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近期,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兑付危机刚刚平息,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近10亿矿产计划又爆出兑付危机。据有关机构测算,2014年将有1万多亿规模的信托计划集中兑付,信托融资风险或将逐步暴露,相应风险管理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2.
正截至2013年末,全行业计提的信托赔偿准备金仅90.60亿元,全行业净资产2555亿元,与10.91万亿元的信托计划规模相比,明显偏小。近期,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信托计划兑付危机刚刚平息,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近10亿矿产计划又爆出兑付危机。据有关机构测算,2014年将有1万多亿规模的信托计划集中兑付,信托融资风险或将逐步暴露,相应风险管理亟待加强。信托融资已经成为当前非信贷融资的主要形式之一。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统计,截至2013年末,我国信托公司信托资产总规模高达10.91万亿元,同比增长46%;虽然增幅  相似文献   

3.
近期有关个别大型信托产品遭遇兑付困难的事件颇受关注。是否打破“刚性兑付”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有分析人士担心,打破信托产品的“刚性兑付”可能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4.
汪静轶 《中国经贸》2014,(16):156-157
长期以来,中国信托业都存在着刚性兑付的不成文规定。信托产品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高收益、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但随着信托规模的不断扩大,刚性兑付与市场运行的矛盾日益激化。中诚诚至金开1号、松花江77号等兑付危机爆发频繁,发出强烈的刚性打破信号,但至今仍未打破。打破信托刚性的时机仍未到来。本文结合信托市场当前环境,并联系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信用定价等问题,分析当前阻碍我国打破刚性兑付的原因。由此解释刚性兑付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潘亮 《环球财经》2011,(11):86-87
由于大多数房地产信托往往是一到两年期的,到今年年底正是大多数房地产信托到期需要兑付的时候,如果没有后续资金的流入,大量房地产信托产品的集中兑付需求将使房地产企业违约成为大概率事件。违约的高峰期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上半年  相似文献   

6.
如果房价下降的话,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对信托行业影响最大如果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首当其冲的就是信托行业,因为中国银行早已收紧了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信托已经成为很多房地产公司的主要资金来源。根据用益信托工作室发布的信托报告,房地产信托在资金规模上的占比已经达到整个信托资金的65.86%。  相似文献   

7.
信托变局     
越新 《中国西部》2014,(18):96-99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以此为行业生存法则的信托业近来接连遭遇危机。中诚信托"诚至金开1号"30亿兑付风波、吉林信托"松花江77号"近10亿元兑付逾期事件…… "诚至金开1号"投资者是幸运的,在兑付大限到来之前,神秘的第三方接盘,本金终于落回投资者的口袋;然而,"松花江77号"的投资者就没那么幸运了,兑付方案至令无解。深陷泥潭的投资者该何去何从?多年来信托业刚性兑付的行规会否由此打破?  相似文献   

8.
郑舒月 《魅力中国》2013,(32):42-42
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以信托为代表的新兴行业也取得了比较大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信托最早产生在国外,相比之下,国外的研究成果也相对丰富一些,我国信托业的发展只是最近30年变化较快,这些方面的研究成果也是在近几年才逐渐丰富。本文主要对信托行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希望能够有利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刚性兑付”失效,不是一家信托公司的信誉问题,而是中国信托业的问题,甚至会拖垮整个中国经济。信托在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下,还需要刚性兑付,保护着投资者和广大中小企业,更是稳定金融市场最基本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信托有惊无险地度过了2012年,2013年房地产信托兑付新高能否平安渡过成为焦点。在台州做生意的叶庆民每周都能收到三四家信托公司发来的邮件,向他介绍一些新的项目。一般来说,只要有空,他都会浏览一遍,但很少真正投资。三年前  相似文献   

11.
朱长丰 《特区经济》2009,242(3):55-58
第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部分,而温州正面临第三产业突破的紧迫任务。本文在对温州市第三产业选择与优化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层次分析模型,对温州市第三产业选择与优化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张梅  解敦亮 《改革与战略》2011,27(4):137-139
技术创新是一种通过技术变革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的可行手段。文章分析了景德镇陶瓷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培养企业主体创新意识;加快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改善融资体制,疏通融资渠道;健全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等。  相似文献   

13.
服装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建长 《特区经济》2007,(5):303-304
中国的服装行业面临着国内外的激烈竞争。如何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使企业持续发展,实施知识管理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知识管理的背景和我国服装行业面临的困惑,提出了服装企业知识管理系统的构建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壁垒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五七  曹治将 《改革与战略》2010,26(10):103-105,132
受国际产业转移和国内经济转型的影响,东部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部加速迁移,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面临着新的调整与选择。中部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地缘优势、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正面临着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的重大历史机遇。东部产业向中部转移仍存在诸多壁垒,制约了东中部产业深度分工和要素优化配置,阻碍了东部传统产业向中部迁移。东部和中部地区政府应进行政策调整和制度创新,推动区际产业转移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常态下我国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转型升级巨大压力。本文以南方集体林区林产工业传统大县——福建省尤溪县为典型案例,对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发现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面临着增长速度大幅下滑、木质原材料资源紧张、产品结构尚待优化和产业创新能力弱等四大问题,最后,从政府引导、科技创新、深化产品加工和发展电子商务等方面提出新常态下尤溪县林产工业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产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国家煤炭开发西移战略的逐步推进,新疆煤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在这种背景下,一方面新疆的煤炭产业由于国家战略调整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如何对新疆煤炭资源进行有效利用,进一步加强新疆煤炭产业的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优化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As a peculiar industry with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the electricity power industry is currently facing the reform pressure from decontrolling the entry regulation. The supply chain of the entire industry will take tremendous changes.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rings th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for the supply chain development in the electricity power industry, and accelerates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y efficiency and changes the industry supply chain into the vahle-net mode.  相似文献   

18.
信息产业发展的问题探索与机遇寻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游  陈婧 《特区经济》2008,(2):208-209
信息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社会财富,拉动经济增长。本文从通过分析信息产业的现状,指出在发展信息产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几大问题,并结合信息产业面临的新机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许多企业的发展环境恶化,珠三角的民营工业也不能独善其身。基于此,通过实地调研,对当前广州市民营工业所面临的问题和正采取的措施进行深入地分析,并且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企业面临问题与选择措施中综合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目前珠三角企业主要存在内部管理、人才问题、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和融资等方面问题,而面临问题和选择措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同时企业对个别问题没有形成相关解决措施,个别问题会引起某些措施的负效益。本文提出解决目前珠三角民营工业企业的总体问题,应该以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为基本。  相似文献   

20.
产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下的广西汽车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铁 《特区经济》2006,(9):275-276
汽车工业是现代经济中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其产业迅速呈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广西汽车产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广西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广西汽车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从技术创新和产品策略等方面提出发展广西汽车产业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