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经验、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在放松利率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特别是1996年以来,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利率体系的市场化程度逐渐提高,利率在经济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从货币市场起步的,即先放开银行间同业 相似文献
2.
我国要实现金融国际化,必须加快与国际惯例的接轨,逐步放弃利率管制,使利率由货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自主决定,解除央行对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管制,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状况,自主决定利率标准。因此,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业走向市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4.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课题。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利率改革的力度相对较小。利率是资金的价格,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基础。没有市场化的利率,就没有连结企业、银行和财政的纽带,致使间接宏观调节的措施都难以奏效。 相似文献
5.
随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加深,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国际金融市场必然条件.利率市场化要实现目标须更加改善和发展金融市场,为市场化利率指出运行体制;强化金融监管,确保市场透明公正;提升央行货币独立性策略,缩减政府干预;有效形成实行自我监管系统,培育市场健康主体. 相似文献
6.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建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三年前,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戴相龙就已公布了利率市场化的整体计划:在三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坚持渐进改革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原则,先放开外币利率,后放开人民币利率;先放开贷款利率,后放开存款利率。如今三年期限已满,利率市场化还会远吗? 相似文献
7.
随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加深,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加入国际金融市场必然条件。利率市场化要实现目标须更加改善和发展金融市场,为市场化利率指出运行体制;强化金融监管,确保市场透明公正;提升央行货币独立性策略,缩减政府干预;有效形成实行自我监管系统,培育市场健康主体。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改革是经济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较为深入的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可能带来的利率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
10.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既定目标.实现利率市场化,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强宏观经济调控和优化经济结构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我国近十多年来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步伐,并进一步提出深化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比较与借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的利率管制主要为存款利率上限管理以及贷款利率下限的约束。利率市场化特别是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的中介机构和资金成本带来哪些影响,如何更好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等问题值得关注。本文运用模型模拟分析存款利率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利率市场化将会导致利率上升、抑制边际投资、改进金融中介机构和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加强对服务不够的部门的金融支持。中小银行、效率更高和能更有效管理成本的银行在利率市场化中获利更大。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表明,要获得利率市场化的好处,并不至于造成不必要的动荡,需要加强谨慎监管、管制,强化货币政策的配套管理,并实施灵活的政策组合。本刊征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意,翻译并发表此文,作者及所在机构对译文免责。 相似文献
12.
《金融监管研究》2015,(2)
基于美国、日本、加拿大、印度等国的案例分析表明,利率调控转型宜采取渐进式,并与利率市场化进程协调一致;市场基准利率主要集中于隔夜同业拆借利率和市场回购利率,且大都为实际成交利率;央行关键政策利率品种和期限一般会随着经济金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过多的政策利率不利于货币政策传导。对于我国利率调控体系的实证研究表明:与美国、日本等国家传统的公开市场操作模式相比,利率走廊调控模式更适合我国,央行7天逆回购利率和隔夜市场回购定盘利率分别是我国关键政策利率和市场基准利率的理想选择,走廊宽度在200个基点左右的非对称利率走廊效果较好。最后,本文提出了过渡期和中后期利率走廊调控的具体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3.
利 率市场化使 商业银行 面临更大的 竞争压力 ,加 大了银行损 益的不确 定性,同时对银 行防范风 险能 力提出 了 更 高 要 求。 本 文 通过 对 商 业 银 行在 利 率 市 场化 中 的 利 率 风 险 分 析 ,提 出 了 构 筑 商 业 银 行 利 率 风 险 管 理 机 制 的策略 。 相似文献
14.
15.
在利率体系中,其准利率处于关键地位,在我国利率市场化正式启动之前,理论界普遍将法定利率视为基准利率。随着人民币国际化、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以及国债利率市场化属性的进一步确认,我们不能再用一种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基准利率去判断和评估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金融资产价值,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基准利率的形成机制,为金融创新工具的开发、定价和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利率一直实行管制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低利率管制政策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利率是否市场化并不重要。但随着市场机制作用的增大,特别是在非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兴起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和国有企业经营机制转变之后,利率管制的弊端愈加突出。本刊签约作者周革平博士认为当前国内外的物价水平稳中趋低,商业银行存差较大,最宜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文章通过阐述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涵义,分析论证了利率市场化后,国有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相似文献
17.
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利率市场化浪潮始自20世纪70年代,20多年来,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经历了一个从利率管制到利率自由化的过程,本对近20年来,推动利率自由化的主要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借鉴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正在加快步伐,然而,商业银行缺乏利率风险定价能力和管理能力以及金融市场缺乏基准收益率曲线成为制约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因素。展望未来,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可望较快实现,银行存款利率将在竞争中被迫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对稳步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信贷市场取得很大进展,在促进金融市场发育、改善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实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能力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放开银行业存贷款利率,将面临利率水平频繁波动、商业银行收益渠道变化、中小金融机构经营环境改变、中央银行调控手段改进等相关问题。为此,商业银行应建立利率风险控制机制、实施经营收益多元化策略;中央银行则应改革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加强对信贷市场的金融监管,以循序渐进的方式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