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居平 《上海房地》2006,(7):40-40
近日,由同济大学、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等主办的2006世界遗产国际高层学术研讨会和2006江南古镇保护与发展论坛于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期间在上海举行,中国首个城市历史文化遗产领域的民间组织——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也同期成立。多年来,同济大学以及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人才,特别是在上海市的历史文化保护事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  相似文献   

2.
2012年11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城科会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中国工业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杭州举行,与会代表认识到近现代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在城市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更新□刘桂庭在当前经济建设大潮中,历史文化名城应如何更好地保护和更新,是一个十分迫切、十分严峻的课题。最近,我随北京、西安、泉州组成的代表团参加了中国——欧洲传统城市更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法国巴黎、挪威奥斯陆等城市看到了欧洲在保护...  相似文献   

4.
1995年9月22日至25日,85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305名代表,汇集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举行了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第七次研讨会,研讨和交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名城的经济建设、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的经验。会上,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廉仲作了重要讲话、建设部规划司副  相似文献   

5.
历史文化名城城区保护与发展是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议题, 如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更好地实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是国内外政府与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在保护中建设,在建设中保护,保护与建设并举,是历史文化名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升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形象和加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了借鉴和学习世界及国内诸多  相似文献   

6.
青岛的历史文化名城强制性要素分析及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青岛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强制性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城市的强制性要素是影响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此提出了促进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发展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7.
以文化的视野探讨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与一般城市一样,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的迫切要求.但由于发展历史和承载历史信息的特殊性,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应发挥其文化的特殊资源优势,以文化的视野来发掘其独特的发展方式和动力.论文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应在整体层次即在城市总体规划中贯穿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整体观、系统观和动态观,将文化融入城市发展的各个层次,促进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国际遗产保护领域近年来提出历史性城市景观的概念,旨在面对愈加严重的开发建设压力,为城市遗产保护和管理寻求更加动态、多样的指引,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整体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有积极的启示意义。以嘉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例,基于历史性城市景观视角,对浙北地区以运河聚落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解析和整体性保护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中国-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符欣"中国-欧洲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11月6日至10日在北京市环境保护技术培训中心举行。会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中国可持续发展国际培训中心与法国城市发展联合会(U...  相似文献   

10.
两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在推进城市危旧房改造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取得显著成效。在我们继续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发展之时,市委、城建工委和北京市社科院组织这次研讨会,对总结经验,开拓创新,完善政策,提高规划、建设、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坚定信心,加快危旧房改造,深化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必须要培育适宜发展的产业,实施积极的保护策略。历史文化名城需要发展文化、旅游等与历史文化名城空间环境相适应的产业,以此达到保护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文化的差异突出城市的特色。  相似文献   

12.
基于城市发展机制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只是单纯地考虑如何保护,过多注重自身技术体系的完善与规划编制成果形式的表达,忽视历史文化名城自身发展内在机制的深入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能够应对快速城市化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论文分析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现实问题与矛盾,阐述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内涵与特征,最后从战略作用、保护模式、评价体系、城市设计以及实施机制等方面,就如何改进和优化现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技术路线,提高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总目录第一期关于人居环境科学/吴良镛1发展人居环境科学的历史使命/周干峙6城市发展及其质量/陶松龄7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意义和基本经验/廉仲11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阮仪三14历史文化名城的功能及其实现途径/仇保兴18是缺乏...  相似文献   

14.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三批公布了99座具有重大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近20年来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城市的急剧发展,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目前正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专家赵中枢向笔者介绍说,历史文化名城所遇到的挑战主要来自于城市高速发展所引发的对旧城区的仓促改建;某些主管官员目光短  相似文献   

15.
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建设的现代化进程中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迹的同时应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拓展其文化功能,构筑新的城市文化,创造新时代的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6.
加强学术交流促进两岸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廉仲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台湾都市计划学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今天在我们祖国西南的历史文化名城——成都市开幕了。首先,我代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向出席研讨会的台湾学者和专...  相似文献   

17.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于2007年8月26—30日在福建厦门举行。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台湾都市计划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自1994年5月在台北台湾大学举行首届研讨会以来,已历时13年,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分别在大陆或台湾举行一次。今年举行的研讨会,主题确定为区域协调发展、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和海峡西岸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会议期间代表们考察了闽南金三角厦门、泉州、漳州三地近年来城市发展情况,参观了已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的漳州市台湾路、香港路历史街区和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各国已引起广泛关注,这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熟潮.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初始宗旨--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看,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实践并不完善,其中显著问题便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严重缺位,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非物质文化与历史文化名城活性关系,认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的完善应重视研究非物质文化对于城市历史环境的精神意义,并从管理体制方面和非物质遗产保护方式表达方面探讨了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在城市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即普遍植树绿化、文物个体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与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尤其是后两个阶段是重要的认识飞跃。自1982年国务院批准并颁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起,保护的方法与认识由文物管理部门独家保护与管理孤立的文保方式,发展到对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城市进行全城整体性的保护,以规划、文管、城建等部门为主,全城市各单位共同参予,由点及面地纳入统一的规划,不仅保护了文物古迹本身,而且保护了其周围的环境,并通过立法获得法定地位。这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次认识升华,现在,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提出历史文化地段的保护,是对城市历史文化遗  相似文献   

20.
依绍华 《城市问题》2002,(1):14-17,68
我国是历史文明古国。为了保护历史文化 ,国家确定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名城在城市化过程中发生了许多变化 ,有的已成为能源工业基地 ,有的成为著名的工业城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旅游业发展迅速 ,这些城市也开始发展旅游业。但是如何处理历史文化名城与能源工业基地及旅游业的关系 ,如何发展旅游业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本文试以大同为例 ,从分析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入手 ,解读大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给出历史文化名城 工业能源基地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应把握的原则和注意的问题。  一、历史文化 能源基地与旅游业的理论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