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商》2015,(12)
目前中国的楼市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日益饱和的楼市市场,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在当今经济形势下发展房地产事业已经成为全社会需要关注的问题。如何在现有政策下最优的发展房地产事业,如何进一步刺激需求市场成为众多房地产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公积金,如何规定首付款的比例以及营业税的征收问题都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015年3月30日央行、住建部、银监会发布了关于二套房贷款调整的通知,二套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降至四成,个人转卖已购普通住房,免征营业税的期限由目前的购房超过5年(含5年)下调为超过2年(含2年)。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非普通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其销售收入减去购买房屋的价款后的差额征收营业税。这种方法能否救市受到了广大公民的关注。笔者结合具体的市场情况以及目前国家推出的各项政策阐述了金融政策对于楼市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经济适用房作为政府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已经发展成为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困难的重要渠道。因此,经济适用房的存在与发展对于今天的住房市场结构的合理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解决经济适用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财经界(学术)》2007,(6):18-23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开始显露出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姿态的形势下,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正处在变革的前夜。在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导向下,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告别高利润时代,强化公司治理、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经营效率和定位市场的真实需求,将成为谋求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4.
站在鼠年之首,回首2007楼市,以"疯狂"二字形容不为过。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涨幅创新高,房企蜂拥上市,天价地频出地王频现;而年底的一系列调控举措,让高房价遭遇急刹车,二套房首付提高,经济适用房政策新规,24号文、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推出……在市场与调控交相发力之间隙,2008,这一因奥运而特殊意义下的楼市,市场供求将展示何种轨迹?保障房政策下的楼市供应结构能否有效调整?且看地产者说——  相似文献   

5.
俞越 《浙商》2012,(22):86-87
在严厉的楼市调控政策下,住宅开发已经被限制了发展的空间,而商业地产的竞争也已经呈现白热化,目前只有旅游地产,尚未形成明显的竞争态势。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共性视角下中国住房市场的财税政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公共性视角定位我国住房市场,针对我国住房市场近些年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形成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得出我国政府在住房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住房的市场化,忽视其在住房供应和保障方面的责任,并据此提出促进我国住房市场科学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但随着住房改革商品化、货币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房价上涨过快,配套保障房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相应涌现。我国住房分配制度的完善,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都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本文从住房改革制度的历史视角出发,并结合分析楼市现况,对住房市场调控,住房制度改革及配套政策体制进了研究,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燕 《中国电子商务》2014,(13):188-189
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非公企业公积金扩面工作的开展,如何做好公积金归集、管理与使用工作,充分发挥住房公积金在解决职工住房中的保障作用,成为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直接归集模式下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房地产业作为国计民生的产业,关系着国家的繁荣富强和民众的幸福安康。从房地产业发展的阶段看,房地产市场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中高速增长将是房地产业的新常态;从房地产业的作用看,房地产业全面发挥为人民群众提供住房保障和住房改善的功能并成为民生产业将成为新常态;从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来看,房地产市场调控逐渐减少行政手段,由市场配置资源,以经济、法律手段监管市场将成为新常态;从房地产市场的功能看,成熟的房地产市场机制以及完备的住房保障制度成为我国现代住房制度的有力支撑,也使住房供应的市场化和保障化成为房地产业的新常态;从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房地产市场供求趋于均衡并进入存量房时代将成为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侯亮 《中国广告》2011,(3):124-125
一切,从市场出发——2010年中国楼市,从深度搏杀到陷入僵持2010年的中国楼市,充满了戏剧性。上半年新政频出,成交量直接腰斩中国楼市历来政策导向明显,2009年在激励政策的驱动下楼市交易由冷转暖,而2010年大刀阔斧新政层出不穷,"认房又认贷"的信贷政策对刚性需求有所误伤;  相似文献   

11.
火爆的土地市场、高端住宅的频频出现、节节攀升的楼市价格和日趋完善的配套设施,使得亦庄地产市场上升了一个层次。在以"远洋天著"为代表的一系列豪宅项目的提振效应下,亦庄房价已经大踏步地迈入了"奔四"时代。新房市场:豪宅引领下的风生水起亦庄楼市的风生水起,促使当地楼市价格节节攀升。当年名不经传的亦庄,如今房价进入"奔四"时代。以远洋天著为代表的一系列豪宅项目正在日益升温,提振整个亦庄市场价格。"目前亦庄别墅市场的价格在4-5万/平米,公寓洋房的价格在  相似文献   

12.
一、金融危机复苏时期我国的房地产金融现状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开始至2008年,中国的楼市因购买力不足而持续萎缩了一年,高房价似乎已经丧失了市场支撑。然而2009年中国的实体经济仍然在遥远的复苏路上,国民收入依旧在缓慢的滞涨甚至负增长的状态,但是诸多城市的房价却一路飙涨到接近翻倍的程度,有些地区的房价甚至上涨了一倍有余,高房价下的楼市已经与市场分开了万里之遥。究其房价的幕后推手,从楼市交易量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一线城市85%的交易量来自于投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业素有永远的朝阳产业之称,它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超前性。近几年,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房地产业的高速增长,全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态势,投资增速上扬反弹,房价上涨过快,高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的中外资金助推楼市,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保障性住房供应明显不足,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在调控之下热度也无明显减缓。  相似文献   

14.
成熟的市场对应不成熟的市场,主要不是市场出问题,而是规则制定出现滞后问题。制定市场规则难度越来越大的重要表现是"市场无序"和市场边际模糊。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供需双方的市场交易行为被调控加以规范以后,楼市的疯狂已经永远过去了。虽然商品房市场还在,但是商品住房市场已经不再是房地产市场的全景了。这样的市场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5.
《华商》2012,(5):12-12
在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大背景下,楼市新一轮刺激刚需入市的政策正积极酝酿。  相似文献   

16.
邵倩颖 《中国市场》2023,(17):56-5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市场作为城市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住房公积金政策也在发展过程中趋于完善。目前来看,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对住房公积金以及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部分负面影响,使得住房公积金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能力不断下降。因此,要对事件发生原因有客观认知,找到其中问题并积极应对,才能有效发挥住房公积金的保障作用。文章通过阐述住房公积金的主要作用,对住房公积金在参与房地产市场调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住房市场发展与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住房市场发展已经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值得注意的是住房市场的快速发展还面临着住房产权制度不尽完善、住房市场规则和市场组织尚不健全、住房金融制度发展水平较低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应引起有关政策制定部门的关注并进一步深化改革.  相似文献   

18.
《财经界》2007,(6)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战略开始显露出从产业政策向公共政策回归姿态的形势下,2007年的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正处在变革的前夜。在住房供应结构调整、控制房价、加强土地调控、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政策导向下,房地产行业将逐渐告别高利润时代,强化公司治理、注重品牌建设、提升经营效率和定位市场的真实需求,将成为谋求长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的关注重点。  相似文献   

19.
企业间合作关系质量内涵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勇 《市场周刊》2004,(8):20-21
当前房地产市场发展的火爆状况已经受到了较多的关注。在1998年新一轮房改政策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需求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市场供需以及房价呈跳跃性发展趋势.居民对住房购买力承受压力在逐渐增大。因此有必要对当前市场潜在购房者的收入状况以及公平程度进行了解和分析.这既可寻找购房者对购买住房的承受能力,寻求市场未来的需求方向的同时.亦可了解当前南京购房群体的收入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20.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会计在企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同时新的市场环境和时代变化也对会计提出了全新要求。尤其是在企业时代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传统会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实发展要求,并逐渐成为了企业发展的一大掣肘。所以,会计政策和方法也出现了时代新变,以充分满足时代发展要求。但会计政策和方法的变化,势必会对会计责任造成影响,并由此带来全新的发展特征。对此,本文立足实际,重点探讨会计政策与会计方法的内涵,以及其产生的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