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信用卡消费曾在高校盛行后被停办。随着社会与金融模式的进步,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这种新型消费方式在高校中出现,并迅速在全国各大高校发展。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与信用卡消费有相同之处,但是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较之信用卡消费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值得在高校内推广的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文章通过分析大学生分期购物消费模式发展的条件及优缺点,并与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消费方式的良性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大学生在网络消费市场中表现越来越活跃。因其超出自身消费能力的超额消费欲望使得网贷成为大学生消费的一个重要手段。网络借贷平台迅猛发展加上缺少机制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大学生选择网络借贷平台的不慎重使网络借贷的风险大大增加。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网贷消费最大的风险问题在于学生逾期无法还款,并通过分析得出影响该风险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学生贷款金额、频率以及个人偿债能力三个方面。因此,可以通过降低个人贷款金额、减少使用贷款频率、重视偿债能力提高还款意识等途径降低大学生网贷消费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作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产物,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给大学生带来融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概念和运作模式。其次分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大学生的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较为单一、风险隐患大、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等。最后从四个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稳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网络消费现已成为当前消费的一个热点,大学生接受、学习新事物能力强,已成为网络消费的新主力。本文以新乡市五大高校为契机,通过对五大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进行网络消费情况调查,旨在了解现阶段大学生网络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以期提出改进措施及拟解决办法,正确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网络消费。  相似文献   

5.
张怡宁  张坤瑞  左恒  李坚 《市场周刊》2020,(13):0166-0166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购成为当下大学生最主流的购买物品的方式。大学生作为消费者除了生活费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当面对超出自己当前消费能力却具有消费倾向的商品时,在花呗京东白条等信贷产品的加持下,他们拥有了选择提前消费以满足自己需求的方便途径。这促使了部分不理性的大学生超支消费,通过分期付款购买超出自己支付能力的商品,电子商务环境对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了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型消费方式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而大学生凭借自身特殊的优势,已成为网络消费的新主力,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现状入手,分析其特点,指出大学生网络消费的风险所在,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与对策,从而促进大学生网络消费市场的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作为网络消费的主体,其消费活动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网络法规知识还不够清晰。基于此,本文在进行大学生网上消费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大学生网上消费存在的网购的依赖性增强、过度使用网络、网络法规知识匮乏三方面问题,提出了培养健康的网络消费观念、合理安排网上消费活动、加强网络法规教育的三种大学生网上消费的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生产和生活中,网络消费表现出强大的活力。网络消费已成为最普遍的消费模式,并逐渐成为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网络的方便性和多样性更能吸引大学生,大学生更能接受新事物,后者成为网络消费的主要力量。但由于大学生价值观仍在形成阶段,很难区分良莠不齐信息。因此,要重视新时代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帮助大学生对网络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文章将对大学生网络消费问题进行概括并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2016年下半年持续发酵的校园网络借贷问题一直是社会热议的焦点,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缓解了大学生群体旺盛的消费需求和提供创业融资的渠道,另一方面校园网络借贷的潜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直饱受诟病。从校园网络借贷的时代背景入手,界定校园网借贷平台的法律性质,分析校园网络借贷的信用风险、还贷风险、投资风险、裸贷风险、隐形性担保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提出规制校园网络借贷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网络消费的主流群体之一.由于受到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影响,大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的时候显示出了追求个性化、追求物美价廉、追求方便快捷、追求新鲜事物的消费心理.这些消费心理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网络消费的发展,但也面临着网络消费风险意识不够、盲目消费、高消费现象较为严重、不利于社会心理需求的满足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从加强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网络文明与责任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行为的引导等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