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SWOT分析法,从产业融合视域的背景下分析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体育旅游协同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结果发现,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有着稳固的合作优势,交通网络覆盖范围大,体育旅游资源丰富且文化习俗相近,四市六县景区呈现互补优势;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体育旅游在宏观层面上有非常有利的政策支持和机遇等优势,但体育旅游相关配套设施落后、体育旅游人才缺乏、专业化的运营团队缺乏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除此之外,收益率依然较低。针对这些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希望能为该区域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郭永伟 《经济师》2013,(3):276-277
文章从目前晋、陕、蒙三省的文化旅游资源现状入手,分析三省现有旅游产品的基本情况,对三省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区域性旅游协作好处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世界之交,以粤港澳旅游“大三角”为先导,一批跨省区旅游合作区开始在我国形成,它们是环渤海地区、西北纺绸之路沿线省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东北三省以及西南六省区等。我国旅游业这一新趋向虽然还只是初现端倪,但很值得关注。因为这种跨区合作不是那种以产业与市场相联结、搞市场分割的跨省区经济合作模式,而是一开始就围绕某种特色产业的共同开发来展来的合作,切实触及到了旅游产业的特殊性,代表了我国旅游业在新世纪之初进行结构性调整的一大方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共享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因受政区分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各自为政现象,由于缺乏整体的协调机制,导致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直接影响了共享旅游资源的品位和旅游形象。研究区域间如何合作开发利用共享旅游资源,对共享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晋陕两省间的共享旅游资源——壶口瀑布为例,对晋陕两省合作开发壶口瀑布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通过对个案的研究,为区域间合作开发共享旅游资源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萌 《生产力研究》2012,(4):137-138,153
陕晋两省之交的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具有博大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旅游观赏价值,但由于两省各自为政,景区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两区域有必要打破行政界限进行旅游资源合作,有助于创造多方面的共赢效益,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旅游协作建设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多样.但由于条块分割、协作不力等原因,制约了本区旅游业快速发展.文章在分析了区域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及区域旅游协作可行性和现实性的基础上,从建立协调机构、统一规划、利益分配、旅游空间结构和线路创新等方面提出本区旅游协作建设构想.  相似文献   

7.
李丹  吴金林 《发展研究》2006,(6):104-105
旅游品牌代表着旅游产品或目的地的竞争力,在旅游者“认牌”消费的今天,打造知名品牌成为旅游业目的地市场竞争的至高点。两岸携手、共铸海峡旅游品牌,使“海峡旅游”成为国际、国内旅游市场的新亮点,将极大地提升闽台旅游的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两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湖泊是发展旅游的重要资源,湖泊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①。近年来,千岛湖旅游实现了观光游与休闲游的有机结合,重点培育休闲度假游,提升景区的品位。根据淳安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休闲度假胜地”、“世界湖泊休闲品牌”的重大决策,结合世界湖泊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开展调研,提出了世界湖泊休闲品牌打造对促进千岛湖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炎陵县的旅游发展现状和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结合交通状况的改变,对炎陵县县域内外的旅游空间结构重新进行判断,提出了“一心,两轴,三组团”,将县域外的旅游空间结构抽象为“十字形”空间布局,按照三种旅游资源类型进行整合,重点打造宗教朝拜、红色爱国、森林生态旅游三类旅游,提升炎陵县的旅游名气,为炎陵县旅游的独立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袁飞 《江南论坛》2013,(10):37-38
滨湖区作为无锡打造“旅游度假胜地”的重点板块.多年来始终将发展旅游产业作为工作重点.通过策划旅游项目、提升旅游环境、完善旅游服务、强化旅游营销,有效促进了滨湖以及无锡大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旅游影响力的快速提升。目前,区内不仅有鼋头渚、央视基地、  相似文献   

11.
田金霞 《经济师》2008,(6):246-247
阳山古村旅游资源丰富,组合好,文化品住高,特色鲜明,旅游开发应遵循突出“和”文化原则、乡土性和原始性原则、参与性和体验性原则、保护与开发协调原则,坚持创新,突出特色,高点规划,塑造形象,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旅游精品,充分展示“和风古韵,魅力阳山”的形象,全力打造“中国人文生态第一村”,努力建成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2.
对构建"大湘西"旅游圈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张河清 《经济地理》2004,24(4):556-559
湘西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具有紧密的地缘关系和相近的人文习俗,发展水平相当、经济交往久远,是一个在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特征方面都具有较强同一性的多民族省际边界区域。湘西地区旅游开发应打破行政区划限制,发挥整体优势、加强区域合作,构建“大湘西”旅游圈,共同打造区域民族旅游品牌,是培育“大湘西”旅游核心竞争力,实现区域民族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动向     
《经济改革》2009,(8):7-7
陕西打造“山水秦岭”旅游品牌 记者从日前召开的陕西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陕西省决定在发展人文历史观光旅游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商务和休闲度假等旅游业态.将着力打造”山水秦岭”旅游品牌。为此.陕西省旅游局已编制《秦岭旅游发展规划》,谋划未来秦岭旅游科学发展的空间。在这次会议上.国家旅游局与陕西省政府签订了《建立局省紧密合作机制备忘录》。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表示,陕西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今后国家旅游局将重点支持陕西建设秦岭国家山水休闲度假旅游胜地。  相似文献   

14.
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彩萍  吴成基  彭永祥 《经济地理》2003,23(4):551-553,557
位于晋陕两省交界处的黄河壶口瀑布,是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长期以来,由于两省各自为政,没有对景区进行联合开发,也缺乏整体的协调机制,在开发管理中暴露出诸多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而制约了景区的进一步发展。文章以建设壶口瀑布国家地质公园为契机,指出应打破行政界限,建立壶口瀑布旅游资源共享区及相应的监管机构,对景区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互动协调运作,为此提出了实现资源共享的方略。  相似文献   

15.
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研究——以浙江省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国忠 《经济地理》2006,26(5):875-878,883
首先廓清海洋旅游和海洋旅游产品的概念,分析了国内海洋旅游特点和产品开发类型,继而以浙江省为例分析海洋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浙江省海洋旅游产品调整优化的构想:①构建“一二三四五”即“一核、两带、三中心、四品牌、五区块”的海洋旅游格局;②多元化与精品化开发相结合,优化浙江海洋旅游产品结构,打造海洋旅游精品;③加强区域合作,增强海洋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④海陆联动,立体开发,延伸海洋旅游产品的内涵;⑤针对高端市场,适当开发航海旅游和置业旅游。  相似文献   

16.
简讯     
《经济月刊》2014,(10):136-136
日前,西藏自治区旅游业商会在拉萨成立,成立后的商会将通过整合多种旅游资源,建立旅游信息交流平台等一系列措施,助力西藏打造“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17.
构建“城市即旅游”新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旅游即城市”新战略,构建“城市即旅游”的新格局,其实质就是要把旅游发展全方位地融入无锡整个城市发展,打造“山水名城”的大背景中来规划;就是要把旅游业作为城市发展新的内在动力和支柱产业来打造;就是要把整个城市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和经营;就是要提升城市的旅游功能和旅游特色,从而使城市不再是中外游客的过境地,而是中外游客的停留地;不再是中外游客的集散地,而是中外游客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8.
苗海燕 《当代经济》2016,(25):60-63
近郊休闲旅游更适合“两长五小”节日模式对时空的要求.本文基于对济南近郊休闲旅游的SWOT分析和济南市民近郊休闲旅游的群体人口特征及消费特点研究,指出济南近郊休闲旅游市场定位重在现有客户保持与发展和新客户开发.具体营销策略要做到,区域互补,提升附加消费;部门联动打造精品路线,信息服务体系服务买卖双方;借力多样化促销,打造“泉城”促销战略联盟,凸显“泉城”旅游品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9.
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为晋陕豫接壤地区乃至山西省南部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文章对风陵渡黄河公路大桥的建成通车对晋陕豫接壤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探讨 ,从经济学角度对大桥的建设进行了分析 ,同时对风陵渡经济开发区的“二次创业”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CEPA框架下泛珠旅游合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EPA中关于旅游的制度安排,不仅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泛珠三角”旅游业的全面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在“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合作中,粤港澳三地之间的合作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合作的重点是打造一个粤港澳旅游金三角。9省区与港澳联合起来建设泛珠旅游经济圈,目前最佳的突破口是各省区以高品位景区为支撑点,以大型旅游企业为骨干、组团式合作开发跨省区的精品旅游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