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周熠华 《企业经济》2002,(10):131-132
一、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相比,劣势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不良贷款比例过高,盈利能力差,整体实力弱.从国际大银行的情况来看,2000年世界前20家大银行(不包括中国的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25%,平均不良资产率为3.27%,其中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的不良资产率分别为1.4%和0.85%,而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8%,不良资产率高达20%多.更为严重的是,与国际大银行相比,国有商业银行的各项财务指标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特别是资本不足削弱了银行消化贷款损失的能力和偿付能力,严重制约着抗风险能力和扩张能力,甚至有可能危及整个金融系统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是其改革的必由之路,其优势在于:扩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完善银行治理结构,增强国际竞争力。要使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尽快达到上市的条件和标准,还必须在管理体制、运作机制、经营模式上对国有商业银行进行相应的改革。本文提出了其上市运行对策方案,并对国有商业银行上市模式的选择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全面开放金融业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虽然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国际同业相比,在资本充足率、经营效率、管理水平和运营绩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首先在资本充足率方面,世界前20家大银行充足率为12%,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其次在经营效率方面,国际大银行股本回  相似文献   

4.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一定程度上代表银行抵抗风险的能力.如果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就有可能影响银行的稳定性。资本充足率是基于对银行经营风险的一种判断及其所应当建立的补偿机制。世界十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1.5%。花旗银行和美洲银行两大巨头的资本充足率都在12%以上,瑞士信贷银行甚至接近20%(19.1%)。而我国国有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仅为5.7%。  相似文献   

5.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的主要来源是每年的税后利润留成。但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改制及为国企改革承担的巨额成本,使银行自身的经营效益不断下滑,自我补充资本金的能力削弱,资本充足率水平普遍偏低。为此,各商业银行纷纷寻找补充资本金的新渠道,次级债券的优越性自然吸引了众多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6.
1月6日,国务院突然宣布将45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注资于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使原本显得有些黯淡的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一下子豁然开朗起来。而早在1998年,国务院就曾经发行2700亿元人民币特别国债给四大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将四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都提高到了8%,可是由于四大银行资产迅速增长,短短几年,它们的资本充足率又降到了8%以下,注资的效  相似文献   

7.
银行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稳健经营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银行监管的重要内容与目标.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普遍偏低,目前大多数商业银行尚未达到国际巴塞尔委员会所规定的银行最低资本要求《新巴塞尔协议》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管理提供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一、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意义 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净资本额及其加权折算后与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用以表明银行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它是世界各国普遍实行的考核商业银行经营安全性的重要监测指标。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因此,资本充足率是我国抵御银行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巴塞尔协议Ⅲ框架下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的监管问题。文章首先讨论了巴塞尔协议的内涵与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介绍,进而运用我国的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结合中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实践中的具体情况,深入分析基于巴塞尔协议Ⅲ框架的"新资本监管标准"对我国国有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影响;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确立清晰的资本充足率监管目标;加强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本金补充制度;完善一系列资本充足率监管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0.
逐渐增加银行的资本以提高银行经营的稳健性,已成为国际共识。为提高核心资本充足率的特定监管要求,即发行次级债等资本性质债务工具时,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大幅提高。一、国内关于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规定2004年2月发布并于2007年7月重新修订的《商业银行资  相似文献   

11.
This paper addresses the relation between CEO gender and bank risk. We exploit a unique dataset of 365 Polish cooperative banks, 42% of which are run by female CEOs. We find that banks headed by female CEOs are less risky: they report higher capital adequacy and equity to assets ratios. Credit risk in female-led banks is not different from male-led banks, and therefore higher capital adequacy does not stem from lower asset quality and is likely to be linked to higher risk aversion of female CEOs. Our evidence supports the view that women are more risk averse bank CEOs than men.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gender quotas in bank boards can contribute to reduce risk-taking behavior.  相似文献   

12.
The goal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is to enable banks to improve liquidity and solvency. Stricter regulation may be good for bank stability, but not for bank efficiency.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amine whether banks have met the CBRC's standard of financial regulations and explores how the previously implemented financial regulations have affected bank efficiency and risk in the past. In addition, we also explored the trade-off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iciency and risk. Unlike other studies, this study used bank assets as a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from the financial risk and differential regulatory perspective.The empi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BRC regulates the provision coverage ratio and cost-to-income ratio, which seems relevant to large banks and the loan-to-deposit ratio,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d leverage ratio, which seems relevant to small banks. The CBRC regulates the current ratio to reduce the risks of banks. Based on our empirical results, the current ratio did not affect the risks and led to different efficiency results between large and small banks. In an environment with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 bank decision-making is unobservabl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ancial regulation provide market clues if a bank is operating at the most efficiency and risk condition.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的6家商业银行2015~2018年的财务年度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权益、贷款、利润、不良贷款率四个方面的增速都可促进资本充足率增速的提升;利润增速及不良贷款率增速与资本充足率增速呈现相反态势。各大商业银行可利用股票的增值发行、长期次级债券的发行,或通过整改完善自身资产结构、调节资产组合、避免不良贷款出现以及提升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等举措提升自身资本充足率。  相似文献   

14.
金融企业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其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与一般制造业企业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结合国内经济环境,从规模和成长性、资本状况、盈利性、信用风险、利率风险五个方面,对我国五家上市银行2003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用存贷款总额、净利差、资产利润率、拨备覆盖率、对房地产业贷款比率、利率敏感性缺口等指标能够较好地分析上市银行的经营状况。  相似文献   

15.
张宁  孙海洋 《价值工程》2005,24(6):102-104
在探讨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持续下降现象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充足率持续下降的宏观和微观多方面的因素,并对提高资本充足率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影子银行风险传染机制及其影响,在违约风险基于会计账户传染的马尔科夫过程假设下,运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影子银行系统性风险测度模型,以2007-2012年中国影子银行业务数据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信托公司部门是主要的风险源,银行部门是系统性风险最主要的承担者,观测期内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整体呈现上升趋势。防控系统性风险应从影子银行业务风险隔离机制、资本与杠杆率监管、信息透明度、宏观审慎框架和风险应急机制等建设着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价值工程》2012,31(24):190-191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已经成为商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文章首先以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特征为研究基础,在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现状,提出了改善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受到大数据的冲击而面临一系列的风险。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对银行的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为使商业银行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诸多变化,商业银行必须注重大数据时代为审计工作带来的风险,然后制定相对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此提高大数据环境下商业银行审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We study the properties of a monetary economy with an essential role for risky bank lending. Banks issue deposits and lend to entrepreneurs. Because banks׳ lending rate cannot be made contingent on aggregate shocks, and because banks face capital adequacy regulations, they require a capital buffer against loan losses. Capital adequacy regulations are modeled on the Basel-III rules, including a minimum capital adequacy ratio, an endogenous capital conservation buffer, and a 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We find that a countercyclical capital buffer leads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welfare. It also reduces the need for countercyclical adjustments in policy interest rates.  相似文献   

20.
数据挖掘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轶 《价值工程》2004,24(2):123-125
本文详细分析了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中不同方法对数据质量的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改进数据质量、提高计算精度的建议,供我国金融机构信用风险管理之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