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通过应用无公害的技术进行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生产、贮藏、加工、包装、运输等符合要求,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没超出应控范围,并经专门机构检测认定,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蔬菜.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生产标准 1.卫生标准无公害蔬菜的卫生评价标准制定通常考虑4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毒物质在蔬菜中的积累特点;二是有毒物质对外界条件及加工处理的稳定性;三是有毒物质在最敏感慢性动物实验中的最大安全阈;四是按人体重及每天食物总量计算的ADI(每日允许摄入量值).  相似文献   

2.
一、肝病的发病原因肝脏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解毒器官,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由肝脏处理,化解成为无毒、毒性较轻或容易被溶解的物质,再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肝脏在动物机体生理平衡、抵御外来异物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机体生理状态受到影响,肝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鱼类肝脏发  相似文献   

3.
一、肝病的发病原因 肝脏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解毒器官,体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有毒物质,都由肝脏处理,化解成为无毒、毒性较轻或容易被溶解的物质,再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肝脏在动物机体生理平衡、抵御外来异物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旦机体生理状态受到影响,肝脏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一、菜籽饼粕中的主要有毒物质 菜籽饼粕中的主要有毒有害物质有:硫苷、芥酸、植酸、单宁、芥子碱、粗纤维等,其中对动物造成急性危害的主要是硫苷。硫苷本身无毒,但其降解产物对动物有较大的毒性。  相似文献   

5.
<正>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避免养殖对象  相似文献   

6.
所谓无公害蔬菜是指通过应用无公害的技术进行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符合标准,生产、贮藏、加工、包装、运输等符合要求,产品有害物质含量没超出应控范围,并经专门机构检测认定,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蔬菜.因此,发展无公害蔬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生产标准1.卫生标准 无公害蔬菜的卫生评价标准制定通常考虑4方面的内容:一是有毒物质在蔬菜中的积累特点;二是有毒物质对外界条件及加工处理的稳定性:三是有毒物质在最敏感慢性动物实验中的最大安全阈;四是按人体重及每天食物总量计算的ADI(每日允许摄人量值).1983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了允许农药残留量的世界统一标准.番茄允许农药残留量:乐果1.0毫克/公斤,敌敌畏0.5毫克/公斤,马拉硫磷3.0毫克/公斤,甲基托布津5.0毫克/公斤.我国以强制性国家标准(GB2762-81,GB5127-85,GB4285-89)形式,先后制定了蔬菜中部分农药残留量及重金属含量标准,如乐果≤1.0毫克/公斤,敲敌畏≤0.5毫克/公斤,马拉硫磷不得检出,瓜果类硝酸盐的最高残留量≤600毫克/公斤,叶菜、根菜类≤1200毫克/公斤.  相似文献   

7.
何谓持久性农业,1988年美国农学会下的定义是:持久性农业是一种在很长时间内能改善环境质量和农业所依赖的资源基础的农业,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农业,总之,这种农业改善了农民和社会的生活质量。时间方面是很重要的,它意味着满足现时需求和永久地承受适当变化的能力。永久农业必须随着今后40年间世界人口成倍增长和对动物蛋白需求量增加而发展。低投入农业——很少地使用外界辅助物的农业,未必是永久性农业。低投入永久农业是限制外界物质特别是化学杀虫剂使用改良永久农业策略的结果。生物技术是持久性农业的关键,因为它使农民减少除莠剂、杀虫剂和杀真菌剂的使用并且控制现代技术无法消灭的昆虫。生物技术在现在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正> “应激”是动物的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状态,它是动物机体对外界环境或身体内部产生异常刺激时做出的各种生理应答反应的总和。这是动物的本能反应,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往往不能正常生长和繁殖。水产动物,包括鱼类、虾蟹类和贝类都会产生应激反应。与畜禽类不同的是水产动物所受到的异常刺激是多种因素同时存在,主要是刺激因素不断变化。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避免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是提高养殖效率和生产效益十分重要的技术要求,这也是无公害养殖规范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农家之友》2006,(1):45
有的农户用半生不熟的料喂猪导致食物中毒,其主要原因:一是将青菜放在锅内长时间慢火温煮,加上又没炒动,最易生成一种叫氢氰酸的有毒物质,猪食后极易中毒。二是饲料没有煮熟煮透,久置变质。猪食在40℃~70℃左右时,长时间闷在锅内过夜,饲料中的硝酸盐会转变成一种叫亚硝酸的有毒物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如何避免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是提高养殖率和生产效益十分重要的技术要求,也是无公害养殖规范的重要内容。一、对水产动物产生异常刺激的危害性及因素对水生动物而言,产生应激主要环境因素造成的。低溶氧、低pH值、高水温、高密度(又称为拥挤胁迫)、感染寄生虫以及分子胺、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都会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集约化养殖工艺的逐步深化,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饵、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患病养殖动物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这类疾病  相似文献   

12.
<正>在工农业生产中,工厂有毒肥水及农田农药流入池塘,会引起鱼类中毒死亡,并通过鱼体对有毒物质的积蓄危害人类。鱼类对有毒物质的抵抗力因品种、年龄、个体大小、生理状况和个体特点、季节及各种生态因素而不同。鱼类对重金属的抵抗性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在产卵期对有毒物质的抵抗力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3.
<正> 四、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动物正常生理机能必不可少的一类低分子化合物。维生素也是维持动物生命所必需的微量营养成分。每一种维生素都起着其他物质所不能替代的特殊营养生理作用。维生素作为营养物质具有两个特性:一是每一动物个体每天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通常以微克或毫克计;二是维生素是有机化合物,这与动物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有所区别。与动物生长时构成身体物质和贮存物质的营养素不同,维生素在体内起着  相似文献   

14.
<正>在野外很容易受到动物的主动攻击,在受到蛇、蜈蚣、水母等有毒动物袭击后,正确的处理方法,或能将受伤的危害降到最低。毒蛇咬伤症状:有毒蛇与无毒蛇的鉴别,牙痕是个可靠依据。其他有毒动物如蜈蚣、毒蜘蛛等无牙痕。被无毒蛇咬伤有一排或二排的细牙痕,而被毒蛇咬伤  相似文献   

15.
怎样才能使冬贮的马铃薯品质不降低 ,在贮藏过程中一定要讲究正确的贮藏方法。具体说来 ,马铃薯冬贮要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一、不能堆积在贮藏马铃薯时 ,尤其是贮藏种薯 ,要剔除破伤、虫害、染病的薯块 ,切忌堆积 ,要薄摊 ,其厚度不能超过30厘米 ,以免造成腐烂 ,过早生芽。同时 ,每月要定期检查1次 ,并及时剔除病、烂薯块 ,减少病菌传染源。二、避开强光马铃薯要放在避光的暗室内贮藏越冬 ,因为强烈的光照(特别是阳光直射)时间一长就会使马铃薯变为绿紫色。变为绿紫色的马铃薯中含有一种有毒物质———龙葵胺。这种有毒物质具有溶血和麻…  相似文献   

16.
<正> 一、水产动物疾病的种类 水产动物疾病的发生,是由于水产动物自身的反应特性和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其发病原因,可以分为  相似文献   

17.
我国的饲料安全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什么是饲料安全所谓饲料安全 ,通常是指饲料产品 (包括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中不含有对饲养动物的健康造成实际危害 ,而且不会在畜产品中残留、蓄积和转移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因素 ;饲料产品以及利用饲料产品生产的畜产品 ,不会危害人体健康或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其他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相比 ,饲料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有以下几个特点 :1 .隐蔽性。一是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 ,一些饲料物质在投入使用之初 ,其危害性并不能被充分地认识到。二是对一些物质的毒副作用 ,利用常规的检测方法不能进行有效鉴别 ,对其影响程度 ,在一定时…  相似文献   

18.
《农家之友》2004,(4):63-63
由于各种农药的大量使用,人体内往往聚集不少的有毒物质,一旦这些有毒物质达到一定数量,就会造成对人体的损害,我们如果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食用一些解毒食物,就能保证身体的健康。绿豆绿豆性味甘寒,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对重金属、农药中毒以及其他各种食物中毒均有防治作用,加速有毒物质在  相似文献   

19.
一自然界中的水、土、光、热、气等非生物因素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生物因素,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些因素在自然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综合体——生态系统。森林、农田、湖泊、草原,可分别称作不同的生态系统。一个生态系统在相对稳定的正常情况下,各种物质要素不断地循环,能量不断地转化。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在一定温度和日光下,吸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水分而生长。一些动物靠植物生活,而另一些动物又靠吃草食动物而生存;动植物残体经过微生物分解后,变为矿物养分,又被植物吸收利用。整个过程中的物质不断地循环,生物量和生产量不断地增加,形成了生态系统中的平衡。但是,这个生态系统一旦遭到外界不合理的干扰,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如过量采伐森林,以林中植物为生的动物则失去生存条件,而另一些靠草食动物为生的动物也不会存在。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生物量和生产量不断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  相似文献   

20.
冬去春来,气温开始逐渐升高,水体中各种水生动物活动能力与摄食能力开始增强,浮游植物开始生长.也是防病促长,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动物整体质量的关键时期,有以下几个管理要点. 做好养殖动物的保健:越冬后的养殖动物体质较差,抗应激能力下降,免疫力较低,再加之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引起一些病症的发生,如水霉、烂鳃、肠炎等,此时应注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