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贺继存  周俊岭 《经济师》2000,(10):165-165
随着农村信用社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出台和运作及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的加大 ,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但受国家大气候影响及农村信用社自身体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 ,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 ,继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稳步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结算渠道不畅通仍然是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前 ,异地结算业务主要通过农业银行联行网络进行结算 ,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 ,农村信用社的异地结算业务挂靠人民银行办理结算 ,许多由农村…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信用社一系列改革方案的出台和运作及中央银行对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的加大,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有了改善,但农村信用社在经营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去解决,继而促进农村信用社的稳步健康发展。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结算渠道不畅通仍然是制约信用社发展的主要问题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前,异地结算业务主要通过农业银行联行网络进行结算,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农村信用社的异地结算业务挂靠人民银行办理结算,由于人民银行没有县以下机构,基层信用社采取的结算方式是在农村信用联社开立…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融资难的原因探析 1.农村金融体系的畸形发展造成金融机构实质上的缺位,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农业发展银行机构向下延伸,1999年农村合作基金会被取缔,至此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格局发生了改变,表面上在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三足鼎立,共同支持三农的局面,但实际上对于我国农村大多数地区,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农村居民,面对的仍然是自身存在诸多问题的农村信用社,虽然在部分乡镇仍有农业银行和邮政储蓄网点与农村信用社竞争存款,但贷款领域基本只剩下农村信用社一家。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迅猛发展。但不容质疑地说,农村信用社仍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未得到解决。笔者曾在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出纳、联行等业务岗位和农村信用联社的保卫、人事、办公室等管理岗位上工作过,其间,无论在何岗位上,都有...  相似文献   

5.
规范农村信用社,是与农业银行脱钩后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在农业银行代管农村信用社的近20年中,把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和管理逐步引向了银行化,与合作金融组织的距离越拉越远。这与《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要求的内容、目标很不适应,必须按照合作制...  相似文献   

6.
倪育新  武冬山 《经济师》2002,(3):222-222
目前 ,我国的农村金融市场由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垄断 ,加入WTO后 ,农村金融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它们如何应付国际资本抢滩中国市场呢 ?文章指出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应进行重组 ,且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朱群 《经济师》2000,(9):166-166
农村信用社自 1 996年 4季度与农业银行脱离行政隶属关系后 ,各项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和信赖 ,树立了农村信用社的新形象。但在业务发展的同时 ,由于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党政工团等组织未形成合力 ,因而对此项工作抓得不紧 ,淡化了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笔者就开展农村信用社的思想政治工作谈几点建议。一、农村信用社的各级领导要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首先 ,信用社领导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 ,带头学政治、讲学习 ,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 ,克服重业务轻政治的倾向 ,认真学习和深刻…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信用社是伴随着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发展壮大的。1951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的决定,到1957年年底,全国共有农村信用社88368个。1956年至1973年期间,农村信用社曾两次划归农业银行管理,先后下放给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后来又交给贫下中农管理,到1974年才恢复由人民银行管理,农村信用社历经了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
浅谈农村信用社“三防一保”的难点及对策●刘建军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自成经营体系。近年来,由于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抢窃、盗窃农村金融的案件屡屡发生,给国家、集体资金和职工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加强基层信用社网点的“三防一保”工作至关重...  相似文献   

10.
从功能视角出发,可以认为,随着粮食市场的放开,专门针对以粮食收购为主的农业发展银行已失去继续存在的必要,但这还不足以构成中国农村政策金融需要组织制度创新的理由。农村政策金融需要突变式制度变迁的理由还在于:1.农村政策金融制度创新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机构撤并来完成。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基层机构甚至是与国家开发银行的合并与重组,均不能完成农村政策金融组织制度的创新。因为农村政策金融与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国家开发银行等的功能与市场定位是不同的,具有不同的目标群体。否则,即使完成了组织制度上的变迁,也不能实现经…  相似文献   

11.
贺新华 《经济师》1997,(8):69-70
谈强化农村信用社管理的途径●贺新华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村信用社顺利实现了与农业银行“脱钩”,农村信用社的改革迈出了实质性一步,旧的管理体制迅速瓦解,而新的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尚需假以时日。在这段新旧体制转换时期,新旧问题相互交织,农村信用社的内...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已存续半个世纪的农村信用社,从创立伊始就是在国有银行机构的管理之下,以从属地位出现的,根本没有独立的地位。在计划经济时代,虽然也为农户和社队企业提供一些贷款,但主要还是动员农村资金支持工业化的一个途径。改革开放后,由于处在正规的国有金融管辖之中,被认为是准国有金融机构,加上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因此也走上了渐进式的改革道路。1996年农村信用社脱离农业银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直接负责对其进行监管以后,国有商业银行为降低成本纷纷退出农村,农业银行也逐步取消县以下网点。因此,农村信用社一方面成为农村金融惟一的支柱;…  相似文献   

13.
我叫王金尧,现年46岁,现任武乡县信用联社主任,兼党支部书记。我于1976年参加农村信用社工作,1989年任武乡县信用联社常务副主任,1996年联社上挂一级后,任武乡县信用联社主任。担任联社领导职务10年来,特别是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以来,我作为...  相似文献   

14.
徐保国  李红 《经济师》1997,(9):67-68
“一分一脱”以后基层农行的发展对策徐保国,李红一、“一分一脱”后基层农业银行业务经营的主要问题农村信用社与农业银行脱钩后,信用社存款准备金和转存款将划归人民银行,使农业银行可以自行支配的营运资金趋紧;政策性业务从农业银行分离后,使农业银行的手续费锐减...  相似文献   

15.
对农村信用社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营养,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也在日趋深入,在农业银行的一部分基层机构从农村撤离,农业发展银行尚未健全机构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已成为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村信用社改革不及时以及改革方向上有些偏差,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出现了许多自身难以克服的问题。究其原因,产权不清、管理体制不顺以及经营规模狭小是影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对农村信用社进行以产权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是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发展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不懈的改革,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已基本上形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民间金融并存的门类比较齐全的银行金融机构体系,但其支农力度却均不尽如人意,需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17.
1984年8月,农业银行在转发《国务院批转农业银行关于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中指出,“信用社不再实行农业银行利率贷款管理的办法,而是对不同贷款对象的贷款利率实行不同的浮动幅度”。自此,农村信用社开始对不同的贷款对象执行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1998年10月31日,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幅度最高由40%扩大至50%;2004年1  相似文献   

18.
一、当前农村金融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村金融主体弱化,金融服务缺位乏力。在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中已构成了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三驾马车”的基本框架,但这三家由于服务对象、经营目标以及规模实力等原因使目前农村社会化金融服务缺位,信贷投入不足,严重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①农业银行商业化经营加快,在基层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近几年,农业银行经营方向日益向商业化转移,信贷重心逐步转向城市,在农村出现了“只存不贷”的经营方式,偏离了其“服务农业”的基本宗旨,使农业银行在基层的金融服务出现断层。②农业发展银…  相似文献   

1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建立,金融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关键时刻。农村信用社自1996年与农业银行脱离了行政隶属关系以后,业务有了很大发展,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是,由于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潜在的经营风险加大,已经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紧迫问题,成为深...  相似文献   

20.
郭林田  张书良 《经济师》2000,(7):173-173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正式分离出来,这就标志着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经济实体并逐步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转变过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但是从目前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资产状况等多方面看,实在不容乐观,信贷资产质量低下、债权风险日益突出、经营管理混乱等诸多问题和矛盾逐步暴露出来,并已明显成为阻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重大障碍,必须引起各级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对症下药,以防范和化解风险。一、问题和难点1、信贷资产负债结构失调,潜在风险日益加大。一是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