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品伤害危机爆发后,消费者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存在哪些因素影响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态度?论文基于“刺激—加工—响应”(S-O-R)理论,以风险感知为自变量,以消费者宽恕为中介变量,以品牌熟悉度为调节变量,以产品伤害危机爆发前后消费者购买意愿变化为因变量建立了研究模型,然后通过问卷调研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研究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风险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有显著影响;消费者宽恕中介了风险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品牌熟悉度在风险感知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环境价值导向可以通过环境价值观来对人的行为产生支配和影响作用。本文基于Stern提出的价值—信念—规范理论,选取利己主义价值观和利他主义价值观作为消费者的环境价值导向,随机抽取190名消费者来检验消费者利己价值观、利他价值观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并加入绿色感知价值作为中介变量。借助于相关数据处理软件进行信效度分析、假设检验和中介效应分析等。结果表明:消费者利己价值观具有负向作用,但不显著;利他价值观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绿色感知价值具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据此,政府部门应该完善相关国家标准,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企业应该精准市场定位、完善战略布局、制定有针对性的营销方案。  相似文献   

3.
苏平  黄丹 《财会月刊》2024,(5):37-42
研究开放式创新与专利保护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在我国“双碳”目标中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2000~2021年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和引用数据,运用门限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开放式创新和专利保护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开放式创新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上市企业的创新绩效存在单门槛效应;专利保护对于创新绩效具有双门槛效应;开放式创新对于专利保护具有单门槛效应;专利保护对于创新绩效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条路径。结论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专利保护相辅相成,企业应在开放式创新基础上建立健全专利保护策略,促进合作的同时保护自身创新成果,以实现更高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多样化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除了应对传统燃油车的竞争,还面临新能源汽车企业间的竞争。因此,基于消费者心理行为驱动的新能源汽车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创新和广告投入合作变得尤为重要。为此,从消费者视角,即从满意度和参考价格效应出发,分析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合作决策问题,通过建立Nash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主从博弈以及集中决策三种博弈模型,并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得到了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均衡策略。分析结果表明:参考价格效应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的技术创新水平、广告宣传水平和消费者满意度都有正向影响,并且可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新能源汽车制造商对零售商的成本分担承诺能激励零售商的广告宣传积极性,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品牌知名度,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消费者满意度与参考价格效应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对新能源汽车制造商技术创新水平和零售商广告宣传水平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技术,构建了知识型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结果显示:购买意愿、配套基础设施和经济成本是知识型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直接动因,经济激励型政策和行政限制型政策通过影响购买意愿间接作用于购买行为,其中行政限制政策的效果更好;气候问题感知、环境态度、价值观、信任度、时尚个性体验是激发购买意愿的个体心理动因;社会规范、角色地位、面子文化、从众心理是诱发购买意愿的群体心理诱因;信息宣传和产品技术特征因素则通过影响个体心理间接驱动购买意愿。因此,经济激励与形成限制双向政策双管齐下,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认同度,塑造产品的时尚感和社会地位形象,是推广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开展双评论类型(属性型/体验型)×双调节定向(促进/预防)的组间实验,通过分析注视时间、回视次数、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的实验数据,探索在线评论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发现与体验型评论相比,消费者对属性型评论的注视时间更长,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更强;与预防定向个体相比,促进定向个体的注视时间更长,回视次数更多,感知有用性更大,购买意愿也更强;评论类型与个体调节定向在感知有用性和购买意愿形成过程中,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由此,提出网络营销者宜分类陈列在线评论、有效识别个体调节定向、优化网页信息内容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杜佳蕊  高乐泉  刘妍  李彬  杨忠敏 《价值工程》2019,38(19):220-223
文章在研究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利用问卷从消费者、新能源汽车自身以及政府政策三个角度对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的因素进行信息收集,之后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对新能源汽车了解程度、环保意识、新能源汽车价格、技术、安全性以及限号政策、购车补贴等因素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根据数据分析结论,对京津冀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能源资源的日益短缺以及人类社会对节能环保的诉求,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成为汽车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首先对国内外学者关于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购前阶段形成购买意愿的研究进行梳理,根据消费者现有用车行为特征与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认知提出研究假设;然后,在对全国各地城市居民发放问卷的基础上获得实验数据,分析影响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购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差异比较,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经济》2019,(3):23-33
本文基于所构建的利益感知对消费者绿色品牌购买意向影响的概念模型和提出的相关假设,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多层回归等方法实证分析发现: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享乐性利益感知的影响不显著,且三者均对消费者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幸福感仅在功能性利益感知和情感性利益感知对绿色品牌购买意向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自我概念清晰性正向调节享乐性利益中尝新利益感知对消费者幸福感的影响。据此提出,企业应在提高绿色品牌环保功效的同时,注重保障绿色品牌产品品质;应重视以消费者幸福感提升为导向的绿色品牌利益创造;应根据不同消费者自我概念认知程度细分绿色品牌市场,采取差异化的绿色品牌创新性信息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内部购物环境为背景,探讨员工制服颜色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的内在机制。通过三项实验研究发现:员工制服颜色对消费者感知产品质量的影响会受到产品类型和消费者知识的调节,进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意愿,蓝色员工制服会使新手型消费者对科技类产品有更高的产品质量感知。并且,员工制服颜色(积极或消极)会通过消费者情绪对消费者购买意愿产生影响,积极颜色的员工制服对消费者情绪有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针对不同产品类型和消费者产品知识水平,通过员工制服颜色来提升消费者的购买意愿,特别是科技型企业应该选择积极颜色的员工制服,来提升新手型消费者的产品质量感知和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1.
徐建凤 《英才》2010,(8):57-61
6月1日,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规定补贴资金拨付给汽车生产企业而非消费者,但这并不妨碍新能源汽车的升温。  相似文献   

12.
伏虎 《企业经济》2020,(1):19-25
重庆市委党校(重庆行政学院);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摘要本文以虚拟品牌社群社会资本为研究对象,考察其与消费者溢价购买行为之间的关联性及其影响路径。构建了消费者溢价购买行为与虚拟品牌社群社会资本各维度的影响假设模型,并讨论了各维度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消费者信息价值感知通过社会资本各维度影响溢价购买行为,消费者社会价值感知通过结构性维度和认知性维度影响溢价购买行为,社会价值感知在关系性维度上对消费者溢价购买行为不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了消费者对大宗耐用消费品与低价快速消费品在溢价购买行为中的差异规律。研究建议:大宗耐用消费品的企业需要在品牌社群运营中引导成员开展"体验性知识"的分享;企业在虚拟品牌社群运营中需要改善社会价值感知;企业应聚焦虚拟品牌社群的社会资本培育,获取溢价定价权,从而提升企业利润。  相似文献   

13.
企业创新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而成功的塑造品牌形象,是企业创新的关键。文章在企业创新的大背景下,以餐饮企业为例,探讨品牌形象感知及其与消费者购买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情感性因素和功能性因素构成了餐饮行业的品牌形象感知的主要因素,但仅有情感性因素感知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显著,是品牌形象中的决定因素。最后为餐饮业品牌塑造及企业创新提出了相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零售商均大力发展自有品牌。然而,我国的自有品牌尚处在发展培育阶段,市场占有率仍然偏低。据此,本文从消费者的角度来探讨价格意识、品牌熟悉度、感知风险以及感知质量是否会对购买意愿产生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价格意识、熟悉度、感知风险和感知质量都对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本文也验证了感知质量的中介作用,其中感知质量部分中介熟悉度、感知风险与购买意愿的关系,完全中介价格意识与购买意愿的关系。本文还提出,自有品牌要加強与消费者的沟通来改变消费者对自有品牌的质量以及形象认知,同时增强品牌熟悉度。  相似文献   

15.
以品牌在网上的虚拟品牌体验活动为主题,研究品牌创新感知在品牌体验与品牌忠诚度间的中介作用,并考察产品类型对品牌创新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品牌创新感知能作为中介解释虚拟品牌体验对品牌忠诚度的影响,并确认品牌体验能有效引起消费者的品牌创新感知;(2)产品类型调节品牌体验中的感官体验、思考体验与行动体验,通过品牌创新感知起到对消费者品牌忠诚的影响;当产品类型为享乐型产品时,感官体验、思考体验与行动体验对品牌创新感知的正向效应更强。  相似文献   

16.
《企业经济》2019,(12):86-95
电子商务业务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而网络购物虚拟性的特质导致消费者网购失败的现象越来越多。本文以网购失败的消费者为对象,考察服务补救过程中消费者感知对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的影响机制,构建消费者感知、移情和行为意愿的补救理论模型。本文对238份有效样本运用SPSS和AMOS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感知公平正向影响消费者移情,而感知真诚中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对消费者移情有显著作用;感知公平正向影响补救满意度,而感知真诚与补救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未得到验证;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使消费者产生更高的再惠顾意愿。在补救路径模型中,消费者移情和补救满意度起到了完全中介的作用。因此,在服务补救过程中,应同时注重公正性和真诚性,并通过消费者的心理移情来达到补救满意。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挖掘广告调节聚焦信息对消费者非欺诈性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奢侈品广告信息对消费者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受消费者自尊水平的调节:对于高自尊的消费者,当广告信息为预防聚焦时,其仿冒奢侈品的购买意愿更低;对于低自尊的消费者,广告调节聚焦信息对其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广告信息对消费者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还受消费者从众倾向的调节:对于低从众倾向的消费者,当广告信息为预防聚焦时,其仿冒奢侈品的购买意愿更低;对于高从众倾向的消费者,广告调节聚焦信息对其仿冒奢侈品购买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Bass扩散模型及其扩展理论是常用的市场分析工具,可以用其对新产品、新技术扩散方式进行分析。研究基于Bass模型,根据2008年—201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运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预估。研究结果显示,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扩散模式受外部模仿性因素影响更大,即消费者在选购新能源汽车时,受其他已购消费者口碑影响大于汽车自身创新因素。因此,在营销过程中,新能源汽车企业应加强口碑引导,注重口碑营销,以实现新能源汽车的高效率扩散。  相似文献   

19.
基于服务质量模型选取关于航空延误补救措施的主要指标,建立一个以感知公平作为中介变量,服务补救措施与旅客满意度和顾客再购买意愿之间关系的结构模型。通过问卷发放、回收、处理,得到相关数据。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及结构方程检验和路径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从服务补救措施到顾客满意度的路径,感知公平可以作为中介变量、顾客满意度对旅客再购买意愿产生正面影响的结论;及时响应最能带来旅客满意度的提高并且服务补救的公正能提高服务补救的效果。因此,航空公司应该及时回应旅客的疑问并将延误原因告知。服务补救过程中,在保证移情沟通和弥补损失的情况下,强化旅客对公平的感知,确保服务补救的公正,提高旅客的再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0.
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视觉搜索引擎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为了揭示视觉搜索引擎如何发挥作用,文章结合淘宝拍立淘的特征,在技术接受模型的理论基础上引入感知精准性变量,构建研究模型,揭示视觉搜索引擎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消费者对视觉搜索引擎的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精准性均能显著地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进而有效地增强消费者的商品购买意愿;②视觉搜索引擎的感知易用性和感知精准性是感知有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