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循环经济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甘肃省平凉市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状况和产业发展状况,大力发展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和循环型服务业,并以企业为抓手,以工业园区为载体,以产业为重点,重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环境保护和废物利用,走出了一条颇具成效的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对其他西部欠发达地区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张赤东 《商业研究》2006,(21):58-60
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可行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和必然选择。企业R&D对发展循环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是循环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的来源。企业R&D加强,将直接推动循环型企业的建立和发展,推动循环型生态园和生态链的形成,促进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循环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只有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循环经济观,建立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依靠科学技术,着手构建循环经济系统结构,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建立循环型社会。  相似文献   

4.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迅速扩张,我国环境污染问题不断加剧,亟需构建循环性社会。目前,我国还只注重对中小型循环经济的发展,而循环型社会的建设是一种更高级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与新型城镇化进程契机下,构建循环型社会具有迫切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加强循环型社会理念的教育,并加快立法工作,建立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增加政府投入与支持,以使循环型社会建设工作能顺利开展,进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西藏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入手,介绍西藏及其旅游业发展现状,并论证了发展循环型旅游业是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西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日趋增加,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渗透到各个领域中。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而循环型农业经济的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利于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由于农业发展水平对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构建水平具有直接影响,农产品的可靠及安全能促进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因此加强区域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的构建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循环经济视角下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晓玲 《现代商贸工业》2009,21(17):120-121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入手,论证了发展循环型农业旅游的价值所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河南农业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河南农业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思想萌芽于20世纪60年代,迅速发展于90年代。目前,以德、日、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已制定了"发展循环型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的战略目标。中国也提出建立"两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战略政策。武汉作为"两型社会"的重点建设示范城市,已将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两型社会"的突破口。本文对武汉市发展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目前武汉市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甘肃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西部省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最佳的选择。本文阐释了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分析了甘肃省经济发展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行甘肃发展循环经济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是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入手,介绍西藏第二产业发展现状,并论证了发展循环型第二产业是西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最后提出西藏第二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也日渐凸显,并不断恶化。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传统的线性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用循环经济来代替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成为了必要。城市经济的发展也必然朝着循环型城市的方向进行。  相似文献   

12.
财富集汇     
《致富时代》2013,(2):2-3
热点《"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蕴含万亿商机2012年12月1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和农业体系,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以及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行动等四个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循环经济发展的国际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毕永田 《商场现代化》2008,(16):325-326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已初步形成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园区模式、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这样四种模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相比,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着力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产业园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4.
毕永田 《商业科技》2008,(16):325-326
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一股潮流和趋势,并取得了成功的实践,已初步形成杜邦模式——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工业团区模式、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日本的循环型社会模式这样四种模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率相比,我国在推行循环经济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因此,根据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工作经验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并借鉴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工作要着力从企业实施清洁生产、产业圊区循环经济体系建设,重点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设、构建社会循环经济体系等四个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5.
东北老工业基地循环经济立法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地,中央提出的“振兴东北”战略正是对其地位的肯定。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是复兴东北的关键,亦是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的基石。“循环经济,立法先行”。我国在循环经济立法方面刚刚起步,应以“振兴战略”为契机,制定一部区域性法律,以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引导和规范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应充分发挥区域的比较优势,密切结合生态保护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以循环经济体系为基础,促进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  相似文献   

16.
俞斌  沈毅俊 《商场现代化》2007,(31):335-336
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密集,经济发达,资源稀缺,沿海地区发展逐渐受到资源要素和环境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把循环经济模式引入到城市建设中来,贯穿和渗透在沿海地区城市建设的诸方面。建设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适宜人居住的循环型城市,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进行城市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路。文章阐明了我国沿海建设循环型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好处,最后提出了循环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刻意通过构建物质的循环利用链发展循环经济,是对循环经济机械和片面的理解,改变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循环型社会才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在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效,但在发展思路、行动、政府组织、制度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江苏省发展循环经济应充分重视消费领域,倡导和培育可持续消费方式;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企业走集约化经营道路;将政策重点调整到强化生产者责任、规范排出者责任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循环经济基本理论出发,探讨了我国发展循环型农村经济的重要意义,最后给出了我国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模式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循环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华 《上海商业》2005,(9):16-20
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资源供给不足将成为今后社会发展的长期约束条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采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日益凸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尤显重要。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做法.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从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经济发展不平衡日益加剧, 经济与社会发展对资源、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而地球所拥有的资源却是有限的,环境承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地球将不堪重负,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因此,必须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和有效利用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