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财政》1991,(4):35-36
1988年,我市实行计划单列后,注意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发展生产,抗活经济,促进本级财源建设,使全市经济面貌大为改观,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1990年完成财政收入4640万元,占年主预算的107%,比上年同期增长15.9%,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增长14.2%,年终按体制算帐,净结余10.7万元,连续八年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面对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缓慢,收支矛盾突出,财政平衡难度大的实际困难,我县把发展地方经济,加强财源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财政收入在国家各种政策性减收因素影响下,仍然实现稳步增长。1997年、19998年、1999年、2000年的财政总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12.36%、6.45%、7.71%和8.23%,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比上御增长12.2%、5.32%、9.30%和10%,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达到以3309万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比上年增长0.45个百分点,财政自给率比上年提高2.75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的连年增长为消化历年滚存赤字,平衡当年财政预算起了重要作用,为我县财政工作步入良性循环轨道奠定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铜仁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为地方财源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99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4.5436万元,比上年增长12.65%。其中,第一产业24523万元,比上年增长4.1%;第二产业30582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元,比上年增长17.57%;第三产业30331万凶,比上年增长14.39%。与此同时,经济增长方式也有较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也有明显进展,三次产业在整个GDP中的比重(按90年代不变价)为25:3、35:4、39:3。从产业结构来看,第一产业逐步缩小,第三产业逐渐增大,基本实现了从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的转移。在经济发展,财源规模不断扩大的基础上,地方财政收入也持续增长,1999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达5036.5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9%。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财政收入结构发生地较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1999年,直接来自农业的财政收 所 占比重为18.06%。第三产业已成为收入的重要来源,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31.08%。二是地方财政收入所有制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国有经济比重大幅度下降,非国有经济迅速增长。1999年,国有经济提供的财政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14.18%,非国有经济上升到32.41%,基本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成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 (一)基本情况 2007年,株洲全市GDP为730亿元,其中三次产业比例为12.9:52.9:34.2;完成农业总产值151.1亿元,农业增加值9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其中,农产品加工产值95亿元,比上年增长21.8%,占农业总产值62.9%;农民现金纯收入为5044元,同比增长15.5%.  相似文献   

5.
嫩江县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实施小麦、大豆两大作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和场县共建试点县。作为农业大县,为把丰富的农业资源转化为财源,壮大县级财政实力,2008年,嫩江县采取多项有力措施,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促使全县粮豆薯总产达18.9亿斤,比上年增加5.9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00元,比上年增长24%,实现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6.
地处钱塘江南岸的杭州市萧山区,行政区域面积1420平方公里,下辖22个镇、4个街道,739个行政村、155个居民区,人口114.6万。其中农业人口88.6万,第二轮土地承包面积65.4万亩。近年来,他们利用自身的经济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示范农业、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和创汇农业为主要内容的都市型农业,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2年,全区农业产值达到40.34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7336元,比上年增长8.6%,与1998年人均收入5510元相比,净增1826元。都市…  相似文献   

7.
高储蓄引发的经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中国人民银行 2003年 3月 12日宣布,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 2月末余额为 10.0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8%,增长幅度是 2002年我国 GDP增长的 2倍多,达到 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8.
下一步,北京经济要完全站稳脚跟,甩开膀子大干一场,还要注意一季度数据中呈现出来的五大新动向2013年,北京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01.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7.9%,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比上年全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也是2012年以来,北京GDP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经过去年下半年的筑底盘整,北京经济回升势头初步显现。一季度北京经  相似文献   

9.
一、货币流通的现状(一)一九八三年全县职工平均货币收入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农业和多种经营发展较快,社员收入增长较大,据对六十户农民家计调查统计,一九八三年人均收入193.25元,比上年增长5.85%.从持币量的抽样调查推算,城镇职工人均持币量为34元,比上年增长20.6%;农村社员人均持币量为26.85元,比上年增长18.02%.全县货币流通量比上年增长80万元.  相似文献   

10.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2007年,远安县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积极探索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农业和高效农业,基本实现了产业提升、资源整合、要素集聚、设施完善、生态循环的既定目标。2007年,财政对现代农业的投入高达59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实现农业总产值90902万元,比上年增长16.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32元,比上年增长15.8%。  相似文献   

11.
荔浦位于广西东北部,现有36.06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31.7万;共有30.6万亩耕地,其中水田22.6万亩,是个人多耕地少的农业经济区。1985—1990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4%,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加56.15元。1990年与1984年相比,工业产值增长3.68倍,乡镇企业总收入增长11.26倍,而同期农业总产值只增长0.29倍。上述情况表明,农业已成为全县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如何加快农业发展步伐?荔浦县从1991年下半年起狠抓农业系列化服务,组织广大农民对农业进行广度和深度开发,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使农业出现了突破性发展。1992年,全县粮食总产比上年增产700万公斤;全县种植业产值增长10.26%;畜牧业产值增长25.8%,占大农业产值的48.1%;林业产值增长19.6%,渔业产值增长5.1%。全年农业总产值3.66亿元(1990年不变价),比上年增长15.78%,比桂林地区平均增长水平高出6.18个百分点。199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08元,比上年增加133元,为全地区平均增加64.9元的2倍多。荔浦县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取得重大突破,主要抓了六大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12.
1994年以来,林口县在全县工业效益持续下滑,尤其是作为该县财政支柱的卷烟厂逐步失去主体财源地位的情况下,却走出了一条农业生财、乡企增财、个体私营补财的农村财源建设的新路子,不仅补上了由于烟厂效益下滑带来的2600多万元财政收入缺口,而且连续三年均保持了两位数的增幅。1996年全县地方财政收入实现了5812万元,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4.8%,其中,来自农业方面的收入占地方财  相似文献   

13.
袁海霞 《投资北京》2014,(10):22-23
今年以来,在整体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北京市金融业加快增长。上半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606亿元,同比增长12.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出1.2个百分点,是2010年二季度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占GDP比重16.4%,为2005年三季度以来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14.
南丰蜜桔享誉中外,素有“贡桔”之称,种植历史长达一千三百多年。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充分发挥本地优势,不断加大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农业特产品,举全县之力,做好“特色”农业这大章,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目标,不仅南丰蜜桔这一传统果业遍布全县17个乡镇,得到飞速发展,而且甲鱼,白莲等农业特产品生产也迅猛发展,因而农业特产税逐年高幅上升,成为县财政的一大财源支柱。去年农业的特产税收入1108万元。比上年增长15%,占当年农业“四税”收入的69.3%,占当年地区财政收入的21.6%,今年预测可达1370万元,比上年增长20.6%,在农业特产税征管方面,该县始终坚持严格管理,据实征收,方法上求新,措施上求硬,交果上求实,其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5.
安徽芜湖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面积940.5平方公里,人口52.9万。1993年,该县被列为安徽省财源建设重点扶持县后,在发展经济、培植财源、增强财政实力上狠下功夫。1994年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消化完了历年赤字,提前两年达到了省确定的扶持目标。1998年财政收入14606万元,是1992年的5.4倍,年平均递增32.5%。1998年全县乡财政收入8148万元,比1995年增长154.4%,乡镇财政收入占全县财政收入的比重也由1995年的44.9%,提高到1998年的55.8%。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得益于几年来狠抓财源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当前,公众对未来的经济预期对现实经济生活的作用日渐显现,种种迹象支持这一判断。以苏州市为例,1998年,全市实现GDP1250亿元,增长13.1%,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97%,保持高速低胀的良好经济增长格局,但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97.89亿元,同比仅增长3.9%,即使扣除物价因素,增幅也比上年同期降低1.9个百分点。虽然中央银行连续降息,  相似文献   

17.
徐向 《乡镇财政》2001,(5):14-16
黑龙江省肇东市粮食产量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农村经济在市域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几年来,这个市以农村财源建设为中心,坚持实施农区工业化战略,坚持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济和非国有经济,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基本形成了一产稳固,二产壮大,三产发展的农村经济格局,财源建设初见成效,实现了乡镇财政收入结构多元化,乡财政实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8.
宏观经济     
温家宝表示中国2005年GDP增长率将会达到10%国家总理温家宝在2006—2010年最新五年经济发展计划中表示,今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有望超过人民币15万亿元。今年上半年,中国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5%,至人民币6·742万亿元。2004年全年,GDP较上年同期增长9·5%,至人民币13·652万亿元。据温家宝给出的数据计算,今年全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0%左右。十一五金融新政两大亮点资本项目放开民资进入十一五建议中提出的金融新政有两大亮点。一是人民币资本项目将逐步放开。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姜堰市苏陈镇近年来高度重视财源建设,通过"招商引资"、"双带一促"和"挂钩联系企业"、整顿税收秩序,不断创新征管机制,大力培植财源.2006年财政收入突破5000万元,比上年增长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绵阳市涪城区1996年财政总收入达到3.3亿元(老口径),比上年增长13.4%;比建区前的1992年增长244%。区级财政收入首次达到1.03亿元(新口径),实现了“九五”第一年开门红,为“九五”末实现振兴财政目标迈开了大步。 1996年,全区各级财税部门始终做到“一手抓财源建设,一手抓税收征管”,一抓到底。 首先把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放在一切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