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该文提出: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以及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迁,决定了当代中国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创新面临着独特的创新困境:创新模式的选择困境——自主创新还是模仿创新?创新产业的选择困境——抢占高端还是承接低端?创新发展与环境的协调困境——赶超的态势与脆弱的生态如何平衡?为此.应以开放、竞争和动态的视角,通过整合创新模式,识别机遇型产业,进行能源科技创新和发展低碳经济来实现欠发达地区创新困境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云南各主体功能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从而导致区域创新模式的选择也有差异.云南省的优化开发区属于经济成熟区,应选择自主创新发展模式,重点开发区与限制开发区分别属于经济成长区和欠发达地区,创新模式的选择都是模仿创新,沿边开发区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的地理位置应选择模仿创新和区域合作创新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构建欠发达地区县域科技创新的政策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实现"十一五"规划乃至长远发展目标的战略支点。在我国,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科技创新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因此,是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薄弱环节。本丈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加强科技创新的必要性出发,讨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开展科技创新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在国家一系列新政策的扶持下面临的机遇,阐述了构建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丰县科技创新工作现状,从分析欠发达地区实现科技跨越的多重因素入手,力求找准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在有效集聚资源要素、创新服务模式和走开放型科技发展道路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分析宿迁市的状况,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小,科技投入少,科技产出低,科技人才缺乏,产学研合作程度不高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后发快进、跨越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是关键。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产业升级,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突出人才引进,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存在很大差距,但探究其根源则各有不同,多数观点认为是要素资源禀赋的差异。文章则认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产生巨大经济差距的根本原因,在于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制度创新观念、制度创新利益、制度创新主体、制度创新环境等方面。缩小这些差异,就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分析宿迁市的状况,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于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小,科技投入少,科技产出低,科技人才缺乏,产学研合作程度不高等。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后发快进、跨越发展,加快科技创新是关键。要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突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突出产业升级,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突出人才引进,加快建设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转型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必须探索科技创新试验示范的路径与模式,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试验示范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总结了科技创新示范与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经验与范例.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国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布局建设的创新驱动试验示范区,其建设和发展事关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局.对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和发展情况开展调查,从创新基础、产业规模、创新资源、创新效率4个层面构建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测算指标目标值和增长速度,并从完善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培育以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加大人才招引和服务保障、促进产业结构高质量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深化东西科技合作与协作创新等方面提出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9.
童文山 《开放潮》2006,(5):42-4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与发展,开发区已经成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与体制创新的重要区域。随着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对外商投资实行国民待遇,与发达地区相比较,欠发达地区的开发区在经济规模、规划布局、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等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面对新的形势,推动欠发达地区开发区进一步加快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对策思路,除了需要有好的外部环境、正确的发展战略外,还必须在发展模式方面有创新。欠发达地区开发区发展模式主要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产业转移的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华  赵生让 《特区经济》2009,240(1):159-161
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在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能力和创新路径都有别于区域创新体系。产业转移和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之间存在许多耦合说明产业转移为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的构建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西部地区创新体系属于欠发达区域创新体系,在当今东部产业外移的背景下,西部地区应该积极承接,培育本地区区域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路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爽  张永庆 《特区经济》2010,(1):136-137
本文首先指出了制度缺陷是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其次阐述了制度变迁的定义并分析指出制度变迁的路径方式,最后对制度变迁的两种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得出结论制度模仿是欠发地区经济发展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2.
单华宝 《乡镇经济》2008,24(6):58-60
沭阳县是苏北经济欠发达地区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新的成功典型。进行体制改革与创新,构筑城镇新体系,发展特色农业经济,实施“大项目突破”发展战略,使沭阳县实现了科学发展,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刘昕 《科技和产业》2020,20(6):107-111
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以及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负向影响且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段云龙  向刚  赵明元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57-59
创新贵在持续,也难在持续,持续创新能够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对于我国众多的企业而言,如何进行持续创新,采取什么技术创新战略却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分析了自主创新战略和模仿创新战略的优劣后,文章提出二次创新战略是我国企业在持续创新过程中较优的战略选择,并基于企业持续创新过程的特点构建了二次创新战略的进化路径.  相似文献   

15.
宋志红  范黎波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9):153-157
文章通过建立一个概念框架,考察了企业模仿对吸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模仿对企业的吸收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能力具有正向影响;吸收能力在模仿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的角色;模仿能够推动企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但缺乏吸收能力的企业仍不具备创新能力。在转型经济的背景下,具有战略眼光以及对机会具有极端敏感性的企业家对于企业从模仿阶段过渡到创新阶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詹长春   《华东经济管理》2008,22(1):101-103
文章通过中外汽车工业发展的经验教训,当前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特点,指出我国汽车工作发展现状要求我们必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奇瑞汽车公司从引进模仿开始起步,形成强大自主研发能力的案例,给我国汽车工业如何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王跃婷 《科技和产业》2022,22(5):346-354
随着各地纷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批区域创新高地竞相涌现。然而,创新发展的地区协调性仍显不足,地区间差距较大。为探究地区间差距存在的具体原因,运用有关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共生水平进行评价研究,并进一步运用线性回归和岭回归方法对共生单元、共生基质、共生平台、共生网络、共生环境影响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机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共生基质和共生平台,共生单元、共生环境和共生网络对区域产业创新能力的影响作用更加突出。从而得出政策建议:相较于重视创新投入和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创新主体、改善创新环境和促进创新合作同样值得加大重视程度,这有助于促进地区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和区域创新格局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常宁宁 《科技和产业》2024,24(2):148-155
绿色金融发展为绿色技术创新注入了新鲜血液,是区域创新的强大引擎。基于2007—2021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探究绿色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效应以及政府支持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绿色金融发展总体上能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但对原创性较强的知识创造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表明,政府支持的异质性方式具有不同的滞后效应,科技支持能够最快产生正向的调节效应,而教育支持与环保支持发挥作用的滞后期较长,但其影响更为持久。  相似文献   

19.
林小兰 《特区经济》2010,(12):59-60
江苏沿海开发已"升级"为国家战略,为江苏沿海地区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江苏沿海地区属江苏省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要进行江苏沿海地区的开发,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是关键。产业园区是沿海开发的重要载体,本文主要为培育江苏沿海园区产业集群提供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