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正台湾泥鳅为大鳞副鳅的一种,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台湾泥鳅具有生长周期短、饲料利用率高、繁殖快等优势,加之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所以台湾泥鳅越来越受到养殖户和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病虫害的危害也日趋严重,严重影响了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2.
<正>大鳞副泥鳅为鳅科副泥鳅属的鱼类,俗名大泥鳅,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也是我们北方地区的土著品种。由于大鳞副泥鳅个头大,生长快,抗病力强,养殖效益高等特点,目前,南北方都有养殖。为了探索大鳞副泥鳅更多的养殖模式,我单位于2018年在我市淡水鱼种场高桥试验基地进行了大鳞副泥鳅的无土养殖试验,并取得了成功,现将本次试验小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材料  相似文献   

3.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分布于四川、浙江、台湾、辽宁、黑龙江等,2000年开始在全国进行推广养殖,因其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起捕率高,现已发展成为中国主要的泥鳅养殖品种,但其养殖面积仍然较少。苗种培育成活率低,是目前台湾泥鳅养殖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子。2018年,我们在成都崇州市骏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近年台湾泥鳅鱼苗在国内已能批量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效益较好,笔者根据养殖试验,现将台湾泥鳅成鱼养殖技术总结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的环境条件养殖台湾泥鳅,池塘面积不宜过大,以5亩以内为宜。要求池深2.5~3.0m,水深1.5~2.0m。池塘最好是东西走向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利润空间大的特点。采用人工繁育苗种可以解决当前生产中主要依靠天然苗种存在的苗种供应无法保障、成活率低等问题。一、催产孵化1.成熟亲本的选择亲本应选用体形端正、健壮、无病、无伤、体表黏液多,体色正常的泥鳅,体长15~20cm,体重30~50g。雌泥鳅的腹部膨大,有弹性,将其肚皮向上,颜色微红,有透明感,用手抚摸,肋骨明显繁殖季节用手轻挤腹部有卵粒流出,怀卵量因亲本  相似文献   

6.
正泥鳅养殖在闽西北山区将乐县近年来迅速发展,自2011年以来相继在黄潭祖教、南口蛟湖、古镛桃村等地发展连片池塘养殖泥鳅,养殖的品种有泥鳅、大鳞副泥鳅、台湾大泥鳅等,蛟湖百亩养鳅点开展泥鳅人工繁殖育苗供自养有余外  相似文献   

7.
<正>业内人士称,大鳞副泥鳅被誉为未来35年最具有养殖价值的水产养殖产品。原因在于大鳞副泥鳅目前的生产量还未能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在我国,大鳞副泥鳅养殖还未形成规模,大鳞副泥鳅目前来说还未发生较大的病害。目前大鳞副泥鳅养殖有很多方式,如池塘养殖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水泥池养大鳞副泥鳅等。而其中,池塘养殖的大鳞副泥鳅产量相对高于稻田养大鳞副泥鳅等其他养殖方式。池塘平  相似文献   

8.
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丰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关注。茭白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是种植业与养殖业有机结合的一种生态种养模式。它是利用大鳞副泥鳅与茭白一生均只需浅水位这一共性。大鳞副泥鳅喜食水中细菌、小型寄生虫等动物性饵料,从而大大减少茭白病虫害的发  相似文献   

9.
<正>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我地区已经多年了,稻田一般亩放苗0.5万尾,放苗规格5cm以上,一般亩产量200kg左右,亩纯利润一般在4000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工艺流程介绍给大家: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稻田的选择,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要求交通方便、靠近水源,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稻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5日,襄阳市春风万佳渔业养殖专业合作社从江苏省连云港市引进的2800kg、110余万尾优质大鳞副泥鳅苗经过近1000公里的长途旅行,顺利到达位于襄州区黄龙镇中明湾水库大坝下游的鳝鳅养殖基地,投放到10亩泥鳅养殖专用池塘进行饲养,预计经过4个月的养殖周期,达到上市规格,可实现产值110万元以上、利润30万元以上。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淡水池塘、稻田养殖泥鳅面积不断扩大,但目前制约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苗种。笔者根据近几年实施水产三新工程项目的经验,总结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关键技术,供广大养殖户参考。一、亲鳅引进与培育1.亲鳅培育池的准备。亲鳅培育池可选择连片土池,单只池面积1~2亩,池深1~1.5m。使用前夯实池底,池壁用窗纱网贴面。池塘一端设进水口,另一端设排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刀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刀鲚(Coilia ectenes Jordan et Seale)俗称刀鱼,隶属于鲱形目(Clupeiformes),鳀科(Engraulidae),鲚属(Coilia),体长、甚侧扁,向后渐细尖呈镰刀状,故而得名。吻短圆。口大而斜、下位。体侧两边被大而薄的圆鳞,腹具棱鳞,无侧线。胸鳍上部有丝状游离鳍条6根;背鳍、臀鳍各1个,臀鳍长直至尾尖与尾鳍相连,尾鳍小而成尖刀形。头及背部浅蓝色。体侧微黄色,腹部灰白色。各鳍基部均呈米黄色,尾鳍边缘黑色。刀鲚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渤海和东海  相似文献   

13.
白斑狗鱼,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我国该鱼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据估计目前每年天然产量在70-100吨左右。该鱼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口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  相似文献   

14.
<正>泥鳅由于产地的不同、生活环境的不同,其品质也有一定的差异。环鄱阳湖区域是我国泥鳅重要的资源分布区,区内泥鳅种质资源的丰富性可以为泥鳅良种选育提供重要的遗传资源。一、鄱阳湖泥鳅的繁殖生物学特性泥鳅,又名真泥鳅、青鳅、圆鳅。呈长筒状,尾部侧扁,腹部宽圆。尾柄上下缘略有皮棱。口亚下位,呈马蹄形。吻须  相似文献   

15.
白斑狗鱼,在分类学上属鲑形目,狗鱼科狗鱼属。在我国该鱼仅分布于新疆额尔齐斯河,据估计目前每年天然产量在70—100吨左右。该鱼体长而稍侧扁,尾柄短,吻长而扁平,似鸭嘴状。眼大、口宽大,口长为头长1/2,尾鳍叉形,背侧黄褐,有黑色细纵纹,体侧有许多淡蓝色斑或白色斑,腹部白色,鳍  相似文献   

16.
<正>经过几年的调查与检测,笔者对泥鳅养殖中出现的病害进行梳理,对其发病症状、原因及治疗方法进行系统整理,现做如下介绍:一、白尾病1.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2.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大鳞副泥鳅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重要水产品,也是我国水产品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学谦,1981)。在国内外需求量很大,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一种特种水产经济鱼类。目前虽然正是大力发展大鳞副泥鳅人工养殖的契机。但是,种种因素也导致现在大鳞副泥鳅的人工养殖和生存面临着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8.
正养殖性能较好的泥鳅品种有台湾泥鳅、日本泥鳅、濮阳泥鳅等,但迄今未有经国家正式审定的良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与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产学研合作,利用鄱阳湖区丰富的泥鳅种质资源优势,初步筛选出了一个具有较好养殖性能的泥鳅良种"鄱阳湖1号"杂交鳅。按照标准化养殖技术,鳅苗(3cm)经5-6个月的养殖周期可养成平均规格为30尾/kg的商品鳅。亩均投苗  相似文献   

19.
<正> 泥鳅属淡水底栖小型经济鱼类,它对环境适应能力强,饲料来源广,池塘、坑凼、稻田中都能养殖,是发展农村家庭副业的一个门路。 泥鳅在2龄时性成熟,开始产卵。成熟的雌鳅肚大腹圆,胸鳍圆滑,个体大于雄鳅。泥鳅的生殖期一般在4—8月,5月中旬到6月下旬水温25℃左右时,是其产卵盛期。泥鳅分批产卵。用做繁殖的亲鱼,要选择体色正常,体质健壮,无病无伤的,雌鳅最好选取体长15厘米以上,体重30克以上腹部膨大的个体,雄鳅可以略小。个体大的雌鳅怀卵量大,雄鳅精液多,繁育的鱼苗质量好,生长快。  相似文献   

20.
正台湾泥鳅,隶属于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的功效,享有"水中人参"之美称,广受消费者欢迎。加之台湾泥鳅具有集群性高、抢食性强、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