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冀北公司面临机遇和挑战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全球互联的坚强智能电网,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实质就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特高压电网是关键,智能电网是基础,清洁能源是重点。这三个要素都与冀北电网密切相关。特高压方面,2016年,锡盟-山东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将投入运行;"十三五"期间,途经冀北区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促进新能源发展的根本保障应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必须实施"两个替代",即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互联网实质是"特高压电网+智能电网+清洁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在全球范围大规模开发、配置、利用的基础平台。只有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让全球各界对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构想的关注达到了新高度。同时,也让时任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于同年2月发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让未来以"智能电网+特高压电网+清洁能源"为核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构思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4.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要实现全球清洁能源资源的互联、互动、互补、互助,各国共同参与。其核心宗旨在于:利用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技术,实现全球电网互联,以支持可再生能源在全世界更大范围、更大规模、可持续地平衡消纳和利用。这是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的长期目标。随着世界人口大幅增长,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可再生能源将逐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预计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达到80%左右。全球能源互联网是解  相似文献   

5.
单独一国的能源独立很难实现。在能源问题上,各国如同在跳一场华尔兹,虽然会不时互相踩脚,但仍需合作。随着《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出版和传播,有关树立全球能源观念﹑加快能源变革、优化能源结构、建立全球能源互联网等话题的讨论日趋热烈。随着世界电网发展已经进入坚强智能电网发展阶段,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的电力输送通道使电压等级得以大幅提升,电网自动化程度不断增强,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日趋明确,"一极一道"等清洁能源富集区的能源利用成为可能,全球电网的联网规模逐步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我国在特高压、智能电网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特高压交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建成一批智能电网重大创新项目。中国电网技术装备和安全运行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已建成"三交六直"9项特高压工程,在建"四交三直"7项特高压工程。我们正在参与其中并全力推进的特高压工程建设,正是国家推动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的重要前提之一。全力建设好特高压工程,将为全球能源互联网  相似文献   

7.
声音     
正"全球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是基于中国特高压电网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成功实践,提出的推进全球经济转型发展的理论创新。"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刘振亚1月10日在《人民日报》刊发署名文章表示,以推动能源转型为突破口,加快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进全球能源、信息、交通三网融合发展,对于促进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将为中国和世界经济转型创造新机遇、注入新动能、实现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2015年2月3日,由中电联理事长,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撰写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首发,书中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即"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此前,在2014年度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协会年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等场合,刘振亚就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旨做过公开发言,并获得业界极大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提出明确时间表,在2020年前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到2030年前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联网,到2040年推动各大洲主要国家电网实现互联,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有预测,这一大型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到2050年的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同时,这一新思路也引发联合国的极大兴趣,在201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向全世界介绍。  相似文献   

9.
声音     
正"全球能源互联网具有解决全球能源绿色发展问题的终极意义。"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一个革命性的创意,是一个顶层设计蓝图。该设计的实现与氢核聚变的应用在解决人类能源问题上具有同等量级的意义。"随着特高压建设的稳步推进,再加上智能电网和集中式、分布式能源系统建设的广泛开展,能源革命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华北电力大学校长刘吉臻就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有关问题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构建全球  相似文献   

10.
2015年2月3日,由中电联理事长,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撰写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首发,书中提出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即"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此前,在2014年度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电力能源协会年会、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等场合,刘振亚就全球能源互联网的主旨做过公开发言,并获得业界极大关注。《全球能源互联网》提出明确时间表,在2020年前形成共识的基础上,到2030年前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加强洲内联网,到2040年推动各大洲主要国家电网实现互联,到2050年基本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有预测,这一大型能源基础设施工程,到2050年的累计投资将超过100万亿美元。同时,这一新思路也引发联合国的极大兴趣,在2015年的联合国气候变化首脑峰会上,全球能源互联网将作为主要技术路线向全世界介绍。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电网建设得到迅猛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成果丰硕。"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步入"全面建设"阶段,自主创新的特高压电网技术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在全球能源互联网背景下,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结合省内清洁能源的发展现状和优势,以国内外建设大电网互联的经验为依据,通过先进技术与工程示范,促进重大技术成果和装备的应用,大力开展  相似文献   

12.
<正>国网承德供电公司积极主动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体系,加快构建更安全、更高效、更坚强、更智能的承德电网。融入全球能源互联网,要求承德公司必须落实好区位责任,肩负起"一交三直"特高压工程的重大使命。承德是北方能源输送到南方的重要通道,特高压工程建设数量多、路径长、任务重,承德公司始终着眼于特高压入冀通盘布局,坚持将特高压工程建设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全球正迎来以"互联网+可再生能源"为焦点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我国将"节约、清洁、安全"作为今后能源发展的战略方针,并强调继续加快构建以"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为指导的现代能源体系,由此标志着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电网企业正加快向高质量能源互联网企业迈进,积极探索互联网与新经济业态相结合的新模式,将传统电力供应方式向智能化、协同化、网络化以及服务化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构建基于现代网络产业、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以坚强智能电网为主要载体,由新能源、大型能源基地、分布式电源共同构成的安全性高、可靠性好、配置能力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互联网,是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方向。智能带电巡视与检修技术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对于落实智能电网战略、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落地生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世界能源发展过度依赖化石能源,导致资源紧张、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推动能源系统向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2016年3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积极传播全球能源互联网理念,将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推到一个新阶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努  相似文献   

16.
2016年5月13日,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张家口创新示范区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倡导打造全球能源互联网“样板间”,以规划建设“十大工程”为重点,勾勒出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据悉,张家口创新示范区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探索未来电网形态的重要实践,冀北公司在“十三五”期间投资230亿元,打造包括柔性直流电、虚拟同步发电机、深冷液化压缩空气储能、电动汽车电池梯次利用储能、柔性变电站和交直流配电网在内的五大示范工程,同时推动特高压、车联网、清洁替代、电能替代、冬奥综合配套等五大重点工程,从规模、技术创新、经济适用方面,为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探索科学路径。其中在京藏高速张家口段的“奥运迎宾光伏廊道”项目,于2017年开始向北京供暖,之后将配合冬奥工程实现冬奥专区电力消费100%清洁化以及专区交通清洁能源的全部供应。  相似文献   

17.
正能源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十九大提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综合能源服务作为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是推动能源清洁发展,实现能源利用效率最大化的重要解决路径。当前,我国的大电网运行、特高压输电等技术已经世界领先,为大范围优化能源配置和供给、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发展模式的逐渐转变,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消费与自然环境间的矛盾日益凸显。2015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提出了"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的倡议,旨在促进能源结构变革、推动清洁能源发展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2016年3月29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宣告正式成立,并成为中国在能源领  相似文献   

19.
建立在传统化石能源基础上的能源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由清洁能源取代化石能源是大势所趋。从当前和长远看,要实现世界能源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全球能源观,以全球性、历史性、差异性、开放性的观点和立场,研究和解决世界能源发展问题,关键要建设全球能源互联网,全面推进"两个替代",提供更安全、更清洁、更高效、可持续的能源供应。  相似文献   

20.
<正>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自工业化以来的近三百年间,世界能源工业得到飞速发展,在有力支撑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传统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利用导致的资源紧张、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9月26日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这是对传统能源发展观的历史超越和重大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