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养殖业中,养鱼产业一直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在不断推进我国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从我国养鱼产业综合发展情况来看,淡水池塘养鱼能够让养鱼产业具有无公害和高产量的特点,目前也是我国养鱼产业的主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围绕淡水池塘养鱼,将鱼苗种类选择和池塘建设作为出发点,提出相关养殖措施,以此来为我国池塘淡水养鱼产业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鱼是淡水渔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早在殷商时期即已开始,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积累和创造了丰富的养鱼经验,为今日淡水渔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清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淡水养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作为淡水养鱼主体的池塘养鱼技术,在长期的养鱼实践中发展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的“八字”精养鱼池,用“八字”法养鱼可充分利用养鱼的各种资源,提高产量,是一种值得推广、效益显著的养鱼高产技术。下面将“八字法”养鱼的具体作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5.
当前淡水渔业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养殖方式,一改过去的传统养殖,向池塘精养、网箱养鱼、工厂化养鱼等精养高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的淡水渔业发展很快。其中特别是小水面的池塘养鱼,更是所长足的进步。在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条件下,以小水面的池塘精养为主体来发展淡水养包,无疑是正确的。然而,随着技术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严格执行水产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调控技术、8:2养鱼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和综合养鱼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需求。淡水池塘要养出好品质的鱼,就必须保证池塘里的水质达标。所谓好水出好鱼,这是淡水池塘养鱼的基础,也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然而,由于池塘水质受到鱼类的排泄物和饲料发酵的影响,必须经常性地对池塘的水质进行检测与调控,以达到水产品的品质标准。  相似文献   

9.
从事池塘养鱼的单位及个人,要想养鱼获高产、投资少、见效快,首先应了解各种鱼的栖息水层及食性.以利于同塘混养,这样一来既能提高池塘的利用率.节约饲料,也发挥了它们之间的互利作用,渔业丰产丰收就有了基础。现就淡水池塘较普遍养的五种鱼类的栖息与食性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池塘“80:20”主养湘云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水产技术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在淡水养鱼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于某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杂食性鱼类;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它与我国传统的肥水性池塘养殖鱼相比,具有能良好地控制养殖池塘水质,减少养殖污水的排放量和养殖水的用量;采用高质量的人工  相似文献   

11.
<正> 一般养鱼者都知道,养殖淡水白鲳的池塘中,决不能施用敌百虫。因为淡水白鲳对敌百虫类的有机磷渔药非常敏感,即使少量施用,也会使淡水白鲳很快中毒,大量死亡。然而,在泼撒生石灰等碱性药物的池塘中,不能同池施用含有机磷成分的杀虫渔药的配伍禁忌,恐怕不是人人都知道的。2001年11月,笔者接诊到  相似文献   

12.
淡水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指利用淡水池塘养鱼,其产量中的80%左右是由一种摄食人工颗粒饲料,受消费者欢迎的高价值鱼组成,也称之为主养鱼。如鲤鱼、鲫鱼、青鱼、草鱼、团头鲂、斑点叉尾等;其余20%左右的产量是由“服务性鱼”组成,也称之为搭配鱼。如鲢、鳙鱼,可清除池中浮游生物,净化水质。一、鱼池标准成鱼养殖池以5亩~10亩为宜。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溶氧量高,符合国家渔业用水标准。池塘周围不应有高大的树林和房屋。池塘坡度以1∶2.5或1∶3为好。沙土或沙壤土可适当将坡度放大些,以减少塘埂倒塌的可能性。二、清塘消毒冬季或早春排水、…  相似文献   

13.
鱼文化之最     
鱼文化之最最早的养鱼国家据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卜辞中载:“在圃渔,十一月,……”,可见商代晚期便开始池塘养鱼,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举世公认,我国是世界上淡水养鱼最早的国家。最早的养鱼专著2400百多年前,我国春秋末年的范蠡,就在江苏...  相似文献   

14.
<正>养鱼先养水,肥水是水产养殖中培养优质养殖环境的常用手段。但淡水养殖过程中有几种情况肥水往往异常困难,导致相当一部分养殖人员头痛不已。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着重分析在淡水池塘中导致肥水  相似文献   

15.
池塘80:20养鱼技术是农业部“十五”重点推广项目,其核心内容是在淡水池塘中,80%的产量来自一种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优质鱼,而另外20%的产量来自于一种或几种服务性鱼类。  相似文献   

16.
<正>黄河鲤鱼俗名鲤拐子,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近几年利用池塘主养黄河鲤鱼已成河南省虞城县北部低洼盐碱地池塘养鱼的主要模式。2005年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在该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试验应用80∶20模式主养黄河鲤鱼,现将养殖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我国淡水养鱼史资料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淡水养鱼事业,也和我国农业一样,是有着悠久历史传统的。古代劳动人民在渔业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也是极为丰富的。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我国是世界上养鱼最早的国家。虽然至今尚无一部完整的淡水养鱼史,但是在浩繁的古代典籍中,有关我国淡水养鱼史的资料还是不少的,尽管是东鳞西爪,倘加以综述,不难窥见我国渔业遗产的丰富和珍贵。战国时期范蠡所著的《养鱼经》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养鱼文献。其中所述池塘设计、鲤鱼繁殖等方法,对现今的渔业生产仍有参考价值。因此发掘古籍中有关养鱼的史料,探求淡水养鱼的历史经验,是件很有现实意义的工作。清代沈同芳曾说:“渔古无专业,故亦无专史,但《尔雅》、《诗经》、《周官》、《礼记》,繁征博引,一切渔具鱼类,颇借之以传,不可谓非渔史之一助。”  相似文献   

18.
历史上,湖州是中国淡水养殖的中心区域之一。当地的池塘养鱼技术完整而系统、发达而有特色,在国内长期居于领先地位。湖州对中国淡水鱼养殖技术的贡献,集中在菱湖地区。晚清民国时期,关于湖州地区尤其是菱湖池塘养鱼的文献相当丰富,具体涉及到池塘建设与清整、鱼苗采集与培育、喂饲和投饵、鱼秧和成鱼的运载以及鱼病防治等各个方面。这些文献一方面总结湖州养鱼技术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指出当地养鱼业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养鱼池塘冬季清淤消毒,是淡水渔业生产上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近年来,由于池塘精养、高密度混养的不断提高,加大了池塘放种、投饲、施肥的投入,从而忽视了必要池塘清淤消毒工作,年复一年,池底淤泥越淤越厚,一般池塘淤泥厚度在0.5m以上,有的精养鱼塘甚至厚达1m左右。过厚的淤泥为各种致病菌、寄生虫提供了滋生的场所,导致池塘生态条件恶化,严重制约了池塘水体生产力,为此,养鱼生产必须从彻底清淤消毒,改善养殖环境着手,提高健康养殖水平,从而提高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20.
16世纪以后,钱塘江以东和以西地区的淡水养殖,分别沿着"河道养鱼"和"池塘养鱼"这两种不同方向演化。虽然无论哪种方向,其出发点都是尽量利用自然和生态的力量,最大限度减少人工的投入,养殖更接近野生群体的鱼类;但相对而言,后者对于自然的利用更加强烈。1980年代之后,淡水养殖的不同道路和不同传统,在各自坚强维系了400年之后,在现代高科技养鱼技术面前,实现了完全的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