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家精神是促进区域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之一,不同地域的企业家精神结构、存量和性向偏好存在差异.其核心差异主要是冒险与创业精神的差异、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差异、企业组织管理风格的差异.企业家精神的区域差异通过各个地区企业家精神运作与实践得到体现,比如创业活动、自雇性、新企业盈亏、创业创新投入与技术转化、就业吸纳率等,并最终影响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增长业绩和经济发展活力.鲁浙两地私营企业成长比较发现:山东地区的企业家精神与浙江的有明显落差,企业家精神中的冒险与创业精神、私营企业(就业)吸引力明显滞后于浙江,但山东省民营企业的创业经营稳健性略优于浙江.研究结果揭示浙江民企应当在产业选择和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稳健性改善,山东民营企业则需要破除保守求稳的传统,在创业精神的培养和转化中,寻求企业的创新能力方面力求突破.  相似文献   

2.
王萌 《商》2014,(39):27-27
创业已成为社会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值此之际,当代中国正需要大量的具有创业精神的新生力量与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创业者则是这其中的中坚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不断推进与发展,从精英化到草根化,从官本位到民本位,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激烈社会变迁也正愈演愈烈。要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大学生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创业实践的前提条件,它直接解决的是大学生敢不敢创业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农民的创业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专业技能和创业技能的培训上,更重要的是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以平山县葫芦峪农民企业家创业精神为例,论证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并提出在企业家精神为核心的创业教育中以中短期培训为主,培训机构应设置适应农民创业的课程,突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社会舆论应营造适宜培育企业家精神的创业氛围。  相似文献   

4.
沈莉 《商业研究》2014,(6):188-192
作为经济活动的调节机制和正式制度,破产法对企业的退出市场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其实施的过程也会对企业家创业行为产生调节作用。如果创业者因其创业失败而得到重罚,那么他们将会失去创业精神,甚至放弃再次创业机会。本文对修订后的美国破产法相关规定对企业家创业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并结合我国破产法实施的现状进行反思,提出高效、宽松和过程严谨的破产法对企业家创业行为有促进。  相似文献   

5.
2004年2月18日,全国工商联.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高等院校开展“中国民营企业家创业论坛”活动,主题是创业精神与实践。搜狐财经频道为本次论坛提供网络直播支持。这次活动旨在通过民营企业家到高等院校,以对话等形式交流对就业.创业、职业的看法,增加大学生们对社会、对经济生活.对职业生涯.对创业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最新的"金融发展、企业家精神及经济增长"理论分析框架,重新审视和反思现有农村金融理论和我国的农村金融改革实践,将农村金融发展是否有利于培育农村地区的企业家精神并鼓励创新和创业作为评判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作用的重要标准。基于2006-2009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企业家创新和创业精神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新一轮农村金融市场化改革对于农村地区企业家创新精神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对农村地区企业家创业精神的支持仍显不足。最后,本文提出未来中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思路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及其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概括为集体创新、分享认知、共担风险和协作进取.在相关文献回顾基础上,借鉴个体企业家精神和公司企业家精神的测度量表,开发设计了创业团队企业家精神的测度量表,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实证检验,为今后拓宽并深化企业家精神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黎晴 《中国物价》2023,(1):121-124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高度重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本文基于1997-2016年的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商关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商关系对企业家精神具有正面影响,减少政府干预和提高法治水平有利于企业家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与发挥。本文的基本结果在替换被解释变量、更换回归样本、划分样本区间、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没有改变。此外,本文发现政商关系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具有地区上和时间上的异质性,政商关系的各项分项指标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的发现具有政策意义,加快构建良好健康的政商关系有利于企业家精神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企业家精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创业研究领域已经开始将经济和商业领域的企业家精神理论引入社会型组织及非营利性机构,进而提出社会企业家精神.本文首先分析了社会企业家精神兴起的时代背景,从"企业家精神"和"社会性"两个角度对社会企业家精神内涵进行了分析界定,并通过对比商业企业家精神,提炼了社会企业家精神的属性特征.在此基础上,从资源配置视角揭示了两种社会企业运营模式的差异,提出要建立新资源机制以引导社会企业家精神.最后,对枉会企业家精神的未来研究和对中国的启示进行了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企业家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具有双重作用。通过回顾和整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本文从五个维度出发,对社会企业家与传统企业家的人格特质作出了对比分析,凸显社会企业家在创造社会价值方面的更大作用,本文结尾为发展中国社会企业家提供了简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