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晗;石翔燕;邓尧天 《当代财经》2025,(3):98-111
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力量。因此,深入考察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为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1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行业互动聚集现象明显。机制分析结果显示,竞争压力是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的核心驱动力,主要表现为信息环境越好、市场竞争越激烈,行业同群效应越显著。拓展性分析发现,当同群企业的绩效水平和地理邻近程度越高时,行业同群效应越显著,符合逻辑模仿律和先内后外律。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在竞争环境相对激烈的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中,数字化转型的行业同群效应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正成为微观经济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以2010-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基于同群效应视角,探讨数字化转型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存在显著的行业同群效应与地区同群效应,且二者通过不同路径推动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其中,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有利于增强制造企业创新能力,而地区同群效应则会加深制造企业服务化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行业竞争度和市场化程度分别对数字化转型行业同群效应、地区同群效应与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关系产生倒U型调节效应。研究结论对揭示企业数字化转型决策逻辑,厘清不同类别数字种群环境对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路径差异,促进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4.
当前中国企业创新活动的持续性面临内外部环境变化的重大挑战,且现代经济的生产和分工越来越趋于网络化,利用企业贸易网络破解企业创新困境成为新发展阶段中国创新增长的重要战略支撑。首先构建一个企业贸易网络与同伴创新博弈模型,然后基于2009—2013年中国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客户贸易网络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企业与上下游伙伴形成的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研究发现,企业贸易网络中同伴企业的技术改进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即企业贸易网络中存在创新同群效应,且垂直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知识溢出,而水平同伴的主要作用渠道是竞争压力。进一步研究表明,企业贸易网络中的创新同群效应具有高阶性质,且在供应商垂直同伴样本和共享客户水平同伴样本中更显著,并随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增强。因此,要合理布局企业贸易网络,确立竞争和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关注政策的网络溢出效应,以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将大量资金投资于金融市场,使得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本文以同群效应为研究视角,选取2008-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连锁董事网络的角度分析了企业金融化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产生机制和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同一董事网络中的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源于信息传递和资源获取两种途径,且企业董事网络中心度越高、企业董事会成员具备金融背景、上市年限越长、企业的融资约束越弱,同群效应越明显.嵌入董事网络的企业金融化同群效应会导致企业偿债能力下降、主业投资不足的经济后果.本文以连锁董事网络同群效应为新视角,拓展了企业金融化研究范围,同时也为政府、企业和管理者在降低金融化同群效应带来的负面影响方面提供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环境信息披露是外界了解企业环保行为的重要途径,上市公司网络搭建了企业间的信息交流渠道。现有同群效应研究对企业所处的网络关注不足,未深入挖掘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网络同群效应的触发机制。本文基于董事联结关系构建了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网络,建立了三类网络同群质量指标,揭示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网络同群效应中的“核心引领”机制和“见贤思齐”机制。研究发现:从核心引领角度,同群数量正向影响焦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在同群数量对焦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中,竞争压力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见贤思齐”角度,披露领先同群、规模领先同群、位置领先同群正向影响焦点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且焦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见贤思齐”机制中存在马太效应;在非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分析师跟踪数量多的企业样本分组中,“核心引领”“见贤思齐”两种机制的影响程度均相对较高。据此,本文提出企业不仅要在行业互动中学习领先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行为,还要通过网络嵌入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提升自身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7.
基于同群效应理论视角构建董监高任职网络,利用2010—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焦点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是否受到同群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即董监高任职网络中是否存在企业技术创新同群效应,并进一步分析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同群企业的技术创新对焦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促进作用。第二,同群企业技术创新通过激发焦点企业创新动机、优化焦点企业创新过程来促进焦点企业创新。第三,由于基于网络关联的内部信息渠道与外部信息渠道存在替代关系,董监高任职网络中的同群效应在外部信息环境较差时发挥更大作用。本文基于新的网络视角深化和丰富了企业创新同群效应及其机制研究,为创新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联结日益密切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政策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现有关于数字化转型影响绿色创新的研究多聚焦于线性关系,鲜有研究关注这两者间的非线性关系。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2011-2020年数据,检验了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影响,以及存在网络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并进一步基于所有权性质进行差异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提升企业信息共享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进而促进绿色创新。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正向促进作用是非线性的,随着数字化技术用户规模增加,其促进作用会跳跃性地变大,即存在网络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的促进效果更明显,且仅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有非线性促进效果,存在网络效应。本文不仅揭示了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创新存在非线性影响和所有权性质差异影响,同时也为我国推动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能够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梳理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机制,以 2007-2021 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为样本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数字化同群效应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入,并通过加剧行业竞争实现;企业管理者能力抑制数字化同群效应对相关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效应,而融资约束会放大数字化同群效应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东明;张凯越;欧阳艳艳 《中国经济问题》2024,(4):181-196
本文基于2007—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土地交易数据,使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模型,检验企业土地交易投资决策时模仿性同群效应和学习性同群效应,并实证分析产生机制和异质性因素。结果表明,企业在土地投资决策时存在显著的模仿性同群效应和学习性同群效应,且模仿性同群效应反映在决策当期而学习性同群效应在滞后期。产生机制在于信息学习和竞争驱动,地方政府干预较低或市场化程度较高,行业竞争程度更高,同群效应更显著。在异质性因素上,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和成长期企业更倾向于模仿和学习同群组企业的土地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韩民春;宋昌昊;袁瀚坤 《经济学动态》2025,(1):111-127
数字经济时代下,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供应链韧性以及自身盈利能力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之一。本文将数字化转型引入企业异质性模型中,以分析其对企业加成率影响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使用2010—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加成率,且对中小规模企业、年轻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的加成率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优化企业供应链配置以提升供应链韧性是数字化转型提高加成率的重要路径,主要通过降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的集中度,以及提高供应链的产品流匹配效率和资金流使用效率实现。本文研究对企业合理制定数字化转型策略,以及政府完善相关支持政策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2.
提升供应链韧性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着力点。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与供应商数据,从供应商配置与存货角度研究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降低供应商集中度,增加企业存货,多元的供应源与充足的存货储备有助于抵御供应链中断的风险,塑造供应链韧性。机制研究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强企业对外部资源的管控能力和内部资源的整合能力,进而增强了供应链韧性。异质性分析发现,人工智能技术与云计算技术的运用对提升供应链韧性的作用最为明显;外部交易成本高的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打造供应链韧性的效果更显著;同时,数字化的稳链作用更多体现在面临外部信息约束较高的企业。进一步研究得出,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利于促使进口供应链多元化,分散进口供应链风险。本文的研究为推进数字技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与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转型关乎企业成长,也关乎中国产业数字化的成败。本文以2007—2018年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利用文本分析技术提取年报中数字化关键词,研究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成长,并且数字化转型对头部企业成长的促进作用更大。具体来说,数字化转型对80%分位点企业的影响是20%分位点企业的3.67倍,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证实了上述结论。异质性分析发现:(1)现阶段数字化转型在国有企业中的效果优于非国有企业,这可能是得益于国有企业为地方政府承担"政策性负担"而获得了额外的资源倾斜;(2)数字化转型具有显著的"同群效应",当同城市同行业内有多家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时,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效果会更好;(3)在制造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影响显著,而在服务业中则没有捕捉到显著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提高劳动效率和降低营业成本是数字化转型促进企业成长的主要中介机制,在总效应中分别占24%和18%。本文的研究结论为探索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长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变革可突破时空局限和产业界限重构经济运行模式,并对微观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成本费用有深刻的影响。以2009—2020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在利用文本分析和机器学习方法构建企业数字化转型程度指标的基础上,实证考察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成本粘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显著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且当公司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较低以及公司与客户、供应商分属异地时这种降低效应更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是通过强化技术替代用工、减少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加速供应链资源高效运转而降低企业成本粘性的。 相似文献
15.
同群行为是影响企业慈善捐赠的重要因素.基于社会嵌入理论,文章从董事网络嵌入角度研究了企业慈善捐赠的同群效应.研究发现:(1)当企业嵌入董事网络时,联结企业之间的慈善捐赠行为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2)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为管理层攫取私利提供了便利,具体表现为:国有企业管理层享受到更高的非货币性收益,而民营企业管理层获取了更高的货币性收益.(3)受同群效应影响的慈善捐赠并未带来政府补助的增加,但企业绩效却得到显著提升.因此,企业应理性对待董事网络,选择性地学习和模仿联结企业的慈善捐赠经验,以免得不偿失.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转型变革过程中对企业风险隐患的防范与化解成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既有研究关于数字化转型如何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能力尚存分歧。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公司年报的基础上,系统考察了数字化转型与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之间的因果关系、作用机制及其异质性,认为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这一结论在控制联合固定效应、进行工具变量及内生性检验之后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风险承担能力的作用会因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存在差异,相较而言,数字化转型能显著提升处于生命周期前中期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非过度负债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化转型可通过节约交易成本费用和驱动经营多元化策略等渠道来影响企业风险承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绿色创新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途径。文章区别以往关于绿色创新的研究,从同群效应的角度出发,以2014—2020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绿色创新决策的同群效应,并进一步研究了同群效应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存在同群效应,企业在制定绿色创新决策时会参考同行企业的决定;管理者声誉和竞争压力是绿色创新同群效应的形成机制,受教育水平越高且任职时间越短的管理者,在制定决策时更易受同群企业影响,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也会密切关注同行竞争者的行为并进行模仿。文章从同群效应的视角丰富了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为促进企业的绿色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薛春辉;王俊秋;柳颖 《经济管理》2025,(4):23-42
企业嵌入的供应链网络兼具复杂性与协同性,其存在为企业获取必要信息、响应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价值增值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基于此,本研究以2007—2022年上市公司的供应商和客户数据为基础,采用网络中心度和结构洞刻画企业所处的供应链网络结构特征,实证检验了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越接近供应链网络中心位置的公司,其数字化转型程度越高,而占据丰富结构洞的公司,则不利于推进数字化转型。机制研究表明,供应链网络中心度越高、占据结构洞越少的企业,其知识吸收能力越强、信息透明度越高,进而对数字化转型产生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在资产专用性高、信息验证成本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低、行业竞争程度高、融资约束低等情况下,供应链网络结构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检验表明,基于供应链网络结构视角的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促进了企业价值与供应链效率提升。本文研究从供应链网络结构层面为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深入理解和优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提供了重要思路和实证支持。 相似文献
19.
探讨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特别是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不确定性,以及体现制度环境的知识产权保护对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实证分析沪深A股2009—2017年高科技上市公司数据,结果表明:①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②环境不确定性显著负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环境不确定性弱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③知识产权保护显著正向调节高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同群效应,即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了企业研发投入的行业趋同。结论丰富了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研究成果,为考察企业所处外部市场与制度环境对企业研发投入同群效应的影响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同群效应理论研究的若干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群效应是指平等个体之间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产生相互作用时,其中某一个体的行为及结果受到的同群者行为及结果的影响。近年来,关于这一效应的研究在教育学、公共经济学等领域中得到了较多的运用,并对政府的某些决策,如教育资源分配、学生能力跟踪方式、教育券的发放,以及各种反贫困、反种族隔离政策起到较大的作用。目前关于同群效应的存在性以及作用大小还在争议之中,现有的同群效应研究里,已有一些经验主义的方法运用,但能够证明同群效应存在的强有力的证据还不多,此外,有关同群效应的作用是否存在非线性,以及存在怎样的非线性,仍然是一个正在争论中的话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