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了完善创业板退市制度的意义,并对创业板新旧退市制度作了比较,针对新退市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蔺汉杰 《会计之友》2012,(26):70-72
2012年,创业板新退市制度终于在投资者、监管机构以及资本市场的"千呼万唤"中闪亮登场。毋庸置疑,新退市制度优化了创业板市场的资源配置,加快了上市企业的"优胜劣汰",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但为了切实保护投资者利益,刚出台的创业板退市制度还需要不断完善、不断成熟。文章简要介绍新退市制度,从保护投资者权益角度对创业板新退市制度展开了思考,在借鉴国外退市制度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完善退市制度的建议,以期对我国创业板市场逐步完善和走向成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随着创业板市场的不断发展,场内公司“只进不出”的现象日益严重,旧版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深圳证券交易所新推出了《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2年修订),它的推出及实施对创业板市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文章揭示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现状,分析了创业板发审委委员评分系统和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变化,并结合创业板退市制度的变化,从知识产权信息披露角度研究了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应对策略,借以对创业板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郭智  杨春鹏 《价值工程》2004,23(9):82-84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成熟市场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我国退市机制具有特殊性和不完善性。退市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要借鉴成熟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但不能盲目超前。  相似文献   

6.
郭智  杨春鹏 《价值工程》2004,23(12):82-84
我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总体思路和成熟市场是一致的.我国证券市场具有特殊性,发展时间较短,所以我国退市机制具有特殊性和不完善性.退市机制在运行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完善我国上市公司退市机制,要借鉴成熟证券市场的退市制度,但不能盲目超前.  相似文献   

7.
“复活”退市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市制度在主板市场的失败,意味着在上市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上废掉了最重要的武功,加之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公司控制权市场的长期萎靡,而这两项制度设计历来被视为资本市场的两大利器。  相似文献   

8.
果断退市     
刘纪鹏  李征 《英才》2012,(10):82
上市公司难以退市、常被"借壳"的重要原因在于上市资源供不应求。在今年5月1日创业板退市方案正式施行后,6月28日沪深交易所又分别推出了主板与中小板的退市新规,看似向哀鸿遍野的股市注入了一股新的力量,为已经对股市丧失信心的投资者们打了一剂强心针。主板市场至今已经发展20余年,中小板市场也已经运行8年之久,由于"垃圾股""僵尸股"已形成了严重的积压,退市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2009年10月30日,中国创业板正式上市。和主板上市公司不同,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规模较小,经营也尚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成长潜力同时也蕴含着较高的风险。因此,完善的退市制度是创业板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山东企业管理》2014,(4):53-53
*ST长油.是央企.更是上市公司。作为上市公司.在退市制度面前都是平等的。任何认定其不破产、不退市的投资者.都是在赌博.后果只能自负。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发布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并自5月1日起施行。新规则的实施不仅完善了创业板退市制度,也有利于创业板市场的长远发展,对主板、中小板退市制度的改革、完善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二、原退市制度执行效果及其缺陷  相似文献   

12.
纵观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进程,可以发现目前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逐步完善的。风险警示板块的设立以及对公司净资本的要求等等都属于相关制度有效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引述部分国家和地区的退市制度,从而为我国退市制度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退市制度的完善是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构建上市公司治理良好生态、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的重要环节.与注册制相配套而发布的新退市制度,为公司提供了与"入口多元"相匹配的"出口畅通"机制.与原退市制度相比,这种"出口畅通"机制在倒逼资本市场存量优化、为退市提供简洁通道的同时,极大地缩短了触发退市标准上市公司的退市时间.上市公司应熟悉退市新规,用底线思维对待退市风险,用质量和效益为公司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有人士表示有聊胜于无,但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来看,退市绝对不能形式化。当一份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创业板退市制度(征求意见稿)摆在市场各方面前的时候,迎接它的的确有掌声,但寥寥无几,更多的则是各色翻飞的"板砖"。  相似文献   

15.
科创板构建了重大违法违规强制退市、交易类强制退市、财务类强制退市、规范类强制退市四大体系。相较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主板、创业板及中小板的退市制度有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但从实际需要出发,相较于国外成熟市场而言,还存在着诸多的设计缺陷。基于此,论文对我国科创板强制退市制度设计的突破与缺陷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陈家乐 《财会月刊》2012,(20):17-18
创业板退市新政自2011年11月28日发布以来引起了学者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创业板退市政策前后的变化,发现新政在退市标准的规定上仍不够严格,建议为了更好地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应该严格立法执法,加强监督,打破相关利益主体的联合抗衡,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深圳证交所目前公布了新修订的《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由于新版《上市规则》以较大篇幅阐述了创业板公司的退市规则,这被认为是深交所在推进创业板市场制度完善方面的一大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国A股市场历来重上市轻退市。几十年来退市公司中强制退市的占绝大多数,而主动退市的公司却寥寥无几。为探寻这一现象的深层次成因,本文以德阳二重集团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退市前的经营状况和制度背景的剖析,以及其后期战略计划的实施及重新成功上市全程的分析发现,持续经营亏损和陷入财务困境往往是诸多上市公司走向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如果企业仍希望能重新上市,且该亏损与困境只有通过长期的战略性调整方能转变,那么战略性主动退市不仅可以掌握未来重新上市的主动权,还可以在兼顾多方利益的同时实现战略性转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提高盈余质量以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这既是监管政策出台的初衷,也是信息不对称分析框架下的公司治理所研究的重要话题。以"退市新规"的出台为契机,选取2009-2012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横向比较与纵向变化两个维度研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结果发现,退市新规出台之前,主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高于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而中小板和创业板公司的盈余质量在多数年份上并无显著差异。在变化动态上,A股上市公司在"退市新规"出台当年的盈余质量显著高于新规出台前的水平。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正在逐年改善,各板块之间的盈余质量差异随着新规的出台迅速缩小。平均看来,主板上市公司倾向于向下盈余管理,创业板上市公司倾向于向上盈余管理,而中小板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向不太明确。研究发现有助于客观认识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也能为外部治理机制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作用提供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20.
谈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及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创业板市场的风险(一)规则风险虽有了《公司法》、《证券法》,制定了《暂行办法》、《创业板交易特别规定》,深交所也做出了相应规定,但这些针对性的新规定能否有效规制创业板还有待验证。而且从我国目前主板市场的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的规制状况看,创业板市场的规范将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