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FDI流入对中国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影响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中国2001~2003年经济普查数据,从企业层面就FDI流入对内资企业的就业和工资水平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表明: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工资水平的正面效应是非常明显的,但有别于以前结论的是,企业层面FDI流入对就业水平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原因在于外资的进入可能会对内资企业产生挤出效应,从而抵消通过关联效应带来的就业增加。所有制、创新能力和出口倾向也是影响FDI流入对内资企业就业和工资水平产生效应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长三角地区—直是中国吸引外资较多的地区之一,其经济发展受外资影响较大。利用长三角地区2000--2009年制造业面板数据,对FDI对该地区产业的溢出效应和挤出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FDI对长三角地区企业的影响是双向的,同时存在挤出效应和溢出效应,且挤出效应明显大于溢出效应;企业性质的不同,FDI所带来的效应也不一样,国有企业的FDI溢出效应明显而非国有企业的FDI挤出效应显著。因此在拒绝盲目引进外资的同时,注意提高本土非国有企业的吸收能力,对于增强外资的溢出效应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本文构建了一个FDI对同一产业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存在一个FDI的临界规模。当FDI规模小于临界规模,FDI对产业内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反之,FDI存在产业内挤出效应。比较静态分析表明,FDI溢出效应、外国企业生产成本(竞争力),以及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初始数量是影响FDI产业内挤出(入)效应强弱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中国工业部门18个行业的Panel数据得出的实证结果支持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4.
FDI对国内投资的挤出(入)效应:产业组织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培堽  周应恒  殷志扬 《经济学》2009,(3):1527-1548
本文构建了一个FDI对同一产业国内投资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显示:存在一个FDI的临界规模。当FDI规模小于临界规模,FDI对产业内国内投资产生挤入效应;反之,FDI存在产业内挤出效应。比较静态分析表明,FDI溢出效应、外国企业生产成本(竞争力),以及国内企业的生产成本和初始数量是影响FDI产业内挤出(入)效应强弱的主要因素。本文应用中国工业部门18个行业的Panel数据得出的实证结果支持理论预期。  相似文献   

5.
宋京 《生产力研究》2008,(14):17-18
文章采用面板数据及其模型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存在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按行业资本密集度的分组检验显示,行业资本密集度是影响FDI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而外资参与度并不是决定外资溢出效应强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性别就业差异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文章基于2004-2007年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检验了外资进入是如何通过竞争效应对企业性别就业差异产生影响的。结果显示,外资进入程度越高的地区与行业具有越低的性别就业差异,外资进入程度每增加1%,我国内资企业女性就业份额将会增加0.0407%,且这一结果在考虑了抽样偏倚、不同外资范围的界定、使用不同外资进入程度衡量标准和控制内生性后依然十分稳健。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外资进入通过提高企业面临的竞争程度来促使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雇佣更多成本较低的女性劳动力,进而降低性别就业差异。更为重要的是,外资进入产生的竞争效应对于性别差异的影响在不同受教育群体之间存在差异,其对受过高等教育,特别是受过研究生以上教育的群体影响最大。文章结论表明,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完善市场竞争机制和提高女性受教育程度将有利于减少性别就业差异。此外,文章也为研究外资进入的社会经济影响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企业创新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整体创新进程的重要因素。基于我国上市公司面板数据,本文从融资约束的角度研究了FDI对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融资约束是制约我国私人企业研发投资的重要因素,但它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却不明显;FDI通过"直接注资"和"信贷引导"两种方式有效缓解了外资背景企业的融资约束,但"信贷引导"只适用于具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它对具有外资背景的国有企业影响有限;FDI能够改善行业融资约束问题,却不能缓解行业内私人企业研发资金的不足,进入该行业的信贷资金仍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而没有外资背景的私人企业仍无法得到金融支持,FDI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的过程中不具有企业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1999-2007年我国制造业的面板数据分析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制造业行业间和行业内就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在FDI的影响下,行业间就业结构呈低端化,但是行业内就业结构得到优化。FDI通过促进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就业增长带动了制造业的就业增加,同时劳动密集型行业劳动力从内资流向外资的情况也较严重,即FDI主要通过增加自身的就业而非内资的就业带动了我国就业数量的增长。行业内就业结构来看,技术密集型行业就业结构得到优化的结果比劳动密集型行业要明显。其中竞争效应促进了内资就业结构的升级,但存在高技能劳动力从内资企业流向外资企业的情况。总体上增加就业和提升就业结构的因素在于内资投资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28  
陈涛涛  陈娇 《经济研究》2006,41(6):39-47
本文利用2000年至2002年我国制造业320个四位码细分行业的数据,采用经验研究的方法,系统地探讨了行业增长特征对FDI在我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行业增长特征确实是影响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重要因素;进而,行业增长特征对两种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的影响因内资企业的国际市场倾向性的不同而不同。此外,研究进一步提示我们关注我国出口水平较高的行业中可能发生的FDI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10.
扩展了以往理论研究的基本假设,在古诺竞争框架下分析FDI进入东道国上下游双边市场时的关联溢出效应。结果显示:当FDI仅进入东道国的下游市场时,FDI产生的竞争效应会增加下游市场的总产出,从而增大对上游市场中东道国本土供应商的后向关联程度,且其增大程度与技术差距正相关;在FDI同时进入东道国上下游双边市场的情况下,上游市场的FDI会对东道国本土供应商产生挤出效应,且两者的技术差距越大,挤出效应越明显,同时会对下游市场中的东道国本土生产者产生明显的前向关联,上游市场总产出的增加使得中间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直接减少了下游本土生产者的边际生产成本,从而增加了其产出和利润,部分抵消了下游市场的FDI的挤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