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纺织工业是安徽重要的加工工业和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纺织品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的30%,是安徽出口创汇第一大行业。安徽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纺织工业发展,在制订“九五”计划和前不久省委会议再次明确把纺织工业列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带动产业的地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棉纺织行业由于近10年来的迅速发展而成为目前拥有纺纱锭368万枚、织机80892台,分别占全国比例为9%和9.6%,生产能力居全国第三位的纺织大省。棉纺织行业作为我省纺织工业的主导行业,“八五”末期,产值已占全省纺织工业总产值的63%,出口交货值占全省纺织品出口交货值总额的70.6%,1994年棉纺织行业利税总额为8.13亿元,占全省纺织工业利税总额的93%,其纱、布产品  相似文献   

3.
一、纺织工业基本情况 纺织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现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1411家,2001年纺织工业总产值(不变价)8895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5%;纺织品服装出口533亿美元,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0.1%;职工760万人,占全国工业企业职工的14%;实现利润268亿元,占全国工业利润的6%。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生产国和贸易国,是影响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力量。我国纺织工业纤维消费量占全球的近1/4,棉纱、化纤、丝绸、服装等主要纺织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占全球纺织品服装  相似文献   

4.
赵志浩省长关于纺织工作的讲话编者按:赵志浩省长9月22日在全省农资棉花纺织工作会议上作了重要讲话。现将其中关于纺织工作部分转载,以供全省纺织行业的同志阅读。我省是纺织大省,尽快使纺织工业走出困境,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是全省经济发展急需解决好的重大...  相似文献   

5.
棉纺、服装,产业集群以及承接转移都是谈安徽纺织不能不谈的几大优势资源。寻找安徽纺织未来发展的新蓝天,也许我们能从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严立鸣的话里一窥端倪。《纺织服装周刊》:请谈一下安徽纺织业在全国纺织行业中的地位。严立鸣:安徽省纺织服装业在全国各省份中排行第13位,总量优势并不明显。但近年来,安徽纺织发展很快。2006年,全省纺织业和服装业规模以上企业仅为656家,工业增加值67.13亿元,分别占全省规模以上企业的10%和3.8%。到了2007年底,全省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为857  相似文献   

6.
产业优势得天独厚山东是产棉大省,纺织产业优势得天独厚,潍坊、青岛、烟台、威海、滨州五市出口创汇额占山东全省的75.08%,成为山东乃至全国纺织深加工基地。目前,山东纺织呈现大纺织格局:17市和9大行业全部盈利,并创利润增长新高;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利税四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40%以上;今年1—5月份山东纺织面料和棉纺织出口增速两项指标居全国首位,而潍坊多项指标居全省首位。潍坊的纺织工业历史悠久,现已成为化纤、棉纺织、印染、针织、毛纺织、麻纺织、服装及纺织机械等门类齐全的重要的纺织工业基地,各项指标稳居…  相似文献   

7.
从美国纤维最终用途看我国纺织产品结构调整金离尘纺织工业作为中国传统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纺织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3%。纺织工业也是中国最主要出口创汇产业之一,1996年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约占全国商品出口总额的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8.
对发展我国纺织工业之浅见贾庆昌1989年以来,由于原料、工费价格大幅度上升,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日趋下滑。以河北省为例,纺织工业曾是利税大户,1980年实现利税为8.5亿元,占全省工业的18.01%;1985年利税虽有所下降,仍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的11...  相似文献   

9.
省纺织工业厅厅长刘寿北在全省农资棉花纺织工作会议上的发言省政府召开的这次会议,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认真传达学习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和贯彻国务院最近召开的全国纺织工作会议精神,专门研究全省纺织工业调整、改革、发展问题,赵志浩省长还亲自作重要报告。这对纺织...  相似文献   

10.
一、浙江纺织行业改革和脱困工作基本情况纺织工业是浙江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到1998年末,纺织工业的企业数和资产总量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职工人数和工业总产值占四分之一,出口创汇占三分之一,实现利税占六分之一,纺织工业在全省工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的许多乡镇企业在起步之初,都是从纺织轻工开始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纺织工业是浙江的母亲工业。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浙江纺织工业也象全国其他省市一样,一些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和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国有纺织工业面临着更大的问题。根据这一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在“九五”之初就作出了对全省棉纺和丝绸行业进行结构调整的决策,并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实施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三年两目标”,特别是把纺织行业作为整个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和脱困工作的突破口。这对于我们浙江来说,是一个十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为此,全省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在国家各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  相似文献   

11.
地方特快     
近日,安徽省纺织工业协会在认真调查研究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安徽纺织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安徽纺织工业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目标和即将采取的措施。 《若干意见》指出,今后一段时期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做大做强与安徽资源相适应的加工业,突出提高产业竞争力;重点发展棉纺织行业,努力提升茧丝绸行业,加快发展服装行业,择优扶持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调整衣着、装饰和产业用纺织品比重;努力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方面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新技术、高档次、外向型企业。全省纺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递增9%,工业增加值年递增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发以来,山西纺织工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发生的变化是很大的。但是,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新困难和新问题。同全国纺织业尤其是沿海等发达省市相比,一些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暴露得更为明显,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来越困难,经济效益大幅度下滑。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山西纺织工业将如何发展呢?笔者就此谈点浅见。 一、现状和问题 目前,山西纺织工业已初步形成一个包括棉纺织、毛纺织、针织、复制、色织、印染、化纤、丝绸、麻纺织、服装、纺机器材等行业和科研、设计、教育、测试等部门组成的工业体系。按大纺织口径统计,全省现有纺织企业670个,拥有棉纺锭80余万枚,布机2.1万台,毛纺锭3.43万枚,缫丝29600绪,印染能力3.4亿米/年,化纤能力3.2万吨/年。全省系统内企业121个,拥有固定资产19.3亿元,职工14.7万人,产值占全行业的77%。  相似文献   

13.
在2月3日召开的全省纺织工作会议上,国家纺织工业局杜钰洲局长、山东副省长韩寓群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杜钰洲局长指出,山东是一个纺织大省,是我国纺织工业的重要基地,山东纺织产业调整和升级在全国属于领头省。中央、国务院关于以纺织行业为改革解困突破口的决...  相似文献   

14.
浙江是“轻纺大省”,1995年至今,纺织工业总产值和效益均居全国各省市前三位。同省内其它产业比较,纺织业出口创汇水平尤为突出。1999年全省纺织品出口创汇49.5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额近40%,比上年增长18%,高出全国纺织出口平均增幅17个百分点。浙江纺织的产业优势地位是多年来坚持“走出去”发展的成果。当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用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大多数骨干企业“走出去”的时候,浙江纺织业一马当先,已在境外形成引人瞩目的“群体效应”。这充分显示了作为国企改革脱困突破口的纺织工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走出去”不但使浙江纺织业走出困境,而且通过在境外贸易实现了结构优化升级,采撷了累累硕果。 瞩目的成功,源于党中央“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正确决策。回眸浙江纺织业“走出去”的历程,有不少经验和体会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15.
绍兴纺织工业是历史传统产业,古称“日出华舍万丈绸”,华舍是绍兴县的小镇,当时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织机,可见其繁华程度。随着经济的发展,绍兴纺织工业目前已形成了面料织造、化纤原料、印染后整理、服装、纺织机械和专业市场较为完备的生产经营体系,特别是柯桥中国轻纺城的崛起更是带动了绍兴轻纺业的发展。到2004年末为止,全市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共有1064家,占全市工业数的44.9%,职工人数28万人,占全市工业人数的47.54%,全市共有大大小小纺织企业56600家,从业人员59.2万人。到2005年末止,全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生产的纺织品产能分别达到:各类纱线产能30万吨、织造面料60亿米、印染产能接近200亿米、各类服装产能6亿件。绍兴纺织工业已成为绍兴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支撑力量,为绍兴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财政收入、安排劳动就业、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是全国发展纺织产业集群较早的地区,现全省具有纺织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特点鲜明的产业集群达30多个,其中国家级产业集群有28个,其经济总量约占广东省纺织工业的80%左右。  相似文献   

17.
安徽纺织工业在生产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经济效益不太理想,企业亏损有所增加。而淮北市纺织工业在严峻形势下却异军突起,1993年仍出现增长势头,销售收入75332万元,同比增长25.4%;利税2921.1万元,同比增长29.5%;出口交货值28561万元,同比增长53.5%,系统内无亏损企业,在省市同行中名列前茅,成为安徽纺织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地市。淮北市纺织工业产值已占市属工业的57.8%,利税占60%,成了淮北经济新的支柱  相似文献   

18.
原料、工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使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日趋下滑,以河北省为例,纺织工业原是河北的利税大户。1980年实现利税为8.5亿元,占全省工业利税的18.01%;1985年利税虽有所下降,仍占全省工业利税总额的11.32%。1989年以后,全行业经济效益每况愈下,到1992年纺织工业占全省工业利税的比重仅为3.39%。1993年全行业坚持以效益为中  相似文献   

19.
严厉打击纺织品走私姚兰回顾纺织工业的发展历史,走私或变相走私一直是严重影响纺织工业生产和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仅1997年一年查处的纺织原料走私案件及金额就占全国重点商品走私金额的20%,对纺织业和化纤业造成了恶劣影响。严厉打击走私不法行为,已经...  相似文献   

20.
孙淮滨 《中国纺织》2000,(11):10-11
纺织工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长期以来,中国纺织工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以1998年为例,纺织工业企业达5万多户,总产值占全国工业的10.8%,工业增加值占8.8%,纺织品服装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的23.3%,净创汇占全国的70.6%,村以上独立核算企业职工人数为1300多万人,占全国工业职工人数的13.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