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原料、材料来源是影响轻工业生产的关键问题轻工业主要是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轻工业生产的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迅速发展农业的同时,积极发展轻工业,是正确地处理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工业和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两大物质生产部门,重工业和轻工业又是工业生产中的两个组成部分,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决定的意义,起着决定的作用。一方面,农业、轻工业和重业的生产构成了社会生产的主要内容,整个社会物质财富几乎全部是由它们提供的,它们生产的增长速度体现了社会生产的增长速度,所以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高速度发展,主要也就是指的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三者高速度向前发展,另方面,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相互关系,反映着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即生产资料生产的第一部类和消费资料生产的第二部类的关系,因为重工业主要是生产资料的生  相似文献   

3.
<正> 戴园晨同志的《试论消费资料保证规律》一文,把过去被舍象掉的一些因素重新引入再生产公式,考察了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数量比例的变异演化及其合理性,提出了所谓消费资料保证规律。这种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很值得学习。但我认为,消费资料保证规律的命名是不能成立的,为“以钢为纲”的方针的辩解也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特提出两点意见与戴园晨同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再生产比例和速度的数量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这篇文章探讨的是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比例同社会产品、国民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全文分四节。第一方阐述第一部类比重的变化通过生产资料积累潜力的变化对再生产速度的影响。第二节考察消费资料生产对生产资料积累潜力从而对再生产速度的制约。第三节联系消费资料积累和全部积累基金的平均构成,来说明再生产比例同速度的关系。第四节分析生产资料积累在两大部类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对扩大再生产速度和劳动人民平均消费水平的长期变化趋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讨论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问题时,对社会主义再生产的比例关系有两种不同的分析方法:一种是从生产资料生产与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的关系出发,研究再生产的比例关系;另一种是直接研究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的比例关系。这就很自然地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农、轻、重的关系与两大部类的比例关系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提法?还是性质不同的两个  相似文献   

6.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一年比一年好。经过调整,整个国民经济开始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在这种大好形势下,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轻工业发展也很快,不但数量大幅度增加,而且产品质量逐年提高,花色品种日益翻新,市场供应比较丰富,这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当前的轻工业生产,同人民购买力提高和消费结构变化的要求相比,还是很不适应的。我们对市场问题不能掉以轻心,不能盲目乐观。还要尽最大的力量增加生产,特别是增产名牌优质产品和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需要,巩固和发展大好形势,保证改革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7.
同生产一样,消费,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必须有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消费资料为对象,才能顺利进行。消费资料(包括劳务)在种类和数量上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重大比例因素之一。全面深入地研究消费结构,了解其过去和现状,找出其运动规律,预见其发展趋势和后果,对于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确定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正确地分配国家的物资和资金,组织好商品流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都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储蓄存款的物质形态当前有一种观点认为:“居民的储蓄存款属于消费基金。从物质形态看,属于消费资料。”我认为,说居民的储蓄存款属于消费基金是对的,可是由此得出结论认为:从物质形态看,储蓄存款属于消费资料则是不对的。我们知道,储蓄存款主要是消费资料的潜在购买力(也有部分购买农业生产资料),但不能一概认为储蓄存款的物质形态属于消费资料。因为储蓄存款来源于社会生产两大部类的“V”,它既包括消费资料,也包括生产资料。来源于第一部类储蓄存款的物质形态属于生产资料;来源于第二部类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马克思的奢侈品生产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奢侈品和必要消费资料是相对的、互相转化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奢侈品就变成必要消费资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奢侈品消费者是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群体,扩大奢侈品消费群体的过程就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过程。越来越多的奢侈品成为必要生活资料,应当成为劳动力价值的构成部分。要提高工资水平以适应部分奢侈品消费的需要。当必要消费资料基本满足后,生产奢侈品是发展生产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重工业和轻工业是常用的一种工业分类。但由于缺乏严密、科学的划分标志,人们运用这种分类时,对它的解释往往不完全一致。近两年討論农轻重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关系的論著中,就有人认为重工业、轻工业的概念应同生产資料、生活資料工业的概念統一起来。也有人认为,两种分类基本一致又互相交叉,重工业基本上是生产資料的生产但也生产生活資料,轻工业基本上是生活資料的生产但也生产生产資料。研究农轻重关系或轻重工业关系的一些实际資料,对重工业和轻  相似文献   

11.
轻工业是国民经济中以生产消费品为主的工业部门。轻工业的发展,对于保证人民生活必需品的供应,保持市场物价的稳定,巩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经济结合,以及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等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正确处理轻工业与国民经济其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以及轻工业在各地区之间分布的  相似文献   

12.
<正> 1893年,列宁在《论所谓市场问题》一文中,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中所证明的技术进步表现为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之比(v/c)逐渐缩小,即不变资本有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的趋势的规律,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增长最快的是制造生产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其次是制造消费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最慢的是消费资料生产。”并且明确指出,所谓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最快,不过是把不变资本有比可变资本增长得更快的趋势的规律运用于社会总生产时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列宁是否认为,或者有没有说过:生产资料生产增长更快(或如人们通常所说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规律,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而仅仅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13.
建设西部轻工业增长极必须面向沿边境外市场,发展外向型轻工行业;必须同西部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步进行;必须选准重点行业和重点项目;必须使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相结合。这是四项基本原则。在遵循这四项原则的基础上,还要解决好轻工业发展中的生产要素积累与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 轻工业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解放前山西省轻工业极其落后,轻工企业和产品品种很少,产值甚微,1949年仅1051万元。 解放后,经过三十五年的努力,山西轻工业发展很快,产品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逐年提高,花色品种日益丰富多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消费品的生产发展很快,轻工业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企业,扩大了生产能力,增加了一批名优  相似文献   

15.
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一个客观规律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不断地扩大再生产,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特点。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扩大再生产的理论,澄清在这个问题上的某些错误论点,对于安排好国民经济计划以及合理的调整和改革经济结构,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经济学界存在着这样一种看法,即认为要实现扩大再生产,生产资料的生产就必须要比消费资料的生产优先增长,换句话说,消费资料的增长就一定要慢于生产资料的  相似文献   

16.
通过研究"加入老年人口消费"的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拓展模型,发现当每年老年人口用于生活消费的养老金数量同劳动者用货币形式提取的养老储备金相等时,人口老龄化几乎不影响扩大再生产的顺利实现。当前者大于后者时,可通过发展对外贸易或增加物资储备来摆脱扩大再生产顺利实现的困境。当前者小于后者时,可通过出口部分消费资料化解矛盾,政府应为消费资料的出口提供良好的国际贸易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对影响基本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的若干因素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基本建设同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等物质生产部门之间,国家建设同人民生活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有计划的基本建设,对于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大意义,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重  相似文献   

18.
一苏联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编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是一本很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简明教材,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的。我在学习该书第三十三章(指第一版的版本而言,下同)的过程中,曾经过到一个问题,现在把它提出来讨论。该书第三十三章讲到工业品价格的那一小节中,曾有工业部门制造的消费资料(轻工业产品)的价格一般包含周转税、和工业部门制造的生产资料(重工业产品)的价格照例不包含周转税的论点,其原文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融市场是进行资金调拨、证券买卖、票据转让的场所。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一定的经济环境及内在条件为前提。经济环境指的是: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基本协调,并已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市场,价格体系基本理  相似文献   

20.
产业结构的比重类型是发展变化的。它在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按一定的历史顺序,循序上升。遵循这个顺序,建设事业就能事半功倍,否则就要付出高昂的代价。从世界各国发展的共同规律来看,在第一次产业革命(蒸汽时代)前后,一般形成农业轻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在第二次产业革命(电气时代)前后,一般形成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在进入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和原子能的使用为特征)后则出现消费资料重新优先发展的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