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电与经济、社会、人民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电气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必然是以电气化建设为龙头,全面带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农村电气化程度发展迅猛。但由于海东地区配网网架结构不尽合理、配网供电半径过大等诸多原因,部分农村地区低电压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如何推进农网低电压的治理,提高供电质量,保障客户的用电权利和切身利益,不仅是公司优质服务的重要体现,也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在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上,农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新农村的建设。特别是农村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新时期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因此,对于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管理水平以及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都要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相似文献   

4.
<正>一、前言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电网建设力度,提高农村供电能力,对促进农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十二五"时期,通过开展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广西农村电网结构得到大幅改善,电力供应能力明显提升,农村居民生活用电得到较好保障,农业生产用电问题基本解决,管理体制基本理顺,同网同价基本实现,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但由于原有基础薄弱,  相似文献   

5.
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是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时,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部分困难人口未能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特别是大量无收入、生活困难的农村老人与儿童急需救助;二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的低保覆盖率要高于落后地区;三是在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监督与回馈制度不健全。解决这三个问题,将有效地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进行大规模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是京效农民的企盼1998年之前,北京市郊的35千伏及以上中、高压电网是国家投资建设的。10千伏及以下低压电网是农村集体出资或农民集资建设和改造的,标准很低。低水平用电条件下,农村低压电网还勉强能维持京郊农民生活用电需求。随着北京农村经济的发展,用电量急剧增加,就凸显了京郊农村电网陈旧、落后的窘境,靠农民集资方式进行小改小补,已不能满足京郊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后对电力的需求,有电用不上的问题由此产生,并成为普遍现象。如通州区于家务乡刘庄村有145户人家,网改前曾有30多户农民想装空调…  相似文献   

7.
建立科学的农网投融资体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力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农村电气化事业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必须确保农电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农村电网作为联系输电网和农村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是电能配送的载体,是农电市场形成的基础,因而农村电网建设是农村电气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网建设与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实现农村电网的良性发展必须在投融资方面实现创新。农网改造为形成新的投融资体制奠定了基础1998年以前,农网建设主要由农民自筹资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电气化事业发展迅速,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  相似文献   

8.
新农村建设是农村第二次飞跃式发展的有效路径。近年来,兰州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实现了长足、快速、稳步地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有许多经验值得借鉴。但同时调查也表明,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以及影响农村稳定和持续繁荣的因素依然很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情况亟待解决,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新型城市化、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以及农村人口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村电网供电能力和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但农村电网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制约着电网的建设,影响着农村的发展,因此,农村电网的综合提升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农村电  相似文献   

10.
农村电气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更是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作为电网企业,为农村经济、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特别是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的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无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农村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为此党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各地政府部门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性也很高.但是.由于我国大多数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广大农村缺少环境保护设施,农村工作中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和解决,就会给新农村建设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甚至不能实现预定的新农村建设目标.本文列举了农村中目前较突出的环境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这些农村环境同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农村电力事业是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农村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农村电力事业的发展。今年初,国务院以国发[1999]2号文批转了国家经贸委《关于加快农村电力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电力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务院2号文件是指导农...  相似文献   

13.
陈烨 《山东纺织经济》2009,(4):46-47,150
发展非公有制企业,是繁荣武陵地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方面,是解决武陵地区"三农"问题的重要形式,非公有制企业将在武陵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扮演生力军的角色。而武陵地区新农村建设将从小城镇建设、第三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大事要论     
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持农业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村的稳定就没有全国的稳定,没有农民的。J、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J、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全党都要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问题,进一步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摆在重要地位,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持农业,努力开创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工作当前我国改革和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全…  相似文献   

15.
让真诚融化冰天雪地,让光明照亮万户农家。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钦州供电局认真按照中央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抓住关键,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加大投入、规范管理,全力搞好农村电力优质服务,竭诚为农村广大人民群众排忧解难,大力推动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用真诚和温暖唤起农家父老乡亲灿烂的笑容。  相似文献   

16.
朱镕基总理在发展小水电的问题上曾多次指出:“…要大力发展小水电,解决农村能源问题,…这方面要给予扶持。”朱总理的指示,为我们指出了新时期发展小水电的目标和方向。根据我们对贺州地区小水电事业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贺州地区小水电建设成功解决了当地电力供应问题,形成了贺州地区的独立电网,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农村能源结构调整,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又通过农网改造,在降低农村电价、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几年来,小水电的生存和发展正面临危机,农网改造工作也确实存在一定的艰难,现以贺州市小水电建设与农网改造的关系来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改善和发展农村面貌,发展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由于我国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西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东中部落后,如何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而要实现西部新农村建设这个目标的重要因素就是解决资金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2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以补短板、调结构促稳增长、惠民生。具体包括:加快西部及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着力解决电压不达标、不通动力电等问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和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推动平原村机井用电全覆盖等。农村电网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早在1998年,我国就实施了第一次大规模农网建设与改造。每一轮的农网改造,都改变了农村的整体面貌,提高  相似文献   

19.
伍宏 《广西电业》2004,(9):53-53
农电企业是输电网和农村电力用户的中间环节,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农电市场潜力巨大,关系到未来电网企业的生产和发展。加快农电企业的发展、实现农村电气化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物资基础,对于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解决好“三农”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能够起到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作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使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经营体制创新;是提高农民素质,实现新农村“管理民主”的孵化器;是提升农民文明水平,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