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莞县是广东省乡镇企业较发达的地区之一。近两年来,全县乡镇企业发展速度之快,成绩之大,引人注目,显示了强大的活力和广阔的前景。1983年,全县乡镇企业总数达3,246个,从业人员12.3万多人,总收入4.1亿元,比1978年增长2.16倍。1984年乡镇企业持续发展,企业总数增加到3,682个,从业人员增加到14.9万多人,总收入增加到5.8亿元,比1983年增长24.1%。1984年,可以说是东莞县乡镇企业开始进入经济起飞的一年。  相似文献   

2.
清河县地处冀东南黑龙港流域,有20个乡镇,320个村,34万人口,51万亩耕地,总面积502平方公里。这里不靠山,不靠海,不靠大中城市,不靠铁路,既没有矿藏资源,又没有地方特产,历史上是一个穷乡僻壤。过去,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县以下工业几乎是空白。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有50元,到1982年才只有83元,是河北省18个贫困落后县之一。 从1984年开始,清河以家庭工业、个体私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带动全县经济持续、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自1983年至1993年的10年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增长7.1倍,乡镇企业产值增长57倍,农民人均纯收入1993年比1982年增长近10倍。1994年,在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基础上又实现了三个翻番: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5.1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7.1亿元,财政收入6560万元,分  相似文献   

3.
改革十年中,平定县乡镇企业从小到大,迅猛发展,到1988年底,全县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4408个,固定资产总值达1.9亿元,年总产值33519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75%;总收入2.9亿元,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69%;当年向国家交纳税金1850万元,年纯利润1500万元。随着乡镇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的层次、产品的质量和产业结构也都  相似文献   

4.
东水妹 《发展研究》1996,(5):33-34,39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高速发展,1993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大关,比1978年增长了近100倍。现在乡镇企业出口交货值占全省出口总额的四成左右,乡镇企业总产值约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三分之二,全省涌现出200多个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乡镇企业已成为本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增长点,同时,也已成为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5.
改革十年来,晋城市乡镇企业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积极依靠广大群众,充分发挥本地优势,坚持从实际出发,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企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到1988年底,全市乡镇企业总数已达32133个,总产值达到14.12亿元,比1978年增长7.24倍,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61.2%;乡镇企业总收入达到11.86亿元,占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的76.1%。从业劳动力为25.5万个,占全市农村劳动力总数的40%。十年来,全市乡镇企业上缴国家税利3.1亿元,提供支农建农和集镇建设资金2.18亿元。改革使乡镇企业在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正确估价乡镇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2年,福建乡镇企业产值已达544亿元(90年不变价)在全省社会总产值中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比1978年增长了57倍。14年内乡镇企业年均递增高达33.6%,大大高于全省社会总产值和全民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9.6%和9.5%的速度。截止1992年底,全省乡镇企业总数53.5万家,乡镇企业  相似文献   

7.
稷山县乡镇企业超常规发展势头迅猛薛旌泽,张俊琪山西稷山县乡镇企业连年出现超常规、跳跃式发展的态势,速度效益同步增长,产值已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成为稷山县经济发展中的半壁河山。截止六月末,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10060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0...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永定县努力创造乡镇企业发展环境,发挥优势,实现了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1993年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82.9%。今年1—8月份,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100021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6%。经过几年努力,永定县乡镇企业已发展形成了一批支柱产业: ——迅速发展的建材工业。永定建材工业是乡镇企业近年发展最快的行业,以水泥为主,石板材开始起步。现已投产的乡镇水泥厂有29家,形成年产185万吨水泥(含水泥熟料)生产能力;石板材厂11家,以生产696#“福建红”为主的石板材。 ——稳定发展的煤炭工业。全县乡村煤矿年产  相似文献   

9.
<正> 一概况四川素称天府之国,物产丰富,拥有一亿人口,具备发展轻工业的良好条件。三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轻工业已有很大发展。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达到39.65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8.4倍,平均每年递增8.07%。1979年比1978年又增长8.45%。二十九年共为国家提供积累83.3亿元。相当于同时期国家给轻工业投资7.1亿元的11.7倍。1978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8.5%,积累占18.6%,出口产品产值占30.67%。可见,四川省轻工业在全省占有重要地位,为满足城乡人民的生活需要,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太原市南郊区杨家峪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中狠抓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不断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不适应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使全乡经济五年翻了两番多。一九八三年,全乡各业总产值达到1,466万元,比一九七八年的250万元增长4.63倍;人均产值达到2,352元,比一九七八年的411元增长4.87倍,名列全市六县(区)83个  相似文献   

11.
吴瑞建  郑亨钰 《发展研究》1994,(3):16-19,15
一、现状与问题 改革开放十五年来,福建乡镇企业基本上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强劲势头,经济效益也在逐年提高。到1993年底,全省乡镇企业已达54万家,从业人员达361.5万人,分别是1978年的15.79倍和4.15倍,出口交货值达190亿元,是1979年(6276万元)的302.74倍;总产值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达1013  相似文献   

12.
“七五”期间,闽北乡镇企业总产值以年均27.8%的速度发展。1990年底,全区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0.05亿元,乡镇工业总产值10.6亿元,出口交货总值9358万元,分别比1985年增长2.21倍、2.1倍、9.43倍。乡镇企业已成为闽北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解决长期困扰闽北地区,特别是闽北农村的一些严重社会问题,开拓了路子,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徐翔 《经济纵横》1990,(7):40-44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省农村经济得到了全面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农村社会总产值有较大增长。1980年吉林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为64.03亿元,1988年增长到245.73亿元,增长了2.84倍。(二)农业总产值有明显提高。1980年吉林省农业总产值为48.27亿元,到1988年达到140.91亿元,增长了1.92倍。(三)粮食产量获得了空前的增长。198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仅有859.5万吨,1982年突破1000万吨大关,1984年又突破1500万吨,1988年粮食产量再创1693.2万吨新纪录。1988年粮食产量比1980年提高了97%。主要农产品每亩产量从1980年的163公斤,提到1988年的330公斤,增长102%,平均每一人口占有粮食722公斤,居全国首位。(四)农村中非农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吉林省农村工业总产值1988年达到61.89亿元,比1980的8.22亿元增长了6.53倍;农村建筑业总产值1988年为17.66亿元,比1980年的3.4亿元增长4.19倍;农村运输业总产值1988年为11.69亿元,比1980年的1.35亿元增长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乡镇企业以异平寻常的速度发展,在1978~1992年的十几年间,以年均增长33%的速度持续高速发展,至1992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比重达50%左右,占据了本省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纵观福建省乡镇企业发展的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83年是乡镇企业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缺乏国家投资和大量物资支持的情况下,乡镇企业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起来,乡镇企业数发展到7.05万个,总产值28.46亿  相似文献   

15.
介休县位于晋中盆地南端,31万人口,43万亩耕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以发展生产力为宗旨,紧紧牵住乡镇企业这个致富全县的“牛鼻子”。去年底,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4496个,从业人员发展到3.15万人,占到农村总劳力的40%;实现总产值1.87亿元,占到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89%,完成税利3953万元,相当  相似文献   

16.
<正>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农业生产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增长幅度大的年份,将会导致下一年工业生产的更大幅度增长。反之亦然。尽管今后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与农业总产值,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所占比重渐趋缩小,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省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至今,已有14年,其间农业生产大幅度增长。粮食总产量有7年分别达3200万吨和3300万吨以上,1984─1989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连续6年超过千斤。1992年粮食总产量3320.5万吨,棉花52.7万吨,肉类221.7万吨,禽蛋111.7万吨,水产134.7万吨,蔬菜1900万吨,除粮棉外,分别比1978年增长2、2、3、4倍。与此同时干鲜果生产量也成倍增长。1992年人均食物占有量,粮、肉、蛋、奶、鱼类、蔬菜及水果分别达到491公斤、33公斤、16公斤、1.7公斤、19公斤、281公斤和8.3公斤。目前我省农副产品生产量已基本达到2000年的食物消费结构标准。 由于农业的稳定增长,使得农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1992年农业产值672亿元。乡镇企业2463亿元,占全省工农业总产值(含建筑业)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14%,上升到1992年的44.4%。社会总产值中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78年的20.3%,下降到1992年  相似文献   

17.
朱健 《经贸实践》2008,(11):17-18
平湖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素有“金平湖”之美誉。改革开放30年,平湖工业规模从小到大,产业结构从散到块,产业层次从低到高,逐步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1988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95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首批小康县(市)。200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548.2亿元,比1978年增长45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149.77亿元,比1978年的3317万元增加149.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2.3%,比1978年提高41.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八五”以来投融资运行的特点1.总量增长及运作方式改革开放尤其是“八五”以来,丰县投资和融资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六五’时期仅3731万元,“七五”时期上升到1.4亿元,比“六五”增长2.8倍;“八五”时期增长到11.91亿元,比“七五”增长7.4倍;“九五”计划为60亿元,计划比“八五”增长4培,其中1996年1-8月完成5.8亿元。“八五”期间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c与此同时,丰县的融资总量也逐步增长。全县金融系统综合存款余额1978年为1837万元,1988年为3.5亿元,N94年增至五0.27亿元,到更%…  相似文献   

19.
蔡加福 《发展研究》1997,(10):36-37
泉州乡镇企业以其“晋江模式”而闻名遐迩,并以高速增长令世人瞩目。1978年,该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1.62亿元,1996年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030亿元(当年价,含鲤城街道企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居“五分天下有其四”的支柱地位,占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的比例为30.66%,继续处于领先地位。1995年,在全省规模乡镇排序的前20个乡镇中,泉州占了整整10个。现在,泉州沿海乡镇企业发达地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绸缪乡是一个只有万余人口的小乡,近年来,我们在发展工业经济的实践中,努力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结合本乡实际,从优化产业结构入手,把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初步走出了一条效益增长大于销售增长,销售增长大于产值增长的“效益速度型”发展路子.1995年,全乡完成国民生产总值8300万元,人均7280元,均比上年增长34%,比1991年增3.3倍;实现工业总产值2.36亿元,比1991年增长2.9倍,其中工业总产值2.16亿元,比上年增58.8%,比1991年增长3.1倍;实现销售收入1.99亿元,比上年增138.1%,比1991年增长4.9倍;实现利税1060万元,比上年增108%,全乡企业无一亏损;财政收入160万元,比上年翻一番,比1991年增4.9倍;农民人均收入3200元,比上年增长45.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