婴幼儿配方奶粉。142份乳制品样本中,有109份检出苯甲酸,含  相似文献   

11.
三鹿问题奶粉事件给整个奶制品市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宁夏夏进乳业集团公司在这次奶粉风波中经受住了考验,在国家质检总局的多次抽检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从成立之初至今,夏进乳业始终把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狠抓食品,安全,全力将夏进品牌打造成值得老百姓信赖的乳制品。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外国进口奶粉急剧增加,已占有我国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被蚕食,将严重影响我国奶制品及奶粉产业的发展。因此,如何应对进口奶制品对我国奶制品行业的挑战,促进我国奶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日前,福建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企业生产的乳制品进行了省级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2家企业生产的18批次乳制品,合格18批次,产品抽样批次合格率100%。本次监督抽查主要针对乳制品的三聚氰胺指标进行检验。抽查结果显示,本次监督抽查的鲜牛奶、纯牛奶、全脂乳粉、婴幼儿配方奶粉等乳制品均符合相应的三聚氰胺管理限量值规定。  相似文献   

14.
绪论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蒙牛抹黑伊利的恶性竞争事件,不仅使得奶制品行业在经历了三聚氰胺事件和圣元早熟门后再次受到公众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大家对网络  相似文献   

15.
在公众几乎忘却“三鹿事件”之际,曾经骇人听闻的三聚氰胺卷土重来。上海熊猫乳品违法将三聚氰胺超标的回收炼乳回炉生产、全国查处多起乳品三聚氰胺超标案件,这些案件都是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生产乳制品,性质非常恶劣。依照法律规定,对于假冒伪劣、过期变质等问题食品,必须及时下架销毁,或者由生产商统一召回。  相似文献   

16.
国家质检总局9月紧急在全国开展了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专项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对其余109家企业进行了排查,共检验了这些企业的491批次产品。阶段性检查结果显示,包括三鹿、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在内的22个品牌奶粉生产企业的产品检出三聚氰胺。另据媒体报道,由于食用被三聚氰胺污染的奶粉,各地报告临床诊断患儿一共有6244例,3例死亡。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乳业终于为自己的非理性成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年销售额100亿元的乳业巨头河北三鹿集团轰然倒下,奉命接盘的北京三元乳业则是此次毒奶粉事件中少数受到波及的知名品牌之一——即使如此10月初,三元亦有部分批次普通奶粉被检出含三聚氰胺。  相似文献   

18.
伊利集团和蒙牛集团2008年9月17日上午分别就“问题奶粉”发表道歉声明,并做出相关善后承诺。 9月16日,国家有关部门公布了检出三聚氰胺的22家乳制品企业名单,其中伊利集团受检的35个批次婴幼儿奶粉中有1个批次、蒙牛集团受检的28个批次婴幼儿奶粉中有4个批次名列其中。两家企业都向消费者深表歉意。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22家企业69批次检出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一个只有百余家生产企业的行业,有超过20%的企业奶粉存在质量隐患,这足以说明,问题奶粉事件正在上升为一场涉及全行业的丑闻。我们不仅要问一句:究竟谁该为此负责?之前,三鹿的问题奶粉被视为孤立事件,有关各方也把更大的责任指向奶农中的不法分子。被认为负有领导责任的石家庄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石家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个占世界人口25%的国家,国民身体素质的提高同饮食结构有着密切联系,1997年调查发现,我国10岁以下儿童平均身高低于英、法国家1厘米,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儿童钙的摄取量是英、法国家的十分之,2005年,中国年人均饮奶量尚不足10公斤,世界平均水平为100公斤,但是.在一些地区奶制品销售淡季出现倒奶.奶贱杀牛现象是极不正常的,特别是2008年9月13日查出“三鹿”婴幼儿奶粉含有三聚氰胺问题,蒙牛、伊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