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特有现象。顾名思义,“农民工”既农又非农,既工又非工,是介于农民和工人之间的一个十分尴尬的概念,虽然我国政府已明确定性其为工人(2003年9月,中国工会十四大报告首次明确指出: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人阶级的新成员和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中央“1号文件”又明确指出,“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相关链接:最近,深圳有一位农民工成了广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他,就是经过在深圳市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几年的培训,由农民工成长为高级工的杨广。 在7月4日举行的广东省职业培训和技工教育成果展示会闭幕式上,广东省省长黄华华亲切接见了这位深圳市第一位因拥有了高级工以上等级证书、从而幸运地成为深圳市户籍市民的农民工。黄华华握着杨广的手说:“广东经济要发展,产业要升级,就要多培养像杨广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被认为是社会矛盾的“缓冲器”和“安全阀”,更是国家责任和国民福祉的体现。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者约为1.24乙人,进城农民工约为1亿人,跨省流动就业的农民工约为6000万人,他们大多数以产业工人身份就业。由于农民工社保资金“画地为牢”,不能跨地区流动,“便携性”较差,导致数量如此之大的农民工不仅加入社会保障这个“安全阀”的积极性不高,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群体及其术语从公开化,经过合法化,并且固化,到今天已经出现了“泛化”的趋势纵观“农民工”术语或概念的演化历程,概化的表达缺少相应的“主体性”,难以从中体会和感悟到相关主体的自主表达,与社会实践产生了相应的背离.反思理论关照下的学术实践,学术界人为地型塑了本身不是“铁板一块”的“农民工群体”,建构和累积出许多“割裂”形式的知识.因此,在深化研究过程中,坚持实践取向的原则,需要注重“农民工”群体的类型化研究,分门别类建构农村外出打工者、进城经商农民等多样化群体的结构化知识,深度逼近社会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问题受到了国内学者的关注,自2001年陆学艺、王春光首次提出“新生代农民工①”的概念以来,学者们掀起了对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热潮.本文将国内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概括为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整体状况、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留城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以及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的建议等几个方面. 一、新生代农民工阶层分析 学者们都认识到了农民工的代际分化,认为我国的农民工已经分化成为第一代农民工和新生代农民工两个不同的群体.  相似文献   

6.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的确定及其显著特征 2010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自2004年以来以“三农”为主题的第7个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使广大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份得到了政府认可,也为他们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这是我国社会的又一进步,再一次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7.
在十七大报告中,“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被列为党的工作目标,这说明农民工平等就业的问题已受到党和国家的极大重视。文章从农民工在就业中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入手.分析了农民工平等就业对于农业大省——湖北的重要意义.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深圳市已经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总数大概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的人数则高达12万以上,深圳宝安区沙井社保站曾出现过一天有600多名农民工排队退保的场面。来自深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数字称,2005年深圳转退保人数总计达到65万人,金额为17.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9.
刘燕 《当代经济》2006,(8S):66-67
一、引言 一份最新调研显示,在农民工集中的广东省,有的地区农民工退保率高达95%以上。深圳市已经参加养老保险的外来工总数大概在50万人左右,而每年退保的人数则高达12万以上,深圳宝安区沙井社保站曾出现过一天有600多名农民工排队退保的场面。来自深圳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的数字称,2005年深圳转退保人数总计达到65万人,金额为17.8亿元。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不具备可持续发展性。  相似文献   

10.
《经济前沿》2004,(9):i047-i048
最近,深圳有一位农民工成了广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他,就是经过在深圳市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几年的培训,由农民工成长为高级工的杨广。  相似文献   

11.
《经济前沿》2004,(10):i008-i011
相关链接:最近,深圳有一位农民工成了广东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他,就是经过在深圳市职业技能训练中心几年的培训,由农民工成长为高级工的杨广。  相似文献   

12.
左晓明 《经济师》2008,(7):214-215
“农民工”问题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农民工约占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的2/3,占整个产业工人的30%。其身份和地位与其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不相符,“农民工”问题,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高度关注。文章围绕“农民工”问题,分析其原因,探讨“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相似文献   

13.
一、长三角农民工养老保险覆盖面低,不能满足农民工的养老需要,也不利于建立统一的长三角劳动力市场 根据2005年11月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资料,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农民工总数已经超到3000万人(江苏1000万,浙江1780万,上海340万)。2005年,上海外来劳动力参加综合保险的比例为60%,江苏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比例为13.5%,浙江为43.5%,总体上来看,还有大量的农民工没有参加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14.
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2005年深圳市农民工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视角实证分析了流动后农民工生育观念的影响因素。生育讨论网的弱关系和网络成员的生育行为,以及个体在城镇的滞留时间、初次流动时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流动后农民工的生育观念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民工积极参与职业技能竞赛可以提高农民工的人力资本,进而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起到“竞赛搭台,提升人力资本唱戏”的效应,达到“以赛促质”的目的.在对农民工参与职业技能竞赛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发现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存在针对性竞赛活动少、重结果,轻视过程、异化为“应赛培训”等问题,这些问题背离了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的初衷,不利于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最后,本文从如何优化农民工职业技能竞赛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引入“机会创新性”的概念,实证研究创业者人力资本、社会资本通过机会创新性的传导,进而促进其创业成功的作用链条.实证结果表明:从人力资本视角来说,农民工的培训经历、工作经验和技能水平对其识别机会的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教育经历、培训经历和工作经验对其创业成功具有直接影响;就社会资本而言,农民工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异质性对其识别机会的创新性具有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和网络规模对其创业成功具有直接影响.与以往相关研究得出“机会创新性与新企业生成负相关”的结论不同,本文发现创业机会的创新性越高,农民工越可能创业成功,这也体现了农民工创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但是,我国特有的农民工就业模式造成了农民职业转化和身份转化的分离,使进城务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成为中国特有的特殊群体——农民工。农民工就业模式和农民工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所以,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就必须正确认识我国“三农”问题的实质,改变农民工就业模式,实现农民工向城市工人阶级的彻底转化。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城市中的弱势群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苗萌 《经济论坛》2004,(9):103-105
近年来,在媒体和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弱势群体”这个概念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但仅仅限于理论研究。自从朱镕基在《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之后,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我国政府也开始正视弱势群体问题了。那么,什么是“弱势群体”,城市农民工是如何成为弱势群体的,他们的状况如何呢?本文主要就这些问题做初步探讨,以促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相似文献   

19.
“90后”逐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加强他们的培训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90后”农民工为例,深入分析了“90后”农民工培训的障碍有培训质量不高、培训可及性差、培训预期收益低等因素,并为解决这些障碍提出了做好“90后”农民工培训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10年春节期间,以往正是外出农民工返乡回家过年的高潮。然而,在青冈县却出现了农民工“逆流而上”的现象,农民工们充分抓住节日期间部分用工单位出现“民工荒”的实际情况,打工也打时间差,巧赚“黄金时期”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