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海军  李阳 《中国报业》2014,(17):26-28
微信自2011年1月2113诞生以来,其发展速度让人始料不及,用户突破1亿用时433天,突破2亿不到半年,目前微信用户已超过5亿,其中包括1亿多海外用户。虽然经历今年3月的自媒体封号风波,但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微信仍然是绕不开的平台。  相似文献   

2.
早上睁眼,很多人拿起手机的第一件事是看下有没有微信的未读消息;出入公共场所,"健康宝"成了2020年以来的"最热小程序";很多人出门不再带上钱包,只靠电子支付……2021年1月19日,一年一度的微信之夜上,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公布了微信10周年最新数据:每天有10.9亿人打开微信,3.3亿人进行视频通话,7.8亿人进入朋友圈,1.2亿人发朋友圈,4亿用户使用小程序,微信上有3.6亿个公众号,朋友圈每天有1亿条视频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微信用户已经突破6亿。美国《纽约时报》曾把微信的横空出世,评价为"正积极尝试扭转中国本土互联网产品无法推向世界的命运"。微信自发布以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从0到1亿用户,微信用了14个月时间;从1亿到2亿用户,微信用了6个月时间;从2亿到3亿用户,微信用了4个月时间,如今,微信用户在6亿的基数上仍在创造新高。天文数字背后蕴藏的商机,  相似文献   

4.
2016年3月1日,腾讯官方公布微信即日开始对用户体现收取手续费,每人享有1000元微信免费体现额度,超过这一额度将会收取一定手续费。市场上一个寡头的行为将会带来另外一个寡头的随行。六个月后的今天,支付宝官方也宣布于10月12日起对用户提现进行收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两大巨头都将采取提现收取手续费的方式,对比两大巨头收费标准的不同,支付宝和微信之间的商业竞争又有什么新的想法。  相似文献   

5.
《商》2015,(28)
<正>2015年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该《办法》中对于网络支付出台一系列新规,其中包括对网络支付进行限额,网络第三方支付每个客户所有账户每天限额5000元,而类似于目前微信红包等的支付方式,日累计金额更是不得超过1000元。以下,我们将对央行此次监管目的及其影响进行简要分析:一、央行支付监管目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孟威 《中国报业》2014,(17):33-36
新媒体迅猛发展,裹挟着传统媒体消亡论的种种猜测,使得曾经辉煌过的报纸、广播、电视各个自危。于是,“微”传播大行其道,微博、APP客户端率先成为新闻传播媒体“标配”,自2012年微信公共账号上线以来,传统媒体的“微信”角逐风生水起。据腾讯统计,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亿,每日活跃用户达l亿,国内外月活跃用户超过2.7亿。  相似文献   

7.
随着移动支付逐渐成为消费支付的主要方式,人们对第三方支付软件的要求逐渐提高:简化支付活动并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增加用户价值,体现人性化。文章通过分析"微信""支付宝"中集体分账功能的特点及问题,从AA制所蕴含的自主、独立、参与、合作及信守契约的精神出发,提出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设计与开发的专门针对集体用户的AA支付软件,采用事前型收款保证集体消费摊销公平、分账高效。  相似文献   

8.
<正>微信红包是腾讯财付通团队于2014年春节前夕加班开发出来的一款"小"产品,却在"不经意"间点燃大市场,甚至有人用以下这首改编的《沁园春·红包》来形容微信红包的火热:"望群内群外,人人兴奋,两眼放光,魂牵梦绕。手机之外,一片萧条,线下活动,统统推掉。到晚上,看绅士名媛,捧手机笑。为了块儿八毛,引无数土豪不睡觉……"。相较于腾讯与阿里以亿为单位撒钱推广旗下的打车APP以推热移动支付产品而言,微信红包以极低的投入收获800万用户参加了抢红包活动得以强化其移动支付市场地位这一  相似文献   

9.
《商》2015,(25)
<正>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截至2013年11月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正在演变成为一大商业交易平台。据统计,微信在2015年春节期间,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一摇"活动,发出现金红包金额5亿,而用户实际收货只有4亿元。而微信平台产生的收益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税收问题,微信红包所涉及税法问题也日益显现。  相似文献   

10.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由腾讯推出之后,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2年3月29日用户已经突破1亿大关,2014年《新媒体蓝皮书》发布称:中国新媒体进入"微"时代,微信购物、微电影层出不穷,微信营销正迎来一场营销界的革命。可以说,当今乃是微信营销的时代。文章以化妆品为例,充分挖掘"微时代"下营销的利弊权重,以及化妆品的营销如何利用微信营销的新思路,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卢佳 《商》2014,(39):190-190
2011年微信开始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抢占用户。至2013年7月微信用户已经超过5亿。庞大规模的用户群体无疑蕴含着大量的数据与信息,广泛的数据资源成为了企业跃跃欲试的新领域。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微信来实现企业营销增长就需要对微信进行透彻的了解。文章主要对微信营销平台进行研究,分析其作为准确投放营销新途径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沈瀛 《成功营销》2014,(8):16-17
正移动支付习惯已经在微信这个拥有6亿用户的平台上形成,并已覆盖到汽车等大宗商品消费领域,这对品牌而言,品牌与销售并进的营销模式正在开启。奔驰smart在互联网营销模式的探索上向来活跃——2010年smart第一次进行淘宝团购、2012年smart联手京东发布"流光灰"特别版、2013年在新浪微  相似文献   

13.
<正>"亚洲品牌调查"中的服装领域的调查显示,优衣库在中国的"好感度"、"认知度"和"购买意愿"均超过H&M等竞争品牌,居于榜首。优衣库在中国的业务(包括香港和台湾)也表现出强劲的势头,2013财年(截至2013年8月)实现了收入和利润双增长。而中国业务的销售额被认为在100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2.37亿元)左右,占优衣库海外销售额的约一半。  相似文献   

14.
<正>一、微信改变企业的营销环境企业的营销环境被改变了。之所以会被改变,是因为企业目标用户的沟通交友方式、获取信息及服务的方式改变了。每一个新媒体的出现,都会带来企业营销方式的巨变。微信也不例外,它已经拥有了超过6亿用户,而且专为企业提供了公众平台和技术开发平台,企业可以在微信上完成从市场调研到客户管理、客户服务、销售支付、老客户维护、新客户挖掘等所有工作。微信营销的真正价值就在于"信",而微信营销的核心  相似文献   

15.
微信,自2011年1月21日腾讯推出之后,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截至2016年,微信用户已经突破3亿大关,《新媒体蓝皮书》发布称:中国新媒体已经进入"微"时代。随之而来的微信购物、微电影层出不穷。可以说,如今正是微信营销的元年,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壮大,微信营销将带来一场营销界的革命。文章以服装行业为研究对象,充分挖掘微信营销的利弊权重以及如何利用微信在服装行业中提高效率、做强品牌、增进信任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中国海外直接投资的新特点、新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企忠 《大经贸》2007,(6):86-87
中国近几年来海外直接投资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各方关注.截至2006年9月底,中国累计海外直接投资达712.2亿美元,设立境外中资企业超过一万家.在北京举行的首届"国家风险管理论坛"公布,目前境外中资企业(非金融类)的资产总额已超过2000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李欣 《成功营销》2013,(8):22-23
移动化时代,移动媒体和用户消费形态产生了巨变,诸如微信、资讯App等移动互联网产品怎样与无线营销和用户洞察结合,营销界怎样应用移动互联网思维创造新营销机会?如今中国网民上网的主流行为已偏向移动化,用户的媒体消费形态也逐渐向移动端转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5.9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4.64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提升至78.5%。  相似文献   

18.
《中国商人》2020,(4):100-102
2014年,我们做了一款主打免费通话的网络电话应用,android和ios双端的峰值月活逼近5000万,目标是快速突破1亿。彼时,微信的月活刚到3亿,我们也曾看到免费电话颠覆微信的可能。当时我们在分析用户需求时,从高频和刚需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19.
微信作为一款免费的应用程序,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它能为智能终端提供及时通讯服务,它支持跨通信运营商、跨系统操作平台发送语音消息、图片、文字和视频。同时,它还含有多款社交插件,诸如:摇一摇、朋友圈、公众号、漂流瓶等等。微信一出现便风靡大江南北,让许多其他同类软件黯然失色,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联合各类商家推出春节"摇红包"活动,送出金额超过5亿的现金红包,声势浩大,影响甚广。2015年6月24日,微信团队表示认证企业号可以申请开通微信支付功能。如今的微信正如日中天,前景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20.
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目前已是非常普遍的支付工具,微信以社交起家,又在支付领域异军突起,这说明社交关系对支付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围绕移动社交对移动支付的影响问题,运用结构方程的方法,对微信支付的用户采纳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表明,感知有用性、感知娱乐性和移动便携性对用户使用移动社交支付存在正向影响;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复杂性则对用户使用意愿存在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