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蔡思泽 《中国外资》2010,(21):18-21
一向令国人高山仰止的洋品牌曾经是美好的化身。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现实击碎了洋品牌的神话.他们不再“守身如玉”,不再遵循先进的“国际惯例”来出牌,而是刻意“入乡随俗”,迅速让自身“异化”。  相似文献   

2.
“自主性”并非决定法律人格赋予的本质属性,“自主性”的人工智能与人类也不具平等性, 人工智能“自主性”与法律人格不可通约,这是讨论的前提。肯定说所引证的论据未臻成熟,法律人格 的制度价值仅在责任承担,可以按照“尚能”与“不再”的关系完善责任制度,而非赋予法律人格。否定 说虽主张无须赋予法律人格,但立法应对人工智能“近人性”做出制度回应,一方面“近人性”是人类情 感的投射,立法应摒弃过度“近人化”思维,另一方面当突破公序良俗对待人工智能时,人类行为应予 规制,以守护人类共同价值。  相似文献   

3.
诚信的回归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市场经济的推进,“信用经济”对人们来说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诚信”对市场经济的影响,这初露出市场趋于规范化的端倪,但也恰恰反映了一个令人尴尬的事实——在我们周围,诚信稀缺。  相似文献   

4.
“一事不再罚”亦称“一事不二罚”,它源于行政处罚中的“过罚相当”原则,具体指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一个违法行为,不能给予多次处罚。行政处罚以惩戒为目的,这一个违法行为实施了处罚,就已达到了片戒目的,如果再对其处罚,有失公允。税务行政处罚作为行政处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同样适用“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税务行政处罚中正确把握“一事不再罚”原则,对于充分保护纳税人的权益,体现税收的“公平、公正”,具有重要意义。新《税收征管法》的实施加强了对纳税人权益的保护,“一事不再罚”原则也得到了充分体现。现结合新《税收征管法》将“一事不再罚”原则在税务行政处罚中的运用进行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融资》2005,(7):11-11
中国的开放在内涵上已经不是10年前的开放,更不是20多年前的开放。当今,中国的开放已经到了这样的层次,不再只是关注引进多少资金,引进多少技术,对外出口了多少商品,而是同时关注中国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走出去”,到海外投资,寻求更大的发展。可以说,中国的开放已经呈现出“引进来”和“走出去”共同推进、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体验经济”逐步进入人们视角,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享受,而逐渐转向于各种令其愉悦的“体验”过程,与此同时商业银行产品和服务的同质化趋势也刺激了人们对个性化、独特性的感受和体验的追求。本文在CEM理论框架下,对几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类比查找商业银行在客户体验方面的盲区,试着提出商业银行提升客户体验的构想。  相似文献   

7.
马晨 《中国金融家》2009,(9):125-126
在这个“后金融危机”的时间段,一度十分低调地“隐”于股票市场身后的中国券商们却依旧坚挺,成绩斐然,在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不再默默无闻。  相似文献   

8.
“神木医改”出台之际,正是我国新医改方案征求意见之时。被冠以“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医改”,触动了已被“看病难、看病贵”折磨了N年的百姓们的神经,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效应。然而随着事件的深入,一度人满为患的神木的几家医院终于不再有“医改”后的喧嚣,神木的众多百姓也终于弄明白“全民免费医疗”其实并不包括“我”。  相似文献   

9.
“高考移民”现象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考移民”是自九十年代以来就被人们探讨的问题,但直到现今我们“年年话移民,移民年年有”。“高考移民”现象在经历了“跨世纪的洗礼”之后,被赋予了更多的内容,“移民”的方法也越发的丰富,所带来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教育这一单纯的领域,而是成为了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乃至全社会的大事。由此而导致的一些社会不良现象也在某些地区风行,成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因此,如何使这一问题不再成为话题,是我们所要思考并行动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和”文化“博大精深”,如“和为贵”、“致中和”、“大同”、“君子和而不同”之类不一而足。然而现实却往往是求“和”而不得。“盛世”有多“盛”,免不了“成者为王”之徒的粉饰,“乱世”有多“乱”,当以触目惊心蔽之。是故,鲁迅先生读出了几千年“吃人史”。历史的警示是:“文化”只写在纸上再娇滴可人也是水月镜花,  相似文献   

11.
《理财》2009,(1)
在路上,期待是时光传承的体验,惊喜是岁月亲历的见证。2009年。我们依然在路上,我们依然期待着“理财”的惊喜。毕竟,财富打理的独特魅力和愉悦感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发明。因为它,我们每个人不再孤独。  相似文献   

12.
《金融队伍建设》2012,(10):69-70
所谓的“英雄”不过都是恰好“迎合”或者“被迎合”了一个时代。那么在“文革”那个疯狂的时代被“塑造”出来的“英雄”,如今又在何方?  相似文献   

13.
竹头木屑     
最近,各类公益广告越来越关注节约,虽然其中大都是有关百姓生活消费方面的节约警示,但可喜的是其中不难看出政府的刻意引导和政策倾向,然而,从一种人类的基本“美德”上升为政府事务的“国策”,也足见“节约”问题已关乎国家的发展大计,“可持续发展”也不再只是一句美丽的标语,它触痛了中国的经济以及世界的神经。  相似文献   

14.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行政处罚一项公认的理论原则,它由古罗马共和国时期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演变而来,在《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得到了体现,其立法目的是防止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依据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体现过罚相当,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为更好地  相似文献   

15.
    
2012年,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围绕着“平等”“公平”和“平衡”展开,呈现出“平”的景象。  相似文献   

16.
在子贡的观念里,一个真正的“儒商”,不仅要有学问,包括书面知识和社会经验,而且还要有“道德”,也就是“忠”和“信”。  相似文献   

17.
生态:还需精心呵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最美丽的十座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2005年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等名目繁多的城市评选相继出炉,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城市的软件,GDP不再是评价一个城市发达与否的惟一标准,城市品牌已经成为城市竞争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和手段。“和谐”这一优美的词汇更多得与“城市”搭配组合,“大而和谐”、“智而和谐”、“洋而和谐”、“富而和谐”、“强而和谐”,更是映出“十一五”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主题。11月5日新出炉的“2004年中国城市金融资产质量排名”和“2005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综合指数排名”也由此引起了国内外无数银行系统人士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谐”自然也成为城市对“金融生态”追求的完美境界。作为《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下面简称《报告》)的一部分,这两个重量级的“榜单”一定程度的反映了城市自身真实的状况,  相似文献   

18.
戴军 《金融博览》2005,(10):52-52
澳大利亚人有一个词儿总挂在嘴边上——“Mate!”,意思大致相当于中国人的“哥们儿”、“伙计”、“兄弟”、“朋友”.这大概是澳式英语中用得最多的一个词了,男女老少,无长无幼,均可以“Mate”互称.  相似文献   

19.
在河南许昌历史上,忠肝义胆的关羽忠心呵护“嫂嫂”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如今,工行许昌分行秉承了“关公”的“忠”、“礼”、“诚”,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赖与赞誉。先后有多家储蓄所、分理处被工总行、省分行授予“优质文明服务窗口示范单位”、“达标储蓄所”、“百强储蓄所”、“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他们的先进事迹多次被国家级、省级、市级等新闻媒体报道。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增速连续八年蝉联全国第一,外界经常用“内蒙古模式”来概括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现象。实际上,全区经济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胡春华同志指出.内蒙古经济增长是在低水平上的高速度,欠发达地位没有改变,内蒙古将加快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再简单追求GDP增幅全国第一,要把更多精力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经济发展向多元化转变,不能“一煤独大”。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从全局角度思考自治区经济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对“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乃至更长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