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当前,我国农民收入存在绝对收入低、增长速度缓、城乡差距大等问题。面对这种状况,政府选择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减少农民数量为目标的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提高农村的教育数量与质量、积极创造非农就业岗位、加快城市化建设和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  相似文献   

3.
4.
土地是农户重要的生计资本,土地问题是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中的关键,关乎脱贫成效。基于理性选择理论和“推-拉”理论,本文采用重庆酉阳11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数据,从搬迁户的视角出发探讨农地流转对易地扶贫搬迁户脱贫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农地流转能够通过为搬迁户带来土地租金收入、促进家庭生产要素优化和劳动力合力配置正向促进搬迁户脱贫,非农就业这个逻辑中发挥中介作用,村干部政策执行则在农地流转和非农就业之间起调节作用。在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过程中,要激活农村土地市场,促进土地要素合理流动,加大村干部主动执行政策的力度,不断带动搬迁户非农就业,夯实永续脱贫之本。  相似文献   

5.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必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并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们通过对农民就业及农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的关联性分析,加深了对农民就业、农地流转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由此提出其发展的战略措施和总体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6.
从巴泽尔产权保护理论的视角对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损害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解释农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保护存在的本质问题。产权不完全是农民权益受损的根源所在。进入公共领域内的价值较高以及他人攫取公共领域的价值是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的主要来源。追求经济权利价值最大化,是他人攫取行为和农民保护行为的根本原因。农民个人与政府保护农民权益的途径是减少公共领域内留存的价值或降低被他人攫取的价值,并通过产权限制避免侵权行为。  相似文献   

7.
数字普惠金融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基于2011—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系统GMM模型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及资本配置效率、技术创新的中介作用和金融发展水平的调节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金融发展水平是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调节变量,不断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利于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数字普惠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从城乡收入差距这一影响共同富裕整体进程的关键视角出发,在理论剖析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11—2019年22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从总体来看,数字经济的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中国共同富裕总体进程;(2)从数字经济的不同层次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均可以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数字基础设施和产业数字化的影响效应更大;(3)从影响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促进人口城镇化以提高农民工资性收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以提高家庭经营性收入两条路径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以上结论丰富和完善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研究,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8-2017年中国数字经济产业上市企业数据,根据信号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分析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进一步讨论融资约束与企业风险承担对R&D补贴信号传递的双重中介效应.实证研究发现,R&D补贴对数字企业技术创新存在显著的促进效应,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R&D补贴对传媒及互联网服务行业科研投入、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行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高创新能力企业,R&D补贴对低创新能力企业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大规模和国有控股企业,R&D补贴对中小规模和非国有控股企业科研投入与专利申请的促进效应更为显著.R&D补贴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来促进数字企业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政府部门制定数字企业创新激励政策提供了重要检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保护土地,必须与保护农民权益结合起来,健全土地相关法律,完善政府相关职能,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解析数字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机制和路径。在理论逻辑方面,数字经济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具有赶超效应、升级效应、减贫效应和协调效应。在实践经验方面,“贵州模式”为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参考,即坚持国家战略与贵州实际相结合,坚持培育发展新动能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相结合,坚持促进数据要素市场化与保障数据安全相结合,坚持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与培育市场主体相结合,坚持人才培养与政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同时,通过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利用数字技术打破经济发展瓶颈、由点及面地推广新技术和新模式以及各个主体共享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欠发达地区将借助数字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2.
农民土地的直接权利只是表明了农民所拥有的土地禀赋,更重要的是考察在市场交换过程中农民实现的土地权利.在城乡土地二元分割状态下,农民的土地发展权因市场的不平等交换而被侵蚀,但是单一市场的研究不能充分揭示这一问题.通过文献述评,可以提出基于产业链视角的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将农民土地权利的实现置于农地城市流转的纵向结构中进行考察,全面分析价格歧视、权利限制和信息不对称对农民土地权利实现的影响,才能提出保护农民土地权利的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2011-2020年全国285个地级市数据,采用双重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是否抑制农业碳排放。研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可以驱动农业产业向绿色化方向发展,抑制农业碳排放。(2)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促进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进一步使得农业向现代化发展,达到农业碳排放减少的目标。(3)数字经济高速发展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水平提高,进而抑制农业碳排放。因此,数字经济作为新兴关键生产要素,应加快推进农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走低碳农业发展道路。其次,要着力培养具有农业产业发展和数字技术要求的复合型人才。最后,推广农业节能环保技术,树立农户低碳农业意识,从源头控制农业碳排放。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11—2020年20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先缩小后扩大的“U”型特征;数字经济可以通过影响劳动力流动间接作用于城乡收入差距,在数字经济发展初期,数字经济促进了劳动力流动,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数字经济发展后期会抑制劳动力转移,加剧城乡收入差距;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的“U”型关系在经济欠发达城市更为显著;相比于高行政等级城市,数字经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拐点在低行政等级城市的到来更早。  相似文献   

15.
将数字经济、技术创新、市场竞争和政府治理同时纳入资源错配分析框架,特别是将政府治理作为重要的调节变量探究政府治理在数字经济矫正资源错配中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2010—2020年我国259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期实现对文章理论分析的验证和量化数字经济影响资源错配的定量关系。研究得出数字经济显著矫正了当前的资源错配水平,且一系列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理论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通过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和广泛促进市场竞争更加有助于矫正资源错配;政府有效治理和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显著调节当前资源错配水平使得资源配置效率更加高效。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具有典型的非均衡异质性特征事实。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我国2011-2018年30省份(西藏和港澳台除外)的省际面板数据,应用面板门槛回归模型检验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结构优化及就业质量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有利于就业结构优化升级及高质量就业,但存在明显的门槛特征.在数字经济发展跨过门槛值后,其对就业结构优化作用减弱,对就业质量提升作用显著增强.因此,...  相似文献   

17.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理论探析与破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具有较为显著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目前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我国在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难题时,需要从国家宏观政策、制度创新、农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等几个方面入手。加快城市化进程,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和产业化经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税和社保体系,这些措施对于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建立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检验了金融可得性对土地流转的综合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金融可得性虽然对土地租入没有显著影响,但有效促进了土地租出.同时,提升金融可得性促使家庭农业劳动力显著减少,非农劳动力和闲暇消费显著上升.考虑到我国农村人地矛盾仍然突出,因此农村金融政策应以扩大非农就业为重点,土地...  相似文献   

19.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赋能企业发展新动能的重要路径。基于2001~2019年上市公司数据经验探究数字化转型对于企业利润率的作用效果及具体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企业利润率。通过使用系统GMM以及工具变量法进一步处理内生性问题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以及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两个机制,有效促进了企业利润率的提升。这不仅扩大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经济效应的研究范畴,也可对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一定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威 《当代经济管理》2011,33(11):39-42
运用双对数C-D生产函数模型来实证检验各类基础设施投资与农业经济、非农经济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内在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基础设施投资对辽宁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农民收入水平的产出弹性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教育基础设施的作用最为突出。因此,辽宁省要继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结构,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