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肩负着率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为此作为执政党的执政文化建设就显得至关重要了。本文着力研究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力图为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的方法与对策进行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
政党制度是政党政治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实现形式。中国政党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现行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无论在形式还是运作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并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在我国处理好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就能对社会资源进行全面优势的整合,就能真正巩固中国工产党的执政地位,就能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兴旺发达,建立全面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我国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这其中人民需要民主,参政党需要民主,执政党更需要民主。  相似文献   

3.
<正>道路问题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成败与否起着关键性作用。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教训,有助于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中国共产党这一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正是因为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人民群众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刘思 《河北企业》2014,(4):95-95
<正>众所周知,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的权力机关。因而,要发展社会主义、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必须理顺党与人大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执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关系的内涵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制度载体,与此同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而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认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基础在各级党组织,关键在广大领导干部。一、争做学习型领导干部提出的必要性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习,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才能跟上时代前进步伐,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在全党兴起一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这是推动党的事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战略举措。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核心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即解决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执政党的先进性关系到其执政地位能否巩固。一个执政党不管它资格多老,曾经多么强大,如果不能站在时代进步潮流的前列,从而丧失先进性,人民最终会把它抛弃。苏联、东欧发生剧变,一些原来长期执政的共产党迅速垮台,原因相当复杂,说到底是这些党丧失了先…  相似文献   

7.
党的执政话语作为观念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是以“执政”为核心构建起来的,系统反映执政党意识形态的规范话语表达。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执政话语体系的建构关系着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升和自身软实力的增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构建中国共产党执政话语体系显得至关重要,这既是国内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交流的需要。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的执政话语体系面临着国内层面和国际层面两大严峻挑战,因此,要从加强大众化、国际化方面,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话语体系建设,提升中国共产党执政形象。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指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这是我们党历史上首次提出“三型政党”建设的目标,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自身角色的重新定位,表明我们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把握更自觉、更全面、更深刻。  相似文献   

9.
王晓利 《活力》2010,(10):185-185
党中央把科学发展观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号召全党重视学习.善于学习,兴起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新高潮。这是在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大计。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时代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新启航     
从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是中国共产党一次伟大的政治胜利而执政党的建设是一个更为艰巨的工程,自省和自觉比任何时候都重要建党88年,执政60年,领导改革开放30年。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之处在于她不仅夺取了革命的胜利,也取得了改革的成功。作为迄今为止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执政理念的一贯性和稳定性是一个民族的最大幸运;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先进性也是其要面对的最大课题。  相似文献   

11.
东欧剧变是东欧六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生动荡导致社会主义事业失败,以波兰统一工人党在东欧剧变进程中逐渐失去执政党地位的原因和相关理论分析,探索我国执政党建设中的经验和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庞昌云 《活力》2014,(19):54-54
习近平总书记在武汉主持召开的部分省市负责人座谈会上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深入调查研究的六个重大问题之一,就是要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作为党提高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从执政地位、理想信念、党内民主建设、惩治与预防腐败这四个方面努力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党的政治优势。作为成功地领导中国这个贫穷落后的世界人口大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无产阶级执政党,我们党显然具有许多方面的政治优势,其主要方面有:党有科学的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通过长期以来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成功实践所牢固确立起来的执政地位和领导权威;党积累了领导中国革命和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与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龙彩林,王永清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从加强党的建设,搞好执政地位来说,最根本的问题有二:一是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把廉政建设搞好。只有把这两件事情办好了,我们的党才能更好地代表无...  相似文献   

15.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来自意识形态领域、基层社会以及党的执政权威等多方面的挑战,中国共产党通过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来应对来自外部和内部的挑战,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际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审时度势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推动和加强党的组织和队伍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伟大工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中具有划时代和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何梅 《中外企业家》2013,(6Z):249-250
生态文明是一种新兴的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的纠偏和修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执政思维的先进性,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各方面的限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并不顺利,遇到一些问题和瓶颈。本文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背景出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遭遇的瓶颈,并提出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社会主义政党纷纷失去执政地位,有的甚至完全瓦解.尽管原因十分复杂,各个政党的情况也不尽相同,但究其根源,无一不是其不能正确应对国际局势变化和解决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脱离群众,违反执政规律,失去执政能力所致.事实告诉我们,不是任何改革都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由此可见,正确处理党的自身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建设的关系,直接关系到执政党的兴衰成败,这是从许多历史和现实的事例中得出的深刻结论.  相似文献   

19.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周边国际局势的不断变化,中国共产党面临着比较严峻的形势,因此,强化党的建设,打牢执政基础是当务之急。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领导核心的作用,而党建科学化是巩固执政基础的关键所在。信息化社会里,"电子党务"的出现,为中国共产党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开辟了一条便捷的途径。本文拟对电子党务如何促进党建科学化水平提升进行比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上海企业》2011,(1):33-34
国有企业的存在具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作为政府履行职责的工具和作为执政者的执政基础。也就是说,在公共经济范畴的基础上,当企业产权类型的决策者是执政党时,国有产权的规模与范围就不仅仅来自社会福利方面的因素。还取决于执政党对于社会关键资源(尤其是企业)的控制,以及由此而来的、保证执政地位强化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