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非法用工现象屡禁不止,频频出现非法用工单位伤亡赔偿纠纷。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的立法对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赔偿标准规定不科学不合理,赔偿范围过窄。为保护相关主体的权益,应明确非法用工单位伤亡的属性、确定统一的伤亡赔偿标准,从立法和司法实务操作层面更为充分地保护非法用工单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的贫富差距已十分悬殊。贫富差距的出现,既同先富起来的政策有关,又同非法暴富密切相连。先富起来的政策导致的贫富差距不属两极分化,也不会导致两极分化,非法暴富导致的贫富差距当属两极分化。政策和法律许可范围内的致富是正当的,应当受到鼓励和保护,非法致富则应予以取缔和打击。  相似文献   

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一项有利于保障被告人人权的法律规则,目前在许多国家的法治建设中都已经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近些年因非法取证而导致冤假错案的情况时有发生,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已经十分紧迫。文章以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为理论基础,从我国使用非法证据排除的现状出发,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构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设想,旨在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活跃,致使在我国非法集资类事件剧增,导致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出现巨大问题.我国刑法在严惩非法集资行为的同时凸显了我国在惩治非法集资犯罪中存在的入罪门槛较低、定性不够准确以及法定刑畸重等诸多问题.因此,应从明确界定非法集资的罪与非罪、废除对非法集资类犯罪死刑的适用、增设非法集资罪等几个方面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5.
刑事非法证据可以分为刑事非法言辞证据(通常表现为我们所说非法口供)以及刑事非法实物证据。理论界多数精力都集中在研究刑事非法言辞证据上,而对刑事非法实物证据是否具有证据资格,在使用上应该排除还是采纳,亦即在构建刑事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上显得关注较少,且相互之间的观点分歧比较大。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为研究者对构建刑事非法实物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基础没有全面考虑或者对这些理论基础有着不同的权衡.本文拟对这些理论基础进行全面介绍,以期减少学界纷争并早日构建出一个适合本国的刑事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规则。  相似文献   

6.
真品卷烟非法流通的治理工作,需要各级烟草专卖人员牢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的使命,加强打击涉烟违法案件力度,堵住真品卷烟非法流入和流出渠道,在维护好本辖区良好市场秩序的基础上,调查核实卷烟非法流出案件的线索,分析问题根源,严格责任追究,防止卷烟非法流出扰乱其他地区市场。作为最基层的烟草专卖执法主体——县级烟草专卖局,切实抓好真品卷烟非法流通,对促进行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非法非正常收入对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及其经济学解释   总被引:111,自引:2,他引:109  
在我国近些年的经济生活中 ,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大量滋生与蔓延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测算了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对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程度 ,并对体制转轨时期非法非正常收入的发生机理给出经济学诠释。我们测算的结果显示 ,各种非法非正常收入是导致全国 (及城乡 )居民收入差别“非正常扩大”的基本因素 ;而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制度缺陷”是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非法非正常收入滋生蔓延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非法移民问题刑事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法移民行为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基于对非法移民适用刑事法的回顾和现状,中国应坚持正确的立场,在刑事政策的指导下完善立法,制定“移民法”,修改刑事法的相关规定,增设有关罪名,强化刑事司法,加强国际刑事司法合作,打击非法移民活动。  相似文献   

9.
崔立峰 《经济师》2008,(4):73-74
文章分四部分,首先分析了非法证据的定义,非法证据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享有调查取证权的侦查人员违反有关法律规定,以违法的方式取得证据材料;其次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现状;再次探讨了国外有关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理论;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刑法典第128条规定了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根据刑法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罪是指依法配备公务用枪的人员或者单位,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依法配置枪支的人员或者单位,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出租、出借枪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笔者认为,从刑法理论上来看,本罪无论在主观方面还是犯罪即遂形态方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晓蕊 《时代经贸》2020,(11):79-80
出于非法利益动机,部分企业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会出现舞弊的问题。据调查,舞弊动机大多是企业财务人员为了应对考核、满足融资需 求、隐瞒违法犯罪行为。舞弊方法主要有三种:虚构利润,虚增收入,虚增成本。对此,本文将简单分析企业会计报表舞弊动机与方法,并综合探讨 审计对策。  相似文献   

12.
徐立新  刘阳春 《经济师》1998,(12):78-78,95
一、当前农村非法借贷的特点1、欺骗性强。就从事非法借贷业务的人员来看,有的以经营某种正当生意为幌子,有的利用自身是村组干部和已解聘的农村吸储员的特殊身份,暗地里从事非法借贷勾当。他们在当地村民中有一定的“威望”和“可信度”,加之高利贷在农村根底较深,...  相似文献   

13.
《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统称"两个证据规定",施行以来,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办既是机遇也提出挑战,尤其在司法实践中执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过程中,出现了若干新问题。因此,在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程序和实体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案件办理中新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应对措施和立法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涉众型民间债务违约事件司法处理的难点主要在于非法集资与合法民间借贷的性质界定以及刑事定性后出现具体处理上的刑民交叉现象。本文认为,对非法集资的刑事认定宜聚焦于"扰乱金融秩序"的实质要件设置专业审查程序严格把握,非法集资的刑民处分则应统合于衡平原则,并以此为基础建构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网上,稍有不慎您的电脑就会受到攻击,为了阻止来自网上的非法攻击,大家动足了脑筋,找来了不少工具来保护系统。殊不知很多安全工具即使能挡得住病毒的袭击,也难以抵挡非法攻击的破坏;其实要阻挡网上的非法攻击,只要做好以下几个简单的设置就行了,不信的话就请各位一起来看看吧!  相似文献   

16.
土地乃国民之本,国家之根。但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地方政府非法圈地、占地现象愈演愈烈,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着重论述近年来出现的地方政府非法圈地、占地发展现状及其原因,以及如何采取措施改革和完善土地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曾经引来不少艳羡目光的“东阳富姐”吴英,不久前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刑事拘留。此前,在尘埃落定的“德隆事件”中,“非法集资”的魔鬼就一直如影随形。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彩票事业的飞速发展,与彩票有关的犯罪也越来越多样化,然而刑法的规定却是相对稳定的,面对新出现的此类犯罪,有人主张应该对与彩票有关的犯罪单独立法予以规制;也不时有相关司法解释出台,讨论未经国家批准擅自发行、销售彩票构成犯罪的行为的定性,通过对非法经营罪的剖析,否定非法发行彩票构成非法经营罪的观点,依案件事实具体的情况,认定非法发行彩票的行为分不同情况构成赌博罪和诈骗罪,从而对无限扩张非法经营罪的处罚范围,进行检讨和合理限定。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非法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建立非法经济核算的几个问题许昌东非法经济活动是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对象。本文拟就建立非法经济核算问题谈些看法。一、几个相关问题按照经济活动是否遵纪守法,将其划分为合法经济活动和非法经济活动两大类。所谓非法经济活...  相似文献   

20.
司法实践中职务侵占罪疑难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化吉 《经济师》2007,2(1):31-32
职务侵占罪是1997年修订刑法后新出现的罪名,在目前司法适用中出现了一些疑难问题,文章就职务侵占罪客观方面的职务便利、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三方面的问题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